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讫:公元前5117——前5073年。
生卒年:公元前5142——前5073年。
出生地: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迁都: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
年号:太河元年(乙巳,前5116)。
——————————————————————————————————————————
太河,男,姓风,名太河,号伏羲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七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二任帝。
太河生于帝节氏九年(己卯,前5142),出生在伏羲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城。他的祖父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任帝风和,他的舅父是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一任帝节氏。节氏执政的晚年,也没有将帝位外传,而是继续控制在纯血缘伏羲氏手中。他晚年时推荐了他的族子(侄子,或外甥)太河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5117年,伏羲氏执政的二十一任帝节氏病死,太河即位称帝。
太河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乙巳年(前5116)为太河元年太河执政时期,女娲部落继续和伏羲氏对抗,争夺帝位。女娲氏在宛丘西“一溜十八岗”的山地上建起了女娲城以后,对伏羲氏政权构成了很大威胁。女娲氏部落隔三岔五就向伏羲氏部落挑衅,搅扰得伏羲氏不得安宁。在这种情况下,太河只好将帝都迁到了帝太昊时所建的宛丘,并在宛丘的外围用泥土和沙石修筑了坚固的城墙,以防女娲氏部落的进攻。
在太河以前,帝都并无城墙,只是一个较大的村落。因为那时候各部落都独自安排生产和生活,彼此间和平共处,互无侵扰。对最高权力的执行者——帝的命令无条件执行,各部落没有反抗之心,更无非分之想。自太河以后,这种状况就完全变了。贪婪和权欲使一些部落的大酋长野心膨胀,他们开始以武力争夺天下。于是,用来防御进攻的“城”随之也就诞生了。帝太河此时名义上还执掌着整个大伏羲氏族,而实际上大多数的部落都不再听从他的指挥了。
太河执政的晚年,仍然没有将帝位外传,继续控制在纯血缘伏羲氏手中。他年老时推荐了他的族子(侄子)大耀为帝位继承人。
太河二十六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太河四十四年(甲辰,戊子,前5073),享年七十岁。
太河死后,遗体葬在了宛丘伏羲帝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尊号帝太河。
…………………………………………………………………………………………………
太河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5116(乙巳)…………元年……
前5115(丙午)…………二年……
前5114(丁未)…………三年……
前5113(戊申)…………四年……
前5112(己酉)…………五年……
前5111(庚戌)…………六年……
前5110(辛亥)…………七年……
前5109(壬子)…………八年……
前5108(癸丑)…………九年……
前5107(甲寅)…………十年……
前5106(乙卯)…………十一年……
前5105(丙辰)…………十二年……
前5104(丁巳)…………十三年……
前5103(戊午)…………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