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戈令见状,立即指挥部队占领铁岗西面普济堂南北梁两处高地。
四连、机枪连、一三一师炮连及县大队一部,控制往普济堂北面的168高地。五连在教导员范丕忠的指挥下抢占了普济堂南面的144小高地。
10。血腥“大刀会”(4)
这两处小高地皆可向东俯瞰铁岗全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时,太阳已经冉冉升起,绿色的山野涂上橘黄色,站在高地上的指挥员,纵目远看,铁岗周围的地形尽收眼底:
南面,是高耸入云、山头上覆盖着白雪的五老山帽子峰;从西至北,是险峻的鸡枕山;东南,是铁门似的山峰夹持着铁岗圩的入口。
所有山峰上都覆盖着浓绿阴沉的原始森林,高峰顶上的冰凌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从高处往下看,铁岗圩就像一片桃。
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拥簇一起,脚步趔趄,手摇芭蕉扇,挥动着刀棍,口里吚吚哇哇地发出怪叫,装出吓人的样子。
(bsp;据本地人介绍,他们口里喊的是几句壮胆的咒语,意思是“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打不倒,打不倒!”“刀枪不入,刀枪不入!”等等。
在“神兵”队伍的前后,夹有一些穿便衣持枪的人,这大概是指挥和督阵的匪特分子。他们混在大刀会中,操纵会徒,为首作恶。
守在高地上的解放军指战员们,看得十分真切,早已严阵以待。
168高地上的二营于营长,考虑到会匪人多势众,经请示后将前沿阵地适当地收缩,使兵力、火力配备更为集中。
正当部队调整的当儿,刀会“神兵”以为是解放军畏惧后撤,大声喊道:“###怕我们了!弟兄们,冲啊!”便从东、西、南三面簇拥而上。
这些人在临阵前吞食了朱砂、雄黄等热性药物,又大量灌饮烧酒,一个个昏头昏脑地失去了理智,显得凶猛异常,不可一世。
这时,只见冲在前面的一个挂着红胡子的“神兵”,手里舞着明晃晃的大刀,嘴里念着咒语,后面跟着一群会匪,直往四连阵地冲来。
郑政委判断,这是“神兵”的一个头目,立即下令:“打!”
四连班长马明超举起冲锋枪,一个点射,那个挥舞大刀的红胡子头目,一只膀子被打中了。但这家伙仍不死心,继续往前冲。机枪手张挺见状来了一个连发,红胡子仰面倒地,丢了大刀,心窝里直冒血……
战士们端着枪专找那些穿着便装的匪特分子和带头冲锋的刀会头目进行射击。片刻工夫,已有三四十名匪特分子和头目由张牙舞爪的活物变成了一具具僵尸。
为了控制和震慑蜂拥而上的“神兵”,设在山顶上的步兵炮、六○炮、重机枪,也一齐怒吼。顿时,炮声、枪声、喊杀声,震荡着整个铁岗山谷。
匪特分子和“神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强烈的炮火轰击,纷纷向东面的冷水坑一带溃逃。168高地上的指战员们冲出阵地,穷追不舍,很快把300多“神兵”包围在河谷里。144高地上的五连,也把一两百会匪驱赶至冷水坑河谷。
到了这时,这些所谓“打不倒”的“神兵”才稍为清醒了一点,连忙脱掉法衣,扯下胡子,丢掉手中的法宝,一个个地现出了狼狈不堪的丑相。
有几个顽固的匪特分子和刀会点传师,还想试试身手,结果被解放军战士一个点射,就伸直了大腿。
于营长非常诙谐,指着脚边一个被打穿肠子正在地上挣扎的刀会点传师,大声地问这些“神兵”:“喂,子弹能不能打倒‘神兵’?”
10。血腥“大刀会”(5)
“唉!谁说打不倒。点传师都打倒了,我们算啥啊?‘神兵’顶不住解放军!”
“那你们还不赶快放下武器?”
这些会徒赶快都放下了手中的棍棒刀枪。
这时,郑政委命令部队将500余名俘虏押至附近的一所大院,进行甄别和教育。
四连、五连由西向东展开搜剿。
在搜索中,部队遇到武装会匪的抵抗。
这是匪首钟绍文、许悦礼率领的土匪骨干队伍。
战斗持续了一天,部队显得十分疲惫。
郑政委原设想六连从铁岗南面自天而降,突发攻击。但六连人生地不熟,五老峰上无路可走,战士们只有将人和武器捆在一起,从悬崖上攀援而下。当六连疲惫不堪地赶到时,战斗快结束了。
郑政委深感这是一个用兵欠妥的教训,他虚心地向连排长们作了自我批评。看来,在崇山峻岭中不熟悉道路的情况下,不宜将一支小部队远距离地撒开,应该与主力一起跟进,到达战场时再迅速选定目标,灵活地配置兵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第二天,铁岗地区仍有一些零星的战斗。
到了第五天,匪特武装完全停止了有组织的抵抗,转而采用“游击”战术,和进剿部队周旋。
5。四十四军夜袭铁岗,大刀会如碰石之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