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己现在可不是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自己要拍的必须是小成本的,尽可能符合市场需求的,且足以为自己吸金、吸声誉的高质量电影。
这么一大堆限制堆起来,余贤顿时感到无比棘手。
“按照这几年的风向,青春恋爱类的最适合我们。成本不高,受追捧成度还很可观。”身为老江湖的李玲很快便给出了提案。
“青春恋爱类?”
“对,就是叙述高中生啊、大学生啊什么的狗血恋爱琐事那种。这几年很火的。而且,对演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无须请什么打牌影星来助阵。”
看着屏幕上李玲发来的消息,余贤深吸一口气,茅塞顿开。
“这‘青春恋爱’电影,说白了其实就是回忆类电影吧。面向观众都是那种上了一定年岁的,已经步入社会甚至人到中年的那种。演员什么的,请那些一笑便是满头褶子的都没关系,是吧?”
“噗——小咸鱼你也是够可以啊!不过你这些说得倒也没错。”
所谓的“青春”,大多是给没了青春年华的观众看的。听来很讽刺,不过,这就是现实。
“青春?恋爱?”余贤轻咬指尖,暗自念叨着。
“对了!”
余贤欣然一拍大腿,旋即快速敲击键盘:“我们拍青春喜剧电影吧!”
“青春喜剧电影?小咸鱼,你这是抱着喜剧不撒手了哇!”李玲揶揄道。
“那可不?好歹喜剧这个词就是我带出来的!”余贤毫不忌讳地回复道。
“呐,你说说看,大致要拍个什么样的剧情呗。”
“这个嘛……得等我把剧本写出来。”余贤将消息发送后,感觉有些不妥,又加上一句,“还有。”
“?”李玲更加疑惑了,“你这小咸鱼花样还真多!”
………………………………
第二百二十八章《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舌尖上的华夏》自登录央视科教频道后,热评不绝,还未将七集尽数播放完毕,便有地方台或者省级上星卫视争相来找李拍拍影视公司购买播放权。
没有人意料到,余贤再一次用他人不看好的片种火遍大江南北。
有了《爱情公寓》这个先例,即跟风喜剧作品同样大火。在《舌尖上的华夏》爆火之后,不少什么《舌尖上的霓虹》、《舌尖上的马铃薯》、《舌尖上的xxx》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然,都是正在企划中,拍摄、制作再到登上荧幕还要登上好一阵子。
赚得钵满盆满的余贤并没有因为连续取得的好成绩而放纵自己,或者骄傲自满,相反,他依旧仔细规划着之后的事项流程。
《舌尖上的华夏》首播完结后的第二天便是除夕。
今年的除夕,余贤与余佳佳呆在自家中度过。兄妹二人享用着余佳佳主厨的一桌好菜,配着每年一次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背景音乐,乐此不疲地交谈着。
余贤讲述着自己在魔都、在全国各地拍摄《舌尖上的华夏》时的种种趣事,余佳佳则半遮半掩地诉说着自己在鹏城大学经历或听说地奇闻轶事。从宽宏的,到狭义到;从正经的,到【和谐】的,二人毫无忌讳,相谈甚欢。
今年,各种亲戚没有邀请余贤他们参加什么家庭聚会。这算是余贤的空闲时间多了一些,也算少给了余贤一个装逼打脸的机会。
细细想想,这么一年过去,且不说《星辰变》和《盘龙》这两本在网文界掀起两阵狂潮的现象级作品,《华夏好声音》第四季亚军、两季《爱情公寓》,还有年末绝杀的《舌尖上的华夏》,这么多令人钦佩的成就或作品堆起来,已然将余贤的地位抬高数十倍。
现在呢,余贤已经不是那个在亲戚眼中可以无视掉的小喽啰,或者正准备高考升学的毛胚子。他在众亲戚中间一坐,怕是没几个心中有底气与他谈论利益事事的。如此一来,他们便放弃了邀请余贤弄什么家庭聚会。
年初二时,余贤将《盘龙》的所有章节写完,只不过并未将所有章节发布出去。他计算好具体日期,准备让《盘龙》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完结,然后顺便助推自己的新书。
这本新文的行列,而是属于传统。传统文学无论是字数还是套路,亦或是受众人群都是相距甚远的。也就是说,这一次,余贤是不可能直接将书籍上传到了。
余贤的计划是,先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版在博客、空间之类的地方全文上传,实体书什么的,缓缓再说。毕竟,自己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电影做宣传、作势。
直播、发布会、同名……种种宣传渠道汇聚,再加上余贤担任编剧、导演以及监制一切准备就绪。
……
年初七,余贤在小黑屋敲下最后一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整本。随后,在早在几天前完结的《盘龙》中发了个单章,告知自己的书友们,自己的新作品出炉。此外,又是直播,又是书友群,总之,凡是余贤能够想到、能够做到的,全都做了一遍。
李玲那边呢,开始规划何时开始招募演员,筹划拍摄。
前世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耗资五千万新台币,折合毛爷爷一千多万元。抛去零零碎碎的,再加上种种琐碎开支,整理下来的制作成本已经是余贤个人都可以承担得起的数字。
……
咸鱼府qq群中。
“《盘龙》完结撒花!诶,德林爷爷没能复活,看得我好心痛。”
“老铁,《盘龙》都完结好几天的好吧?你这反应有点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