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叹了口气,“那时我真心疼啊。”对姚建设说:“你说那时十一月的天,冷得不行,他就靠在墙上睡了。”
劳莲好笑地看着姚却,“你小时候搞笑的事真不少,好可爱。”
姚却微笑,也不搭话,只认真听着。
冯芝芝听劳莲搭话,也笑开了,“你还说小却,你不一样?小却从外婆家回来,要带你去看他,你怎么也不肯去,后来去了,一句话也不肯说。我还以为你们吵架了,竟还一个劲地安慰你,没想到你却来一句:我怕他不认识我了。”
冯芝芝讲完,又是一阵大笑。劳莲的整张脸都红了。
肖云笑完后高兴的接话,“原来小莲那时就这么中意我家小却了...”
一句话,说得本来欢快的客厅一下子沉寂下来。
劳莲站起身,勉强露出笑脸,“伯母,生日快乐。我明天还有事,先回去了”
肖云忙道:“还早,不必这么急...”
“不了。”劳莲的脸色恢复不少,“我明天再来看你。”
姚却站起身,“我送她。”
####我爸是军人
进入十月,北方已微凉,一出门,姚却就觉得一阵冷风袭来。他见劳莲穿的是短袖,忙拉住正要进入电梯的她,见她的神情中有戒备的意思,不禁有些失落,不过他还是笑道:“我回去拿点东西,你等一下。”
姚却迅速拿了件外套出门,但走廊上并没有看到劳莲,电梯正在往下,看来她先下去了,姚却长叹一口气。以前一直觉得是习惯的姚却这时才真切地觉得,或许劳莲对自己,真的是爱情。
追还是不追,姚却很迷茫。
电梯终于上来,姚却把衣服披上,慢慢的渡到楼下,抬头时,看到劳莲站在小区的门外,一动不动。
“刚才一个小孩要下楼,我帮他按电梯,也跟着进去了。”她耸耸肩,“还以为你不送我了。”
姚却微笑走近她。
两人并肩,姚却把衣服脱下递给劳莲,劳莲拿在手里并没有穿。只笑道:“你有的时候很温柔,有的时候又出奇的冷漠。你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吗?放学的路上我被人拦着打,回到家妈妈爸爸都不在,你一个人跑到找那些人,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回来。后来你父亲怪你和别人打架,罚了你一个月的零用钱,你竟然一句辩解都没有。我那时觉得你很男子汉。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周身都是寒气,哪有对自己这么狠的人,可你偏偏是。”
姚却摇头,“你不懂。”
劳莲皱眉看着他。
姚却笑道:“我爸是军人,他是情愿接受惩罚也不愿意找借口的。况且,我是打架了,不管原因是什么,我都打了架。”他偏头看劳莲,“我如果解释,我就不配当他的儿子。”
姚却把劳莲送上车,两人相似而笑。
那一刻,两人应该是回想到了过去的某段时光。
姚却第二日就回了广州。是祁愿去接的机。
离开前天晚上,姚却和姚建设在客厅一直聊到十二点。
讨厌的焦点,从有分歧起就没有变过。
姚却还是给为那两千万道了谢。
姚建设后来的话意味深长,他说:做人不能忘恩负义。
回到广州一个星期之后,姚却才弄清楚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回广州时,姚建设给了姚却两样东西,一封信和一本日记本。
姚却一直没有翻,信也是上次才偶然看到,至于日记,他更是没动。
以洁办好证件离开后,姚却一个人在房子里无聊,才开始读那本日记。
姚建设的日记记得很简单,早些年不过记些军队里的生活,如果天气,或者任务。
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开始退伍的时候,才记得详细些。
姚建设九九年的一篇日记,记了整整有十页。
记日记的那天,正是劳强在军队出事的那天。
日记里回忆的,是越南战争时,劳强对姚建设的一次救命之恩。
生活在红旗下的姚却,从小听老一辈的人讲起那个年代,多数时候都是热血沸腾,恨不得也出生在那个年代,扛一扛枪,保家卫国。但是当姚却真正看到姚建设的日记时,电视里的那些战争场面一下子就冰冻了下来,那些断肢的、瞎眼的、那些炮弹,那些死人似是活生生的就发生在自己的面前。
姚却觉得周身阴冷。
####姚建设的日记(1)
姚建设已经在丛林里埋伏了整整一天一夜。
如此看来,应该破译的美军情报有误。但上面一直没有人来通知他们撤退。
美国的飞机一直在头上盘旋,他们都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喝水。
但是情报中所说的美国的军队,却影子也没见着。
但到第二天的时候,姚建设开始相信这个情报。
因为头上的飞机似乎在一时间成倍地增长。
到第二天中午,丛林中终于有动静了。
大家都很兴奋,姚建设发命令下去,让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把放在口袋里的干粮吃了,准备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