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_唯有孤独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章(1 / 2)

搅怂厍埃够岽筇砩暇偷冒驯樗Φ簟g艿贸鼋崧郏号嗽谒粘錾保员榱股硎遣幻舾械模鹊剿さ匠赡暌院螅突岱从η苛摇!?br/>

大一点的唯唯喜欢看书,曲哲就买了许多婴儿的书籍,上面净是大脑袋的小孩。唯唯就会指上面的人物啊啊地讲解,曲哲还得猜她是什么意思,也啊啊地回应,表示自己理解了,要不唯唯就会继续讲下去。

在托儿所里,阿姨们整天讲法语,回到家里,曲哲夫妇只对她说中国话。法国人预先告诉曲哲,双语环境下的小孩,会比单语环境的小孩说话晚,因为两种语言使她迷惑,她需要时间来分辨。

但是唯唯并没有这样的语言障碍,以她讲双语的时间,比法国孩子单语讲话还早。当然开始的时候她经常搞混,常向国内来的朋友说法语,曲哲只得替她翻译。大部分时候,唯唯对翻译的准确度不予理睬,有时也会用法语叫一声:

“不对。”

曲哲深感自己的知识不够,听她讲话时要不懂装懂,为她翻译时还得将错就错。

翻译最好的当然是杭湛。女性对语言的驾驭力本来就强,杭湛理解得又快。唯唯牙牙学语时一些莫名其妙的发音常常由杭湛破译,再转述给曲哲的。曲哲心服口服的是唯唯从来没质疑过妈妈翻译的权威。

经过一年多混乱以后,唯唯的见人下菜碟的区分能力大为增强,见法国人说法国话,见中国人说中国话,两种语言互相促进,反而使她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相当形象。唯唯表达能力强,这一点像妈妈,有遗传的因子,也和她从小就识字断文的努力分不开的。

曲哲在看护她的时候,常常乘机看报。旁边的唯唯看得久了,也会装模作样地拿起一份报纸,一只小手扯一边,学爸爸一样把报纸举在前方,然后皱着小眉头,咂摸上面枯燥无味的文字。曲哲常常伸过头看她那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像真是用心在读,心里一定想:这是什么东西,黑一片白一片的。唯唯看报纸厉害的是,曲哲只能正着读报,她能反着看报纸,大部分情况下她拿报纸都是颠倒的。

两岁的时候唯唯喜欢听故事,同一种故事讲20遍她都不烦,还不断地要求爸爸再讲一遍。直到有一天,她把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故事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让曲哲吃惊不已。

因为那个时候她根本不识字,只是听得多了,大人们也从来没有要求她背过。她能把那个3000字的故事完整地背下来,几乎一句不漏,说明她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开发。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大人们不知道的东西,她可能都已经记在心头了,那个长着大额头的脑袋不容忽视,曲哲第一次认识到要以正常的思维对待这个小东西了,而不是每天只和她打闹嬉戏。

但是唯唯吸收知识的速度太快,曲哲手上的读物往往不够。况且,作为大人,同样的东西讲了无数遍后,会觉得乏味,没有继续讲下去的动力,尽管唯唯仍然很有兴趣。曲哲开始编故事讲给她听,一开始都是瞎编的,东一个西一个不成系统。

后来,曲哲给她编了一个系列故事,叫“小花狗和苗苗”。小花狗是一个忠实于主人的小狗,救主人会奋不顾身。苗苗是聪明的小孩,有正义感。

有一次他们走进密林深处,苗苗掉进了一个坑里,腿摔痛了,自己爬不上来。小花狗急中生智,一口咬住旁边的树根,再把自己的尾巴伸到坑中让苗苗抓住,才让苗苗爬出坑外的。在回家的路上,苗苗迷失了方向,是小花狗凭着隔一段时间撒一泡尿在树上做了记号,才从原路找回家。多次听过这个故事后,唯唯决定要一只花狗,只是曲哲一直没能满足她。

唯唯思狗心切,连做梦都想。有一天周末,早上起来,她告诉杭湛自己做了一个梦,见到一只白色的小狗,总跟着她。她就把它收留下来,带回家里,给它取个名字叫曲白白。曲哲听过这个梦后,心里一阵感动:人之初性本善,唯唯小小年纪就有爱心,给狗命名时还知道和自己同姓,真不愧曲家的后代。

9

西方国家的婴儿从出生就穿正常的裤子。而在古老的中国,有许多世代相袭的传统,即便城市的小孩还穿开裆裤。唯唯两岁时被带回国内一个月,亲戚中有比她稍微小的表妹,和她一起玩,唯唯一眼就看出了毛病。

她围着那表妹周围转了好几圈,看她的开裆裤,觉得特别新鲜,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她后来告诉曲哲:屁股露着多凉啊!而且还脏。回到法国后,她把这个新发现讲给小朋友听,小朋友又转诉给他们的父母,法国人都不解其意。以后尿不湿在国内普及,城市里边的孩子穿开裆裤仍然盛行,小孩们戴着尿不湿穿开档裤

→虹→桥→书→吧→bsp;第14节:大便怎么办

曲哲知道最要紧的是大便,因为小便都会被尿不湿吸进去,大便却会一直糊在屁股上。婴儿不会告诉父母,只能让父母猜想。曲哲在家里带唯唯的时候,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凑到她的屁股上闻一闻。只是吃奶的婴儿大便不臭,有时闻得到,有时闻不到。实际上即使闻得到也不敢确定,还要把手进去摸一下,摸出屎来才能确认。

次数多了,他们就和其他初为父母的人交流,探讨用什么方式最好,既可以及时发现婴儿大便,又不至于用鼻子嗅、手指抠这种不卫生的做法,但直到唯唯长大,曲哲夫妇俩也没有商量出个结果。

曲哲也不明白为什么国内的孩子用了尿不湿还要穿开裆裤。因为尿不湿就是接屎接尿的,有这东西有没有裤子都无所谓。而开裆裤就是应该在没有尿不湿的情况下穿的。如果幼儿不会主动上厕所,就用尿不湿,如果会上厕所,就更不用穿开裆裤了。

下载

不过中国人养孩子有其优点,就是训练幼儿尽早上厕所,而不是长久地依赖尿不湿。实际上尿不湿对中国人说来是舶来品,以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历史是没有尿不湿这个词汇的,而开裆裤恐怕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

幼儿不会上厕所,随地大小便又不卫生,国人很早地训练幼儿上厕所的意识,就如他们很早地开发幼儿的智力一样。西方人发明了尿不湿就养成了随意的习惯。他们不刻意地训练幼儿上厕所,如同他们不刻意地跟幼儿灌输知识一样。

他们的教育幼儿的方法与中国人不同。至少在尿不湿的问题上,他们会一直等孩子能听懂话的时候与他们交流,用语言向他们表达,应该去厕所里而不是把尿撒在自己裤子里。

中国人则是在孩子懵懂的时候,强迫孩子去做事。所以中国孩子上单独厕所时间早,说话的时间早,接受知识的时间也早。究竟这两种教育方式哪一种更合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在教孩子上厕所这个事情上,曲哲夫妇省了时间。孩子也减少了痛苦,毕竟尿不湿挂在屁股上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