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_红高粱家族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6章(2 / 2)

岗哨揿亮一支手电筒,一道光柱扫过来。

岗哨问:“你们应该把军粮送到储运站呀。”

指导员问:“这不是贾家屯吗?”

岗哨说:“你们早过了贾家屯啦,往回走吧!”

父亲大怒,骂道:“混蛋,我们快累死了,你还让我们推回去。”

下载

岗哨说:“你这老乡,怎么张口骂人呢?”

父亲说:“骂你怎么啦,我还要揍你呢!我们千里迢迢从山东把粮食推来,你敢让我推回去!”

父亲抽出驴尾巴就要往前冲,几个岗哨哗啦啦推上子弹,厉声喊:“站住,再走就开枪啦!”

指导员一把拉住父亲,低声说:“不要胡闹!”

这时,几个骑马的人从村子中跑来,马蹄得得,说明村里街道平坦而坚硬。一个骑马人问道:“怎么回事?”

岗哨向骑马的人汇报:“报告首长,有一个从山东来的民夫连,走过了军粮储运站。”

几个骑马的人从马上跳下来,走到父亲和指导员面前,问道:“谁是领导?”

指导员跨上去,一个立正,说:“报告首长,我是渤海民工团第三连指导员!”

首长问:“车上运了什么粮食?”

指导员说:“六万斤小米,颗粒无损!”

首长说:“好啊!山东人民好样的!刘参谋,你回去找一个向导,把他们带到军粮储运站去。”

首长握了握指导员的手。

父亲愤怒地说:“你这首长不够意思,我们一路拼命,饿得半死也没动一粒军粮,都说见了解放军吃顿饱饭,可你连口水也不让我们喝就要赶我们走!”

首长怔了怔,问:“你们还没吃饭?”

父亲说:“我们三天没吃饭啦!”

首长道:“刘参谋,带民夫同志们到村里去,赶快让炊事班搞饭吃!”

父亲说:“这才像个首长样子!”

那首长笑着说:“小伙子,你好大的胆子!”

父亲说:“不是我吹牛,首长,十四岁时我就打死过日本鬼子一个少将。”

指导员说:“豆官,不要放肆!”

那首长说:“哟,不简单!刘参谋,带他们进村!小伙子,明天我找你问话。”

首长跨上马,向火光闪烁的地方驰去。

野人。1

又一个凌晨,札幌海面上的大团浓雾缓慢向陆地移动。它们首先灌满了林木繁茂的山谷,然后蓬勃上升,包围了山峰与峰上丛生的灌木。黑岩壁上那道跌跌撞撞注入谷底的清泉,在雾里放出清脆神秘的音响。爷爷趴在山半腰他栖身的山洞里,警惕地谛听着清泉的声响,山下村庄里雄鸡报晓的声音和海上浪潮的低沉轰鸣。

我经常想,总有一天,我会怀揣着一大把靠我自己劳动挣来的、变成了世界性坚挺货币的人民币,坐上一艘船,沿着日本人当年押运中国劳工的航线,到达北海道,按着爷爷在数百次谈话中描绘出来的路线,在一个面对大海的山上,找到爷爷栖身十几年的那个山洞。

雾涨到洞口,和野蛮的灌木、繁复的藤葛混在一起,遮住了爷爷的视线。山洞里湿漉漉的,洞壁上覆着铜色的苔藓,几块坚实棱上,沾着一些柔软的兽毛,狐狸的味道从石壁上散发出来,向他提醒着他占据着狐狸巢穴的壮举或是暴行。此时的爷爷,已忘记了他逃入山中的时间。我无法知道一个在深山老林里像狼一样生活了十四年的人对于时间的感受和看法。他或许觉得十年如一天那样短暂,或许觉得一天如十年那样漫长。他舌头僵硬,但一个个清晰的音节,在他的思想和耳朵里响起:好大的雾!日本的雾!于是,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十四日,他率领着他的队伍和他的儿子去墨水河大桥伏击日本汽车队的全部过程便栩栩如生地浮现出来,那也是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

无边无际的红高粱从浓雾中升起来,海浪撞击礁石的轰鸣变成了汽车引擎的轰鸣,清泉注在石上的脆响变成了豆官撒欢的笑声,山谷中野兽的脚步声变成了他和队员们沉重的呼吸。雾沉甸甸的,好象流动的液体,好象盐水口子村刘小二摇出来的棉花糖,伸手就可掬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