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些现象,使毛泽东深有感触,觉得当前革命最需要的是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要靠自觉,不能勉强。大浪淘沙,不坚定的走了,留下来的才是金子。革命需要的是一支精干的、可靠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去开创艰苦卓绝的事业。
第十二章碧血罗霄(10)
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就说明了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他说:
“从文家市以来部队的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在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许多人都不告而别了,开小差的天天都有,有的人还公开煽动:‘你走不走!’‘往哪儿走?’部队是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再不整顿,我们都很难再带兵了。今晚请大家来,就是商量这件事,请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可是众人听了他的话后,都觉得很难拿出主意。余洒度、苏先骏也一言不发,于是大家都闷不作声。一时间,会场气氛沉闷。
毛泽东接着提出建议说:“我想当务之急,首先是进行缩编,撤消师的建制,全师编为一个团,实实在在的,不图虚名,公开宣布愿走者走,发路费,愿留者留!”
听完毛泽东的这句话,苏先骏表态说:“我同意缩编。”但接着又说:“我们初来乍到,落脚刚稳,保持师的编号可以虚张声势,吓唬敌人,兵不厌诈嘛!”
余洒度也立即附和道:“如果缩编成团,那么多军官怎么办?这不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士气吗?另外,我觉得公开宣布愿走愿留,恐怕也不行。弄得不好,人会走光的。”
“我看不见得吧!大浪淘沙,革命立场不坚定的人走了也不足惜。我相信大多数是不会走的,还会坚持革命的!”余贲民见苏、余二人实际上都在反对毛泽东的意见,分明在故意与毛委员唱反调,赶紧插了一句。
“至于多余的军官,可以成立一个军官队嘛!”毛泽东何尝不知道苏、余的用心,接着余贲民的话,继续补充道。
“这样好,免得官多不管事。”余责民满口称赞。
作为党代表参加会议的宛希先、熊寿祺等亦表态赞成。
余洒度见多数人都赞成缩编,只好无奈地表示:“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样办吧!”
毛泽东开始问余洒度,说:“那我问你,是否愿当缩编后的团长?”
余洒度马上直摇头,说:“还是另选贤人吧,不要选我了。”余洒度当时不仅是嫌官小,而且对革命已经心灰意冷。
众人本来对余洒度一再指挥失误心中就有气,一见他不愿当团长,求之不得。便七嘴八舌地推荐其他人选。有人提议张子清,有人提议陈浩,都是一团里面的营长,但绝无一人提苏先骏的名。苏先骏想要发作,但出了一身汗,终于不好怎么发作,只坐在那里低头不语,心中升起一股恨意,牙齿咬得格格地响。
最后绝大多数人赞同陈浩担任团长,毛泽东也表示同意。
九、
毛泽东接着说道:“还有一件大事要大家拿个主意,我想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既然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当然应该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另外,部队的各级还应该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
大家一听毛泽东的这个建议,顿时议论开来,基本上都对“支部建在连上”表示拥护,但对士委会的职权范围却有异议。
“军官违法,由士兵委员会处罚,那成何体统!”余洒度首先反对道。
“官兵起居相同,待遇一样,那要官作甚?自古官兵有别嘛!”苏先骏也随声附和,说完还向毛泽东翻了一下白眼。
“咱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过去的旧军队。官兵平等,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有什么不好,这就叫爱兵如子嘛。”毛泽东慷慨陈词。
会议一直开到下半夜才结束,最后与会的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毛泽东的建议,这样,终于形成了前委会的决议。
9月30日清晨,工农革命军全体官兵,聚集在三湾村前的枫树坪。枫叶映着万缕霞光,在风中摇曳。
在余洒度传达了前委会议的决定后,新任团长陈浩宣布:“请前委书记毛泽东同志讲话!”
顿时全场一片肃静。
在那棵参天的大树下,面对着眼前为数已经不多的人员,毛泽东首先强调了改编的意义,接着又慷慨激昂地说:
第十二章碧血罗霄(11)
“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条腿,我们也有两条腿。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了军长,带了一军人马。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几百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秋收起义出来的,一个人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可以当他一百,我们现在有这样几百人的部队,还怕什么?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说完这些,他又大声宣布:“参加革命,完全是自愿的。现在,愿留者留,不愿留者,根据路途远近,发3至5元钱的路费,开证明信允许离队。希望即使回去以后,还要继续革命。将来如果谁愿意回来,我们还是欢迎的!”
接着,毛泽东又继续说道:“我毛泽东干革命,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到解放。此行前去,山高水长,任重道远,你们跟着我,可能很艰苦,很危险,但是也很光荣。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有愿意跟我走的,请站到左边来,我热烈欢迎;有愿意回家的,请站到右边去,我们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