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面虎”是本地人,地形熟悉,当夜捕获无果。第二天,剿匪部队继续搜索,并动员附近几个村的上千群众上山搜索“白面虎”,但未见其影子。
傍晚,当民兵搜索到“白面虎”家后山时,突然一排驳壳枪的子弹迎面射来。搜索部队见状立即集中火力向枪响处扫射。
霎时,步枪、机枪一齐开火,还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
战士、民兵射击了好一会儿,未见还击,继续向前搜索。结果在草丛中发现了被手榴弹炸死的“白面虎”尸体。尸体的旁边扔着一支驳壳枪。
为了消除群众怕报复的顾虑心理,争取匪徒自新,剿匪部队把赖强的尸体抬回大园村,在村口的大树下公开示众。
周围几个村的群众看到“白面虎”被打死了,高兴得连放鞭炮,奔走相告。
6。牧童发现可疑钓鱼人
觉悟起来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群众一旦发现了土匪的行踪,都及时报告工作队和剿匪部队。杨策雄的匪参谋黄炳新就是这样被抓获的。
由于剿匪部队断绝了土匪的粮食来源,并通过发动群众,掀起如火如荼的剿匪运动,他们实行“白天放哨,夜晚堵路,村村联防,严密搜山”,布下天罗地网,使残余的土匪陷于绝境之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13。清剿杨策雄股匪(5)
1951年4月的一天,黄炳新饥饿难忍,却不敢下山寻找食物,阴雨霏霏,他穿着一件树叶编织成的“雨衣”,躲在石角乡榕树下村背后的深山小溪边钓鱼。
然而,他鬼鬼祟祟的样子,被榕树下村放牛的牧童发现了,这个“人小鬼大”的放牛娃,眼珠滴溜一转,觉得这钓鱼人不是好东西,立即向剿匪部队报告。
部队、工作队和民兵闻讯迅速前往围剿。大家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山溪边石洞旁的野草东倒西歪。看来,黄炳新很可能就躲在石洞内。
群众说,这个石洞很深,只有一个出入口。于是,剿匪指挥员一边布置部队、民兵、群众将此洞团团围住,以防钓鱼人逃跑;一边向洞口甩进了一颗手榴弹。
爆炸声响过后,洞内毫无动静。
下载
剿匪指挥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便把黄炳新的母亲、妻子叫来,命令她们进洞劝黄炳新出来投降。黄的亲属害怕洞内打枪,一边哭喊:“炳新啊,不要开枪啊!我是你老妈啊!”一边慢慢往里爬。
半小时后,她们从洞内取出一些衣物,说洞内很深,没有找到黄炳新。
然而剿匪部队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反而更加严密地监视洞口及周围的动静。
夜幕降临了,在部队的统一组织下,人们在洞口烧起一堆堆篝火。
熊熊燃烧的火苗驱走了黑暗和寒冷,照亮了洞口周围的一草一木。
凌晨时分,石洞后面的草丛中发出了轻微的响动。
只见一个黑影闪了一下,战士们和土改工作队员迅速用枪指着草丛处的黑影,大喝一声:“谁?举起手来!”
“是我,黄炳新,不要开枪。”
部队战士快速上前将黄炳新捆绑起来。
经搜身检查,未发现黄炳新携带枪支。
工作队长追向他的同伙、枪支、电台的下落。他说他的同伙不是被擒就是自首,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没有枪,也不知电台在哪里。
部队首长向他宣传了我党的宽俘政策,指出只有坦白交待才是惟一的出路。经过一番教育,他才供出了手枪、电台、机枪的去向。原来,他感到走投无路,就把枪支和电台交给了榕树下村的村长杨兴祥保管收藏。
黄炳新话音未落,大家暗吃一惊。这时土改工作队的几个同志,正在杨兴祥家里,如果他被土匪拉拢过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抓获了黄炳新后,部队和土改工作队的同志马上来到村长杨兴祥的家。
他们开门见山地向他交代了党的政策,他承认:在土改工作队赴县开会时,杨策雄、黄炳新摸到他家,把机枪、电台硬塞给他保管,并威胁说:“如果丢失或去告密,就要你全家的命!”
他又惊又怕,无可奈何地把机枪、电台丢进屋后的水塘里。
他交代事情的经过后,亲自下塘把机枪、电台捞了起来。
后来经查实,杨兴祥收藏土匪的机枪和电台是属于被胁迫的,根据党的政策,免于法律制裁,行政上免去其村长的职务。
匪参谋黄炳新,由于罪孽深重,民愤极大,被法庭判处极刑。
7。狐狸撞在枪口上
1951年4月,国民党驻香港“自由中国运动”总部(即国民党特务机构),派遣原籍始兴县、化名为张中雄的特务分子,由香港潜回内地,与杨策雄股匪联络。
特务机关要求,张中雄回内地后,将杨策雄的活动情况,用密码及时向香港“自由中国运动”总部汇报,不得有误。
下午,张中雄在曲江县大坑口站下火车。他凭借着熟悉地形,以农民的装束为掩护,向英德石角大山的方向走去。半路上,不巧遇到了土改工作队,这等于狐狸撞在枪口上。
他那慌慌张张的神情自然引起了土改工作队的怀疑。盘问中,他支支吾吾,矛盾百出,连村干部的姓名都说不出来。
“不好意思,你只能陪我们走一趟了。”工作队将他带到了队部,经过多次审讯和政策教育,最后才不得不供认了他是国民党驻香港“自由中国运动”总部派遣来的联络员。
bsp;13。清剿杨策雄股匪(6)
1951年5月,剿匪部队对杨策雄股匪进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