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得都要比天齐。
香香的书法清丽端正,一笔一划不拖泥带水,而又不显生硬滞涩,内含圆润,笔划之间、字字之间隐现空山幽谷的清秀灵动。几个人都赞叹感佩。
维坤市长要香香给她写一幅字,香香写下:“道乃本源,聚散而为万物;人至精纯,点化愚钝生灵。”香香说前一首诗和这句话都是她现编的。
维坤市长搂住香香肩膀,乐不可支地说:我要生养个这样的女儿,就知足了。元子问:就不喜欢我啦?维坤市长哈哈大笑,伸手又将元子搂过去说:我元子小心眼。
元子坐直了说:香香弹的古琴你还没听过哩,那是钟子期、嵇康的水平。维坤市长说:我还真就爱听古琴,特别爱听《平沙落雁》、《流水》。《广陵散》前后都还好听,就是出现泛音的时候,只听见琴弦吱呀吱呀叫,没韵味了。
一听她还知道泛音,元子嘻嘻哈哈说:还真是个内行。
维坤市长接着说:不懂音乐不要紧,但不能不听古琴。古琴这东西,光一把明朝的琴就卖一百五十万以上,宋琴那是两百万出头,唐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光从这个琴的价钱你就知道,那决不是寻常玩意儿。琴谱又是什么东西呀,贾宝玉见林黛玉看琴谱,说那是天书。以前琴谱是用文字写的,叫文字谱。后来嫌麻烦,就简化成减字谱,用一种符号代替。这种符号还不统一,干脆像五线谱一样统一倒也好辨认,不统一就麻烦了,必须逐一破译,那就是天书了。古琴要弹得好,先要破译很多琴谱,才能像写文章一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身就没看懂多少琴谱,怎么能弹得好。听说古人传下的琴谱上万,目前能看懂的只有两百多,所以弹古琴的人,好多精力都花在破译琴谱上。是这样吧,香香?
第二十八章家长心情(5)
尽管她讲得并不准确,但是能够知道这些,已经让香香觉得匪夷所思了,香香含笑点点头。
元子恍然大悟:我说哩,香香一天到晚弄那些天书,原来有这么多学问。阿姨,我跟你说过吧,她是天上下来的,完全给古琴迷住了。
维坤市长催着回去,她要回去听香香弹琴。贵先生说,不如把琴拿到这山坡上来,更有趣味。
于是贵先生回去拿琴,其他人移位到山岗。
松林里遍是松针和腐植,低矮的灌丛中各色蘑菇色泽鲜嫩。元子要去采,维坤市长喝住她:腐叶烂树上生长的东西,当心有毒。没有辨别能力,不要随便动手。
过学农赶紧过来教元子,如何辨识毒蘑菇。学了一阵不得要领,过学农便安排人来采了,等他们回去时带走。
他们来到一块巨石旁,地上是青石板,坐下来任凉风吹拂,大口呼吸心旷神怡。
贵先生抱琴上来,搁在一块石墩上。香香想挑块石头来坐,却寻不到合适的,她便跪下,神情肃穆,一脸诚敬。
香香先弹《流水》,旋律轻柔,溪流淙淙。维坤市长摇晃着头,流水潺潺,浪花翻卷,河水奔腾……随着节奏加快,她双手挥舞起来,真是入情入景了。水入江湖,归于表面平静,她静下心来,听琴声袅袅淡入远方……她叹息一声说:真是美啊!
香香再弹《广陵散》,她神情紧张起来。随着琴声低沉而至呜咽,她显得很激动。突然激越高亢,她呼叫一声:聂莹愤怒了,要去相认她死去的弟弟聂政!接着她“当——当当——”念念有词,像指挥大合唱一样挥舞双手,整个身体都在剧烈晃动。琴声忽然如黑云压城城欲摧,压抑得令人窒息,她说:聂莹自杀了。琴声转入忧悒悲凉,如泣如诉,凄恻哀怨。渐渐透出彻骨的寒意,如墓地一灯如豆的孤寂清冷,仿佛可见寒风卷起纸钱灰烬,消失于苍苍茫茫中……
维坤市长搂抱住香香,动情地说:此音只应天上有!
元子笑着问:不骗你吧,阿姨?
维坤市长迎风浩叹:在我汤谷的地面上,要什么样的人没有啊!
回到古集饭店,维坤市长说:跟你们几个孩子在一起,真是开心。她忽然想起过学农派人采来的蘑菇,她吩咐饭店,这道菜由她来烧。
几个人陪她去厨房。大师傅看出她是个大人物,都围过来。她先将锅里放点豆油,再加猪油,一把大蒜子,尖青椒,姜片,大葱,野蘑菇,一起煨了,起锅。再炒半肥肉片,将煨好的蘑菇混入,料酒、薄芡、味精等逐一添加,起锅后撒花椒粉。
维坤市长教导他们:蘑菇难免有毒,必须加大蒜,如果大蒜发黑就要当心了。但是一加大蒜又可能抢味,所以花椒、辣椒、姜葱都要上,互相抢味达到最终调和,这是诀窍。就像这个社会,五味俱全才是和谐。
果然蘑菇浓香滑溜,麻辣开胃,肉片鲜嫩。这是一道接近川菜的做法,大师傅中没有川菜厨师,都来赞叹。
元子抢先端了菜在手,不让给服务员。她跑进包厢先拈一块尝尝,她咝咝叫着辣,但是确实别有风味,香香、贵先生也抢上来。
维坤市长见他们争抢,乐滋滋地看着,脸上荡漾开母亲般的微笑。三个人见她不动筷子,纷纷给她夹菜。又来给她敬酒,她开怀畅饮,接着抒发感慨,她问:你们都来思考,一个人应该怎么发展?
贵先生、元子都摇头,他们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发展,他们更多的是在模仿,也可以说在摸索。
倒是香香能够回答,她说:我来念两首诗,连爸爸都说我这两首诗有点意思。顿了顿她低声念出来:
绿柳已动两岸春,
桃花才现一点红。
(bsp;寒凝未散不早发,
多少新生化霜冻。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