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_到爱的距离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1章(2 / 2)

4分钟之后,背景声音里,出现了凌远刚才听过的声音。

那边依旧沉默。

“我百分百确定地告诉你,以我的专业知识,以我这些年的管理经验。这次这个病,到了这个地步,是怎么捂也捂不下去了。早一天开始全面控制,统一调度,也许是少损失半个亿。”

“总要面对这件事。如今的国际环境,如今的网络环境。不可能悄无声息。”

“这样的局面,是一部分人造成的,是zf的疏失……但是依然可以是另一部分人的政绩。更可以是拿取民心的重要开始。”

“不多说这些废话,”凌远突然深深吸了两口气,克制住颤抖,“你我血脉相连,很多事情,不需要一一解释。其实自小,我就是最明白你说一个话,心里是什么意思的,我小时候,你也不吝夸赞我。这件事你们总是会面对。总是会有改变处理,全面调控的那一天。只是我们心里的早一天很单纯,你们眼里的早一天晚一天,有无数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他再度深呼吸,“爸爸,我只是告诉你,不管你们怎么决定,也不管这一天有多晚,在这次事件里,我的角色,只是医生。我的考虑,也只是医生,和一个穿白大衣的院长的考虑。我不会轻言放弃一个病人,不会牺牲一个员工,我与他们一起。而立场,也就一起。我已经在不久前向全体员工宣布了飓风瘟疫的状况。我还会将这份视频最大可能地在医疗系统内通传。并且,我不保证,没有人会联系外媒。总之这次,我的身分和立场只有一个,医生。”

他说罢挂断,站起身,在屋子里踱步两圈,拉过座机电话,

“医学院办公室?严校长?”

“第一医院凌远。我请求全系统各医院院长开紧急碰头会。尤其请流行病办公室的教授们参加。啊……不,我想我们可以立刻开视频会议。严校长,您想必已经知道许多情况……对,我们昨天已经通报了系统内各兄弟医院。”

“现在我要说的是急救中心。上面迟迟不见行动……我觉得,我们各大兄弟医院,必须在人力,专业,和物资上,帮他们一把。”

“从大局,很难说我们各个医院没有那一天。现在,一方面是提供支援,一方面是交流。从一线吸取经验。需要得到的统一调配统一调度不来,咱们只能医疗系统内自己来。”

“我建议我们各附属医院各组织一支精英队伍,包括呼吸科专业医生,重症科医生,护士,麻醉科医生在内的,专业水平比较高的队伍,按照传染病医院装备,进驻急救中心,一方面他们需要支援,一方面,我们需要近距离的抢救,隔离,治疗经验。诸位专家到大一线,亲历飓风,才能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把最宝贵的经验传达出来。”

“退一万步讲,上面可以无视……严校长,咱们不能无视急救中心变为死地。”

……

40分钟的视频电话会议,几乎是9所医院院长全票通过凌远的提议,凌远脑子里飞快地过着第一医院可以选派的人选,这时电脑里,xh社的网址再度上传新的视频,只穿了普通隔离衣,戴了纱口罩的谢小禾,开始拍摄患者,被隔离人员,一线的医生护士……

凌远刚刚要关机去门诊,突然一个太熟悉的声音钻进耳朵,他险些以为自己幻听,待得目光落在画面有些模糊的屏幕上,凌远在那一分钟,真真正正地僵住了,只觉得这用来呼吸的鼻腔胸腔……仿佛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穿着粗陋的用白色病房床单和淡蓝色一次性隔离垫拆开制作的,看上去可笑得心酸的隔离衣,戴着并不足以抵抗这强悍病毒的纱布口罩的,竟然是林念初。

“我是因为巧合的原因在这里接触了重症病例,并曾在没有足够防护的状态下为患者做过心肺复苏,原则上感染可能很大,所以在此隔离。现在已经一天一夜,幸运的是尚未发现有感染的征兆。”她的声音沙哑却还算平静但却是如此沉郁,“现在这里人手实在太缺。我曾经在做无国界医生的2年中有一定的对传染病的处理经验,所以现在,暂时加入急救中心的同行们……人手实在太缺了,这样压力和强度的工作,应该严格执行倒班制度,但是……现在大家都在每天工作10小时甚至12小时。我们不知道可以坚持到什么时候。”

“林医生,我想您在非洲应该也是很艰苦的条件下工作……”

“不。”她答得坚决,“那只是艰难,而现在是恐惧。我们在非洲曾经语言不通,也有各种障碍,但是每一步,所有的行动,都有明确的指示,都有科学的保障,而现在……”她摇头,再摇头,眼里有着恐惧,“每一个人都很怕。我很怕。甚至不是怕死,而是看见2天之内,不断地有人送来,不断地有人发生呼吸衰竭,不断有身边的人倒下去……”她停下来,仰起头,努力地抑制眼泪,声音很轻,“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离开,跑掉。没有一个人拒绝救治病人。政/府应该执行quarantine;没有,现在所有医护人员都明白留下意味着什么,却没有一个人走。政/府更应该给与指导,交流的机会,尤其是从官方,从请呼吸科专家,流行病控制专家,与g省展开对话,给与我们防护的设备,知识的指导……没有,但是没有人离开……”

她说得有些语无伦次,终于,停了一会儿,声音再度恢复平静,

“我们现在指靠的是什么呢?是私下从传染病院取经,想办法联系g省的呼吸科专家。是前面倒下的医护人员自己口述的,记录的感染途径,患病感觉,用药后的状况……区主任昨天又一次从传染病院给我们发回日记。还有……还有之前向唯医生在清醒状态下的一些宝贵口述记录。现在没有完善的治疗,没有完善的早期确诊标准,治疗尚在尝试,许多感染的医护人员,他们拿平时做临床,作科研的最严谨的研究精神做病人,记录自己的病程,治疗过程,在自己的胸片,检查单子旁边加标注,标注同时间内的,自己的症状感受。这些经验,会为今后其他兄弟医院打一个好基础,少走一些弯路。这些经验,本来应该来得更顺利一些,可惜没有……虽然没有,大家还是一点一点地记录下来。我现在也开始写工作日记,不知道会不会需要写病程日记。谢主任,谢谢你。因为你来了,这些宝贵的资料,可以更快地得以传送出去。”

“林大夫,怎么说谢谢呢……”

“我一直很怕……今天看到谢主任来了,觉得有了很多希望。我们毕竟是不得已留下的,你是……自己来的。可见,你也没有足够的防护。”

“你们在可以走的时候都没有走。”谢小禾伸手与林念初相握,“不要说谢谢。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多一点希望。如果这是一场战役,我们应该算是战友。各位可以看到视频的朋友,我希望这个视频给你们带来的不是恐慌。你们看到了,我们的医护人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