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听了这些反映,当即决定:“我们明天攻打莲花县城,营救被捕同志!”
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军事会议,决定了第二天的攻城部署。
9月26日清早,在甘家村南边的河滩上,工农革命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周围站满了上千名手拿梭镖、鸟铳的群众。
自暴动以来,这是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老百姓来帮助部队打仗。当地党组织能发动起这么多人,固然是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另外也是因为工农革命军是为营救自己的亲人而打仗。
在出发前,工农革命军宣布处决六个从萍乡带来的大土豪,大家又发出一片欢呼声。在那个年代,就是以血还血。
接着,毛泽东宣布了攻打县城的决定。
河滩上立刻掌声雷动、群情激奋。军民一起,向县城进发。
莲花县城里没有国民党的正规军,只有大土豪李成萌的保安团驻守。那些守城的团丁们,一听到工农革命军攻城时吹起的嘹亮的军号声,就已经吓得手颤脚抖。一听枪声响起,便立刻四处逃窜。
愤怒的指战员们和革命群众立即像潮水一样冲进城里,打开监狱,解救出被关的同志。随后,又砸烂了国民党县党部、县公署,活捉了县党部书记官。接着,部队又打开积谷仓和当铺,把粮食、财物分给广大贫苦农民……
自起义以来,这是除二团之外的部队打开的第一个县城。虽然是个小县,毕竟使部队精神振奋。从中午到深夜,莲花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笑语歌声洋溢在街头巷尾。
(bsp;天色已黑。毛泽东又赶去县公署,参加余洒度召集的军事会议,结果马上爆发了一场冲突。而且是前委书记毛泽东与师长余洒度之间的一场撕破情面的冲突……
六、
这个余洒度,原先并不归湖南省委领导,只是秋收暴动前他所在的部队来到湘赣边界,才参加了起义。卢德铭活着的时候,他也只是背后发牢骚,对毛泽东不敢当面怠慢,因为卢德铭一再强调,必须服从毛委员指挥。现在卢德铭不在了,他却当面表现出了对毛泽东的不尊重。
毛泽东到了会场,与到会的军事干部们打了招呼,接着就问:
“刚才抓住的那个县保安队长呢?”
因为在来会场的路上,他听到几个士兵在议论说:“好不容易抓了个县保安队长,却又将他放了。要是他去报信,我们又得吃哑巴亏……”毛泽东一进会场,立即想证实一下。
没想到士兵们议论的真有其事,余洒度满不在乎地回答说:“已经将他放了。”
听到这话,毛泽东立即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样子,严厉地对这个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说:“县保安队离城里只有几公里,我们这些人的生命都交在你手上了,你还开的什么会?”
余洒度听了后,反而轻蔑地回敬道:“什么!你怕死吗?我可以担保,你若死了,我抵你的命。”
毛泽东禁不住发火了,他马上下令说;“不能再停留,部队准备撤出城去。”
余洒度则表示不服,针锋相对地顶撞说:“怕啥子,不是刚打完嘛,我就不信这个邪,敌人还会再来个伏击。”
“一千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呀!”毛泽东急了,“开会有什么用,应该撤。”
“出了事我负责!”余洒度想起自己受制于毛泽东,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他一掌拍在桌子上,瞪着眼睛说,“老子用脑壳担保你毛委员的安全,行不行?”
毛泽东毫不退让,义正词严地说:“那你有几个脑壳,担保部队的安全?我命令你,必须撤离!”
第十二章碧血罗霄(7)
这一番争吵,使得当天晚上军事会议也未开成。
本来,余洒度和一些军事干部准备在城里休整几天,经过这一批评,只得布置部队于第二天一早出发。
走出会场时,苏先骏满脸不高兴地对余洒度说:“师长,你说句心里话,我们都是黄埔出来的人,干么一定要听他的?”
余洒度板着脸,盯了苏先骏一会,气呼呼地说:“我还是啥子师长,这里还有一个师吗!”说着转身就走,也不再和苏先骏说话。
苏先骏望着余洒度的背影,跺了一下脚,也气冲冲地回驻地去了。
毛泽东的心中极为焦虑,回到驻地,两只握着的拳头里,全是汗。
队伍越来越不好带,疾病,疲劳,敌人的狙击,不断逃跑的现象,几个主要军事将领不听指挥……无不威胁着这支起义部队的存在。
卢德铭的牺牲,毛泽东感到了一种揪心的疼痛。这一切困难和障碍,全压到了他的肩头。他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