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料到刘禅能够说出情商这么高的话,李静一时,保持着高难度的侧身仰面动作,看着刘禅发怔。
刘禅被李静直勾勾的目光看得有些赧然,放开揽着她肩膀的手,与她错开半个人的位置道:“你别这样看着我。这些话,其实也不算是我说的,是姑姑说的。你不是知道吗?因为先皇不喜欢今上跟姑姑那种出身的女子交往,姑姑曾经被赶出王府,十五年都寄住在张大人家里。在姑姑之前,今上已先后娶过两位皇后,郭皇后病逝五年后,姑姑才被册封为皇后,而且,只是草草宣诏,回避朝廷公义。
姑姑十六岁时与今上初遇,定情,及至被册封为后,已经四十五岁。三十年,姑姑用了三十年才能名真言顺的跟自己倾心的人站在一起,而且,姑姑得到的,并不是独属于她的今上,得到的同时,她还承受着朝中大半文武大臣的非议。
可是,不管是姑姑,还是今上,他们都用他们的坚持,最终走到了一起。
如果你真的倾心朱希文,朱希文也值得你倾心的话,那些劳什子的礼仪束缚,于你们,该不是问题才是。
毕竟,不管多么艰难,你们之间的路,绝不会难过姑姑和今上。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跟朱希文走下去的话,就再不要这样作茧自缚,自添烦扰。”
以前,刘皇后与皇帝的故事,刘禅给李静提过。但只是断断续续提起的,如今,刘禅一个三十年出口,不由得李静不撼动。
(bsp;虽说皇帝还不是皇帝时,懦弱了些,还先后娶过两位妻子,如果不是他的两个妻子恰好都短命,刘皇后怕是再怎么深得皇帝喜爱,一辈子也别指望坐在后位上。
可是,三十年的坚持,十五年的“地下情人”生活,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居然是为一个可能永远都不能光明正大与她站在一起的男人等待。之后,又做了十五年的“妾室”,熬到心上人的正妻去世,又熬过了五年,才熬到了正妻的位置。却还是不得不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上人。
也许,在别人看来,刘皇后赚到了,从一个瓦肆勾栏的说唱花鼓的歌伎,一朝被王子皇孙看上,摆脱了勾栏瓦肆那种低贱的地方,最终飞上枝头变凤凰。
可是,李静却觉得,刘皇后在感情上,吃亏太多。
她不相信,刘皇后对皇帝的爱是没有独占欲的,但是,只是因为出身不好,她就不得不忍受自己的爱人一而再的娶妻。熬了三十年,熬到了正妻的位置,却不得不与宫中佳丽三千分享自己的爱人。
李静想到中午在食阁见到的那个有着不怒自威的气场,让皇帝在她面前都流露三分弱势的女人,却再没有了那种因为她气场过于彪悍而产生的颤栗,莫名平添了一份高山仰止和心疼。
但是,李静知道,声名她可以不在乎,可是,如果不得不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爱人的话,她情愿舍弃这份感情。
那种不得不隐忍自己与别人分享爱人的生存状态,她只要一想到,就觉得撕心裂肺、心痛难当。
尤其是,那种分享中,她还要处于没有主动权的下位。
刘禅的话,一点儿都没有让李静鼓起勇气,反让她心中更添了三分郁闷。在这个男子三妻四妾稀松平常,女子没有半分自主权,如果不是正妻,随时有可能会被转送他人,甚至转卖他人的时代,她心中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信念,到底该怎样践行?
即使她有朝一日与朱说成亲了,朱说若开口想要纳妾,她该如何面对?
李静知道,她多半会默然的让出正妻的位置,与朱说办理离合,或者干脆让他以“七出”的“善妒”休了她。不过,不管如何,在这个时代,感情受伤了,即使保住了尊严,却也没有对等的权力。
莫名的,李静有些心灰意懒。
在这个社会风气偏向男子的时代,该如何保证两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从一而终呢?
李静,又钻进了一个形而上的思维怪圈。
她忘了,在她的前世,即使法律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偷情、出轨、离异,也都是很常见的,感情不在了之后,其他形式上的东西就显得形同虚设了;而即使在这样三妻四妾稀松平常的时代,她的父亲贵为世袭郡王,也只娶了她母亲一位妻子,还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从一而终,靠得从来不是外在约束,而是人的情感与责任自身。
由于李静的心灰意懒,刘禅为她准备的生日酒席,未及尽兴,便草草结束了。李静因为心情郁闷,喝得有些醉了,进而糊里糊涂收下了秦芳羞羞答答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的惊喜。
那是一个真正的绣了鸳鸯的香囊,香囊上面,还绣着秦芳的小字,淑华。
刘禅虽没有喝多,但是,明显不会察言观色(李静与朱说之间的事,是她自己告诉刘禅的),不仅没有阻止秦芳送出礼物,还把他白天与李静逛街为李让挑选礼物时,顺手买得一块生肖吊坠送给了秦芳。让秦芳误以为,那是李静的回礼。
而这件事,直接导致半个月后,李静被册封为宋国郡主的诏书送达李家时,秦芳因为受不了刺激,吐血晕厥。
李静被秦芳的吐血吓坏了,以为她突发了什么急病,让刘禅匆匆派人召了太医探视之后,才知道秦芳只是一时受到了惊吓,情绪爆发,才会吐血,并无大碍。喝几副压惊去火的药就会好。
听了大夫的话,李静虽觉得不可思议,但想到秦芳常年养在闺中,又生得怯懦胆小,骤然听到圣旨,受惊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夸张了些,不过,想到王勃之死,不是被淹死,而是被落水这件事吓死的。李静也就释怀了。
跟太医确认过后,李静道了谢,和刘禅一起,送太医出府。
李静和刘禅离开之后,一直守在榻边的刘禅的妹妹刘蒹,握着秦芳的手道:“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