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李世民问道:“难道阴氏族这么厉害吗?”
李渊悔恨道:“我当初就是让阴氏族更改命运,获得九五之尊,篡得表兄的江山。然而一个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想更改就要付出代价。现在报应降临了。我的可怜的孩子。呜呜然后彻底的疯掉了。
九五之尊,手握天下兵权的李世民真的害怕了。害怕有人学自己找阴氏族更改命运,获得自己的权利。阴氏族,不能留。必须除以后快。负责天下大乱。这是李世民的心里话。可是到底怎么办啊。斗肯定斗不过的。秘密的诛杀,却让人更加的疯狂。难道真的要兑现之前的约定,可是这很违背自己的初衷,你让大家怎么想,皇帝怕了一个江湖术士的家族。而且听父皇说,可能要遭报应的。还要仰仗阴氏族解除诅咒,度过难关。
每次阴氏族寻来问:到底什么时候立皇后。
李世民拖延道:新皇才立,太上皇疯,颉利犯边,高丽不稳,国家动荡,欲立太子,天下非愚民,持之以把柄。给敷衍过去了。
李世民也是出口成章的大忽悠,暂时是忽悠过去了,但是看到阴氏族人那种眼神,绝对是不善,肯定背后捣鼓一些小动作。这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人家常说,皇帝有生杀大权,但是那是对于那些中央没人,省里没人,穷乡僻壤里出来的刁民,杀了也就杀了。阴氏族怎么说也是大族。能够逆天改命。如果受到刺激了。说不定就会学大叔抱着几根鞭炮来炸皇宫了。关键是面子问题。李世民是头疼不宜了。
这个时候他的族人里有个非常牛叉的人物,就叫李淳风,据说学过几招江湖术士的本领,能掐会算。李淳风,是岐州雍人(陕西凤翔县)其父李播,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这些,对李淳风一生的学术取向,无疑有一定的影响。本传说李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太宗问于李淳风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代?卿为朕历历言之。”
李淳风对曰:“欲知将来,当观以往;得贤者治,失贤者丧;此万世不易之道也。”
太宗曰:“朕所问者非此之谓也。欲卿以术数之学,推我朝得享几许年,至何人乱我国家,何人亡我国家,何人得我国家,以及代代相传,朕欲预知之耳”。
淳风曰:“此乃天机,臣不敢泄。”
太宗曰:“言出卿口,入朕之耳,惟卿与朕言之,他人者不能知之耳。卿试言之。”
淳风曰:“臣不敢泄。”
太宗曰:“卿若不言,亦不强试,随朕入禁宫。”于是淳风侍太宗登高楼。
太宗曰:“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卿可为朕言之。”
李世民非常隐晦的告诉了李淳风。让外人见了以为是唠家常,实际上是唐李淳风帮忙求救。来对付阴氏族。
李淳风就说:“虽然说自己博览群书,尤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所以臣精通于细算,推演未来比较的在行。但,阴阳之学虽然涉及,还是比不得阴氏族人。”就是说他自己一个人是斗不过阴氏族人的。必须另想办法。
“那你推演一下朕之如何?”李世民非常的生气。
李淳风笑道:“此阴氏族小徒儿,不足为患,自由小天罡下界,扫除海内而太平焉。”
“那此人在何处?”李世民连忙问及。
“群雄割据,四世三公,家族显赫,终于曹手。”李淳风忽悠了一句。李世民感觉到奇怪,这些江湖术士真是的,不好好说话,到底什么意思啊?群雄割据?确实是,隋唐期间各路诸侯都是有能耐的。不过我们李家笑到了最后,四世三公?又是谁?隋炀帝不过二世儿。于情于理也讲不通啊。家族显赫,多如牛毛啊。终于操手?这个?难道是姓曹?
李淳风半眯着眼睛,不在看李世民,心里想:我都已经点到这个份上了,你要是在猜不出来,那么你就是傻子。李世民细细一想,三国时候,袁家正好四世三公,最后死在曹操的手上。对啊,家族?难道姓袁的?
“那袁姓在哪里呢?”李世民在怎么问李淳风也不作答。怕因祸上身,泄漏天机太多。然后李世民就四处让自己的心腹寻找姓袁的人。
第六章子不予之,取而代之(上)
某日上朝,发现现在朝廷上少了很多人;没有以往热闹。面前的人大多数都是秦王府的班底。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未免缺的也太多了吧。很多官职都空着,主要是原太子李建成的家臣被贬。房玄龄根据唐太宗“量才授职”、“任官惟贤”、“务省官员”的原则,对所有中央官员重新进行了审核优选,最后只留下精干人员共460员。有很多都是原来的官职,然后向李世民建议道:“希望陛下能够赦免他们。让他们官复原职。”
李世民想想也是啊,如果是一言堂,那么要朝廷有什么用呢?在说了,现在这么多官职空着,想一时半会补充完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下发诏谕:赦免李建成家臣。
后来有三个人杜淹、王珪、韦挺谈论,说果然如仙人所说,我们都官复原职了。结果这句话传到李世民耳朵里了。于是让人问问这三人:仙人是谁?
杜淹、王珪、韦挺就讲给李世民听:有一位姓袁的神仙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前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马上就会官复原职,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果不其然被他算中,都不出其所料。
唐太宗李世民心里那个高兴啊,这不就是自己要找的有缘人吗?正好对上李淳风的诗。哈哈,真是天助我也。于是召见袁天罡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汉朝严君平,术数大师),今朕得卿,何如?”袁天罡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
不管怎么样,面前的人要么非常的自信,要么就是喜欢吹牛。李世民可是个明主,不是随便来一个跳大神的都会相信。说大一点儿,这可是关系到国运。说小点儿可是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谁知道那些阴氏族不会搞出一个稻草人,往上面扎呢?于是李世民考校一番,找了几个人让起看面相如何。首先是一个美女,蒙着面纱,给倒持着漂漂亮亮的。果然人靠衣装,嫩肉的。让袁天罡猜猜干什么的。袁天罡笑道:“耕田的。”果然很正确,这确实从田地里招来的一位。随后又请了几位,结果都猜测出无一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