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黄、熊股匪逃往大东山,驻剿部队九团政委牟政节下令加紧追剿。
17。再进连阳灭凶顽(6)
部队根据黄、熊股匪逃跑方向,发动附近区、乡民兵配合部队分头追击设伏。虽然战士们已有三昼夜没合过眼,疲劳不堪,但为了迅速剿灭黄、熊股匪,他们没有半点怨言,扛着枪,背着背包,又踏上征程。
3月5日晚,黄、熊股匪已逃窜到阳山县朝天桥背基岭。当这伙匪徒在山腰燕子岩附近用电筒照射寻找洞口时,即被放哨民兵发现。
民兵立即报告驻津步的追击部队机一连,部队即派出一个加强班14名战士组成两个突击组,由副连长李爱民带领,于当晚零时出发分两路向朝天桥背基岭进击,还动员50余名民兵配合,在背基岭边缘负责外线包围。
伏击行动在绝密和隐蔽中进行,因为任何声张都会被匪徒发现。
两小时后,当剿匪战士和民兵到达背基岭时,这伙土匪已进入岩洞躲藏。为避免惊动这伙土匪,战士和民兵在山上一直埋伏到拂晓。
天一放亮,突击岩洞的战斗开始了。
追剿部队第一突击组七名战士从岩洞的左右两侧迅速逼近到岩洞前,封锁洞口;第二突击组在岩洞外进行第二层封锁。
封锁洞口的战士喝令匪徒缴枪投降。岩洞内的匪徒闻声开枪顽抗。突击组立即用机枪、冲锋枪、步枪火力朝洞内猛烈射击,接着向洞内投掷手榴弹,打得土匪无法招架。洞内当场有几个土匪倒毙。伏击部队乘势喊话,敦促土匪投降。
匪首黄荣发,面临绝境,丧魂落魄,大声回话:“别投手榴弹,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了……”不一会儿,六七支长短枪从洞口扔了出来,四名匪徒双手抱着脑袋走出岩洞,而两名匪首仍躲在洞内。
剿匪突击组的机枪又哒哒地向岩洞内扫射。
匪副支队长黄荣发无可奈何地举起双手走出山洞。
匪参谋长熊智恩因为被打断了腿,由匪兵抬出山洞向剿匪军民投降。
燕子啁啾,春花怒放。
下载
燕子岩的硝烟散去,露出了妩媚的春色……
想看书来
18。加强营深山屠恶虎(1)
英德连太乡山区,周围是耸入云天的峻岭,陡峭峥嵘,藤萝緾道,像古老的城堡,挡住了天,遮住了地。
险峻的山岭,猖獗的匪患。云遮雾障中发出狂妄的叫嚣:“你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岭!”
北江军分区的剿匪勇士们以钢枪作出回应:“匪有钻山术,我有斩妖剑!”
苦竹坑之战,血腥,惨烈……
三次手榴弹的爆炸声,使恶魔们的怪叫归于死寂。
1。“匪有钻山术,我有斩妖剑!”
英德县连太乡地处英德、清远、佛冈三县交界,周围是耸入云天的峻岭,陡峭峥嵘,藤萝緾道,像古老的城堡,挡住了天,遮住了地。
由于这里地势十分险要,匪患又相当严重,人们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几股土匪时而分散,时而纠合。他们多次袭击英、清、佛三县边界的地方政府,抢劫来往滃江的商船,破坏粤汉铁路交通。更为恶毒的是,他们用开胸剖腹等惨无人道的手段,杀害地方政府干部八人,以此恫吓群众,破坏农村的退租退押运动。
近几个月来,经野战军大部队三次进剿,这几股土匪被打得七零八落,风吹云散,只剩下“粤桂###救国自卫军北江纵队第八支队”团长邓德明和“广东民众###救国军北江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邓飞龙等少数匪首和土匪骨干。
他们凭借着山高林密的隐蔽和熟悉周围的地形,继续在英德县连太山地区一带的大山里流窜作恶。
1951年1月。
北江军分区侦察连进驻连太乡,负责清剿这一地区的残匪。但由于侦察连所负责的地区范围广,对进入深山的土匪鞭长莫及,难以一一铲除。
土匪们逃入深山老林后,以为大军难奈他何,更加有恃无恐,狂妄地叫嚣:“大军有什么本事,你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岭。在这里大炮也不如烧火棍。”
在这远离城市的穷乡僻壤,土匪的长年血腥镇压和百般恫吓,使不少群众不敢与剿匪部队接近,更不用说为剿匪部队通风报信了。
很显然,地头蛇不除,群众有顾虑难以发动;而不发动群众,又难以除掉地头蛇。为此,北江军分区决定:加强连太地区的剿匪力量。
5月上旬,北江军分区派出十团二连、炮连、四连来到连太地区与侦察连一道驻剿。
为统一指挥,加强领导,上级把先后来到连太乡的四个连队组成一个加强营,由十团副团长涂守成、营长牟延中和教导员马尚组成临时指挥部。加强营就设在下太乡邓屋的祠堂里,由老红军出身的涂副团长坐镇营部,亲临指挥。
临时指挥部成立后,立即召开了连级干部会议,研究了当前的土匪情况和各连的具体分工。接着,各连按分工进驻连太乡各村。首先从提高群众阶级觉悟入手,把对地主恶霸的仇恨化为对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