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好了,就这样吧,大不了浪费三年去,没什么可怕的。”
刘曦为了稳定住家人的情绪,现在自己必须更加坚定。
说完,他站了起来:“我到村子走走,好久没有呼吸过这么新鲜的空气了。”
“天都黑了,你还出去哟。”梁氏站了起来,宠溺的望着刘曦,然后她跑到里屋,找来一件外套披在了刘曦的肩膀上,“入秋了,早晚天气凉,外边风儿大,记得加衣裳。”
“哎!”
刘曦应了一声,扯了扯单薄的外套,走了出去。
身后传来梁氏的叮嘱:“村里好几家都养了狗,别太靠近人家的家啊刘曦,那些狗可凶了。”
会叫的狗不咬人,就怕有些狗不叫,就等你靠近了,突然扑上来。
乡下人养来看门的狗,很多是有这个意识的。
秋意微凉。
天已经萌萌黑了,刘曦极目远眺,依稀能看到遍地的金黄,那是成熟的麦穗。
远处的山头已经黑将下来,就像是一些高大的卫兵,驻守着附近这些个村子。
合州这个地方,近海的丘陵地带,没有什么特别高的大山,都是一些小山头,藏不住野生动物,但是因为近海,所以也不缺吃的,特别是一些生猛海鲜。
人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地方靠海,于是很多人搞海产品养殖,不说发多大的财吧,只要年景顺当,小康还是可以保障的。
海产品养殖有一定的风险,但是相对农村的其他收入方式来说,还是很客观的了,值得去经营。
不过刘曦不打算从海产品养殖入手,因为做海产品养殖,就得常年出海,海风像刀子一样割人,海水反射的紫外线也特别的伤人,不出半年,整个人就会黑不溜秋,像从非洲移民过来的一样。
刘曦无法接受自己虽则不算细皮嫩肉,但也红润健康的肤色变成煤炭的颜色。
被晚风轻轻的吹着,刘曦冷静了许多,无法靠海吃饭,还能做什么呢?
最直接的还是种田。
老家的种田方式比较传统,水田种水稻,沙地种花生,旱地种木薯,山上种甘蔗。
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块菜地。
基本上这就是新城村传统的种地方式了。
包括现在也还是这样的作业方式,刘曦每年回来看到的景象都是如此这般,从未有过大的变化。
若说新时代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似乎对新城村这样的小地方影响不大,也就是插秧方式改变了,从以前的一颗一颗的插秧,变成了大面积的抛秧,从以前的单一种菜,变成了尝试性的立体种植。
所谓立体种植,就是根据农作物不同的生理特性,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的时差和空间差,如高杆和矮杆、早熟和晚熟、深根以及浅根等,搭配种植,提高田地的产值。
这是因为农村田地不多,聪明的农民找到了这种提高田地价值的方式,再经由村公社指导培训,这两年得以推广开来。
刘曦边走边想,不知觉走到了村里唯一一条公路上来了。
这条公路从镇上穿过新城村,通往别的村子。
一辆红色的小车突然停在刘曦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