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是浏阳东大门的要冲,距白沙仅20华里,同属大围山南麓。为了控制湘赣边界的浏阳县,国民党湖南省防军在这里驻有一个营部和一个连的兵力,加上地主武装一百余人,比白沙镇那颗钉子要难拔得多。
毛泽东与三团团长苏先骏研究决定,命令一连为突击队,打前卫,大部队随后策应。
一连的指战员都是从中央警卫团编入三团的队伍,是这个团的尖刀连。三营营长汤采之接到命令后,立即亲自带领尖刀连出发。
汤采之对战士们说:“东门地势比白沙险要,敌人兵力也比白沙多。我们一个连,他们也是一个连。但我们这个连是共产党的队伍,我们的士气比敌人高。我们一定要攻下东门,来他一个连战连胜,打出起义军的军威来!”
刚刚打过胜仗的队伍,战士们个个情绪高涨。镰刀斧头红旗导引着,队伍像一道急流,往东门涌进。衬着青山绿水的红旗,格外鲜艳,像一团烈火在蓝天燃烧……
三团先头部队来到距东门只有五华里的十二坂时,忽然间,头顶上空掠过子弹的呼啸,接着又响了几枪。原来前面树林深处有敌人在放冷枪。
汤采之立即命令战士分散卧倒,准备战斗。
但只响过几枪后,便无声无息。
不一会儿,派出的侦察兵来报,只在前面不远的土坡后,发现一小股敌人。大约有一个排的兵力,别处未见有敌军埋伏。
汤采之立即指挥突击队兵分两路,以虎钳形向土坡后的敌阵包抄过去。
接着,先头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上去,数十名守敌一见来了正规军,仓促抵抗,但挡不住起义部队勇猛的冲击,不久便狼狈鼠窜,敌人的一名排长也被击毙。
不到40分钟,就把这股敌人消灭掉,仅余下两三个丢弃枪支,没命地往东门逃逸。
战斗刚结束,三团大部队已赶了上来。
毛泽东命令部队乘胜攻城,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营长伍中豪带领一个营,很快夺取了东门郊外的一处高地,迫使敌军步步后退,最后不得不缩进城中。
汤采之带领突击队,由陈沾奇引路,从小路往东门逼进,发现那里是敌人的弹药库。守弹药库的只有几个零散的敌人,便命令几名战士悄悄爬上围墙,枪口对准弹药库的几名敌人,一齐喝道:“不许动,举起手来!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你们被包围了!”
这时东门外围正响起急雨似的枪声,起义主力已开始进攻,敌人相信自己确被包围了,几名守弹药库的兵,哪敢反抗,立即举手投降。
攻占了敌人的一个弹药库,起义部队三团的弹药一下子便有了充足的补给。这是意外的收获,汤采之立即派人向毛泽东报告。
毛泽东听了这一消息,很高兴。他说:“好呀,拿下了一个弹药库,自卫军战士那些拿梭镖和大刀的,会打枪的都发一支枪!这下可就是鸟枪换炮啰!”
东门市的守敌,国民党省府一个营部和一个连,统由营长谭贵福带领。谭贵福听说来了正规军攻打东门,当时还不以为然,什么正规军,不就是那些反扑回来的泥腿子,一些梭镖和大刀,再多加几支鸟铳。去打鸟还差不多,想和我谭贵福正规军碰,那是自寻死路!……
直到布防在东门外围的排哨被消灭,听到镇外响起机关枪声,这才知道来者不善。
哨探回来了,向他报告:“营长,队伍打着红旗,有穿着灰色服装的正规部队。只是每一个兵的脖子上都系着一根红带子。也有拿梭镖和大刀的农军……”
第十章血战东门(2)
谭贵福这才慌了神,这些红脑壳泥腿子,哪里来的正规军?
他正要亲自察看一番,城外呐喊声震天,枪声如急风暴雨,还传来惊天动地的大炮声!
谭贵福知道凭着自己一个营部,加一个连的兵力,哪能挡得住人家一个团的正规军。只好带着几十名残兵,丢弃东门镇,向达浒方向仓皇逃跑而去……
随后,起义军第三团胜利地占领东门。红旗插上了团防总部的屋顶。
三团指战员望着自己部队的军旗在天空飘扬,心中涌起胜利的豪情。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本地的浏阳农民自卫军战士,打回了家乡,而且连打胜仗,简直像过节日一样兴奋。
有几个浏阳农军战士,还特意借了警卫团战士的服装穿上,为的是和家里亲人见面时,自己更像一个军人……
二、
第一个穿上军装的,是罗士杰。
打下白沙镇的那天晚上,部队就地稍作休整时,罗士杰将两只月饼,还有四只棕叶粑粑,取出来仔细地打量。
这是在修水中秋会餐时留下来的,其中一只月饼是杨小雪给他的。
虽然行军打仗,那两只月饼完好无损,粽叶粑放到鼻子前闻闻,依然清香四溢。他的脸上流露出幸福而自豪的微笑。
他家就在离这儿只有三十来里的山村了,打下东门,一定要回到家里看一看娘。那时,娘和妹妹看到自己好好的,还参加了共产党的起义队伍,打回了家乡,母亲和妹子会多么高兴!
“娘,妹子,共产党的队伍打回来了!地主恶霸和土豪被打倒,从此以后,咱家也会分到田,那田再不属于地主,而是自己耕种自己收割。打完了仗,革命胜利了,我再回来好好种田,让娘过上好日子!……”
罗士杰和战士们一样,都在擦着新发下来的枪。细细地擦,擦得油光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