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巴几下眼,声音有些飘,“孙女?嫡亲的孙女?”
看到萧远山点头,展昭一脸迷茫。
好像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第136章
翠岭庄;魏总镖头;九奶奶;嫡亲的孙女。。。。。。
这几个词;分开看;他都可以理解,但是合在了一起;展昭表示;他完全无法理解。
魏总镖头几年前被人杀害,这是满江湖都知道的事情。当时;他还特意去了翠岭庄。
送殡的时候,因为魏总镖头没有什么血亲;最后还是翠岭庄的一个弟子给摔盆打幡。
魏总镖头没有兄弟,也没有姐妹,膝下唯有一个儿子;却是满月的时候;就失踪了。九奶奶这几年一直在找那个魏家子嗣;之前还特意托过他这件事情。现在算下来;魏总镖头的儿子也不过二十七岁上下。
那么问题来了,他在‘出’开封之前,还没有听说九奶奶找到人;怎么来了一趟燕门关,那九奶奶的孙女都已经嫁人了。
听这位萧远山的话,他这媳妇还是九奶奶同意下嫁的。
怀胎十月,再加上孩子满周岁。。。就算是出嫁当年就有了身子;也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
可那个时候。。。。。。
不对,不对。
重点不是这个。
重点是二十岁上下的男子是如何有个二十多岁的闺女的?
还是亲生的闺女。
展昭转头看向萧远山,展昭自认有几分识人之能,他看这萧远山也不像是说谎之人,那么就是他也被骗了?
见此,展昭笑着问道,“贤伉俪情深,让人羡慕。不知道萧兄成亲几载?这几年可有去过翠岭庄?”
在辽国,一般的宋人都会被轻视。再加上萧远山的出身,所以旁人对于他的妻子身份总会有很多的挑剔。
也因此让萧远山养成了见人就夸媳妇出身,自已能娶到媳妇真是太意外,太意外了。
不过习惯归习惯,萧远山仍是最喜欢别人夸他们俩口子感情好,听到展昭这么说,立即哈哈大笑起来,“我们成亲快五年了。那年我随着辽主去京城,正好遇到与九奶奶一起去上香的内子。内子虽然不会什么武功,但是绣活出众。九奶奶对这唯一的孙女更是爱护有佳。。。。。。
岳父早逝,只留了内子这一点血脉。本来想要为内子招婿,好继承翠岭庄的。若不是我诚心求娶,大宋的仁宗皇帝又亲自说媒,这门亲事再轮不到我了。。。。。。今年仁宗皇帝五十大寿之时,我和内子还特别备了一份礼送到开封。”
“!!!”展昭听到这里,瞬间斯巴达了。
五年前?
仁宗皇帝?
还,还五十大寿?
‘咕咚’一声,展昭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嘴巴张了又张,然后眼神越过萧远山,半扬下巴,顺着院墙看向后面的高山。
山雾缭绕,看不真切。仿佛那上面有上万只草泥马在狂奔嬉戏。
马蹄声响如雷鼓,就跟响在他耳边一般。
他没有想到,他真的没有想到。
这看起来好好的一个人,竟然是个有臆症的。
而且。。。还特么是病的不轻的那种。
展昭眼带几分怜悯和同情地看了萧远山一眼,便低下头认真,又专注的查看莫愁的药。
这个话题已经聊死了。
几息后,展昭一边用筷子搅拌药草,一边又换了个话题继续闲聊。哪里想到这一回儿的话题更加的惊悚。
什么姑苏慕容氏,什么大理的段氏,还有那个什么什么山庄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他的江湖和自己的江湖绝逼不一样。
展昭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的萧远山,他都不好意思打断他的臆想。那一脸的向往神情,到底是要哪样呀?
大兄弟,你真出息。靠想的都能想出个江湖来让自己向往。
╮(╯▽╰)╭
叹了口气,展昭为自己好不容易碰到个说得来的辽人,却发现这个辽人还是神智不清的种,感到阵阵的失落。眼看药熬得差不多了,展昭连忙将药倒了出来,笑着与萧远山道了一声失陪,便端着药碗进屋侍候祖宗去了。
还是家里的这位让人省心。大辽的人,果然不能太期待。
萧远山好歹也是一方人物。展昭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他也感觉到了。
摇了摇头,萧远山仔细回忆了一下他说过的话,发现并没有哪里说的不对后,只得将此事抛开,也回去看老婆和孩子去了。
大宋的人,闹不明白。
萧远山之所以在外面呆这么久,其实还是因为怕进了屋子吵到屋里那娘俩休息。现在时辰也差不多要吃晚饭了,总不能再睡下去再晚上走了困。
进了屋子,退了烧的大儿子正乖巧的趴在那里,跟他长的极为相似的五官正萌萌哒哒的对着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