没想到这小子还很适合当间谍,有前途。“这次你做的很好,这可攸关大姐的终生幸福,下次再有人来给大姐说亲,你也要去听了回来告诉二姐,到时候二姐给你买糖吃。”
“好,二姐,我知道了。”夏五郎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终生幸福,但听到二姐夸奖自己,显得很是高兴。
邻村姓钱的读书人,看来得去打听看看才行。“五郎,你偷偷去去问问桃花,她八姑住在哪个村子。”
现在桃花应该在河边玩,“二姐,我现在就去问,你等着。”夏五郎接了任务,就往外面冲。
夏晓晴看弟弟出了门,想到娘还等着自己,赶紧两口把午饭吃完,就往娘屋走去。
穿过堂屋,夏晓晴正想推门进去,突然在门口听到‘钱家’字眼,她赶紧停下脚步,轻轻伏在门边听了起来。
“那钱家我到也听过,去年年前孩他爹就是帮钱家隔壁那家盖房子,他爹回来也说过几次,说那钱子旺人到还本分,就是叫他娘掬得紧,性子有些软。”
“他爹死得早,就一个独苗,他娘看得紧倒也不奇怪。就是不知道他的学问如何?”
“这我到没听孩子他爹说过,要不我回去问问看。夏兄弟怎么说?”
“他也不说啥,只说让我看着办。我都多少年没出过门了,和村里的人往来也少,也就和姐姐你见得多,也只好让你帮我打听了。”
“行啊,我去帮你打听去,只是我觉得钱家,又是寡母又是独苗的,想必不太好相处,以后生儿子的压力也大。”
“这也是,这生孩子的事儿谁也说不准,我才嫁到夏家就没少为这事,受婆婆和大嫂欺负。”里屋传来一阵抽搐的哭声,想来是娘想到以前的伤心事,忍不住哭诉起来。
“好了,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是好了吗,家里孩子这么多,个个又贴心。”周婶在屋里劝道。
夏晓晴在门外听到她们换了话题,知道自己也该进去了,就退后两步,重重地踩出脚步声,然后推开门进去。“娘,你叫我啊?啥事啊?”
“二妞,你来了,过来坐下。”陈氏招手让女儿过来,让女儿到自己身边坐下,“才几天脸都瘦了一圈了,你那鸡场咋样了?”
“鸡场挺好的,娘你不用担心。娘你叫我来有啥事啊?”夏晓晴问道。
第四十九章担心
“你周叔这段时间一直有点咳嗽,前两天你周婶从我们家拿了些,你做的枇杷膏回去,你周叔吃了好多了。你周婶就想问问你是用啥做的,她也好回去照着做些。”陈氏说道。
“你做的那枇杷膏治咳嗽真管用,味道甜甜的又好喝。你给我说说是咋做的,我回去多做点,等下个月去看你红儿姐姐时也送点去。”周婶想到即将出生的外孙,心里一阵高兴。
红儿姐姐是周婶的大女儿,前年就嫁到邻镇去了,去年年初已经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只是没多久又怀了身孕,听说下个月就要生了,想来周婶应该就是为了看外孙而去的,夏晓晴在心里想着。
夏晓晴把做枇杷膏需要的材料,制作方法都教给了周婶,又教了她保存的方法,周婶仔细地记在了心里。
“娘,没事我就先出去了,我想回屋睡会儿。”夏晓晴陪着母亲和周婶说了一阵话,本来想旁敲侧击地打听一下大姐的婚事,结果老妈和周婶一直说不到重点,先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后来又说到周婶准备给女儿带去的礼物云云,听得夏晓晴直打哈欠。
陈氏看女儿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也觉得一阵心疼,便赶快让她离开,“看你倦的,快回去休息吧。”
看女儿出了门,陈氏担心地说道;“也不知道二妞说的那个养殖场能不能成,这孩子也不知道最近是怎么了,一门心思就想着赚钱。一个女孩天天往外跑,现在年纪倒是还小,等大还是这性子可怎么好找婆家啊。都是我和他爹没用,还要儿女跟着奔波劳累,出外挣钱养家。我和他爹病了这么久,把家里的钱都败没了,现在家里的钱都是孩子们挣来的,想着我都觉得对不住孩子们。”
“你就别担心了,你家二妞聪明着咧,孩他爹见的世面多,他都说那养殖场能成,就肯定没问题。以前是你们照顾孩子,现在他们大了照顾你们也是应该的,有啥对不住的。要我说你们两口子是最有福气的,家里孩子个个懂事又孝顺,都知道为家里操心,你看他们把家里打理得多好,前院养猪后院养鱼的,村里有几家比得上你家的。现在夏兄弟的身体也好多了,再等几个月病好全了,就可以出去挣钱养家了。到时候就不让二妞出去了,拘在家里学学女红做做家务,稳稳性子就成了。”周婶开导着陈氏,让她不要为女儿担心,自己专心养病就好。
“也只好这样了。嫂子,你再帮我打听看看,有哪家合适大妞的,多留意几家总好些。”陈氏现在最忧心的就是大女儿的亲事,自己又没办法出门,就只好托付给和自己最亲的周大嫂。
“大妞是我从小看大的,跟我亲闺女一样,我当然得给她挑个好的,你就别担心了。”看到妞妞翻了个身,周婶以为她被自己声音吵醒了,赶紧压低声音,“你把你自己的身体顾好才是真的,到时候还等着你给大妞置办嫁妆呢。我看你最近也好多了,脸色红润了不少,等大妞成亲时,病肯定能好全。”
“最近有劲了些,我都能下地走上几步了。二妞说我的病得吃得好,每天早上让我喝羊乳,还吃一种叫固元膏的膏药,每天还要吃一个鸡蛋,家里隔两天就能见着肉荤,照这吃法再难治的病也能好全,这得花多少钱啊。”陈氏惋惜钱财的语气里掩盖不了对儿女的欣慰之情。
“这些孩子真是有心了。”陈氏的一番话让周婶都嫉妒了,夏家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心疼父母,自家的孩子每天下了学回家只知道要东西吃,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气死人。
周婶又和陈氏说了会儿闲话,看天色不早了,才告辞回家做晚饭。
~~~~~~~~~~~~~~~~~~~~~~~~~~~~~~~~~~~~~~~~~~~~~~~~~~~~~~~~~~~~~~~~~~~~~~~~~~~~~
夏晓晴回到卧室,夏大姐正坐在炕上对着绣架绣花,穿针走线一副行云流水的沉稳模样。虽是十二三岁的小小年纪,却早已没有了小女儿的天真,生活的磨砺让她快速成长起来。小小年纪做得一手好女红、好厨艺,还要照顾爹娘看护弟妹,如果不是她偶尔表现出的小孩性子和稚嫩脸庞,夏晓晴会以为她已经是个成人。其实有如此心境,大姐现在嫁人应该也不会太难过。
“二妞,你啥时候回来的?咋这样看着我?”夏大姐听到响动抬起头来,发现妹妹正站在一旁直勾勾地望着自己。
夏晓晴回过神来,对着夏大姐摇了摇头,慢慢地脱下外衣爬上炕,侧躺下望着夏大姐说道:“大姐,你现在每天关在家里不觉得无趣吗?你不想出去吗?”
“我每天在家里做做家务绣绣花,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有时还觉得时间不够呢,怎么会觉得无趣。留在家里才是女人的本分,不能总想着出去。”夏大姐觉得妹妹问得有些奇怪,但想到妹妹还小也没有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