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 残局_晚唐风流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七节 残局(1 / 1)

严重缺少鲜花,请各位大大留下你最艳丽的鲜花和支持!

话说耶律释鲁走后,李明一边准备接应新城唐军的到来,一边安排延津城外的周良部秘密经过庆云县城返回金山。同时命令萧云山全军让开道路,隐蔽在灵宝山寨,不得让幽州军和渤海军得到巨额财富的消息!

五月三日下午,渤海神策军统领李朴浩兵不血刃占领金山,把金山城内的粮草,牛羊等辎重准备搬到扶余城!晚到一天的幽州军李茂勋部只能望空城而叹!同时封锁金山周围道路,双方围绕着巨额财富的分配剑拔弩张。

幽州军的理由是这里的财富是收刮延津城而来的,理所应当的归属幽州军所有。渤海军的理由是自己攻打契丹军,占领金山城,这些财富必须作为战利品归属渤海军所有。此时耶律释鲁的去向显然不是做主要的问题,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又有什么危险呢?

这是李明原先建议的二虎竟食之计,就是把双方的主要注意力放在金山巨额财富上,才能让耶律释鲁全身而退.其中粮草和牛羊大部分也是李明捐献出来的!真正追杀耶律释鲁部的只有不到两万幽州军。不过一万多青壮劳工应所当然归了辽东军。

李明也在庆云县衙内厅里,一个人静静的发呆,我们赢了,不可一世的契丹人就这样撤走了,难道自己真的有战争天赋吗?脑海里想着大学时,有一位导师说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努力就有可能完成。

张大力等人一直在军营内狂饮,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五月四日清晨,新城方向开来的唐军顺利进入延津城,张亮等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带走了所能搬走的一切,只留下延津一座空城,孤零零依然屹立在山峦之中,只有城墙上斑斑血迹,见证着刚刚经历的残酷血战。

高冲等部则开拔到庆云县城,与李明一起等到幽州张公素的进一步安排。延津城城内的唐军收服南苏城未果后,就地驻扎等待张公素和渤海军进一步外交解决。

五月五日,四万幽州军和五万渤海军汇聚金山城下,双方的争斗一触即发。同时,南苏城占而不还更加剧了幽州军的怨恨,外交解决不了的时候,唯有战场上来决定了。

五月五日晚,幽州紫微殿内灯火通明,节度使张公素轻捋着山羊胡子,低头思索着,自己耗费钱粮无数,仅仅是打跑了契丹人,契丹人一贯如此,唐军势头强盛就逃之夭夭,过后不久又返回。南苏城,金山两城皆丧于渤海之手,更可气的是金山巨额财富也落入了渤海之手,这场战争打下来,得利最大的反而是渤海人,这让一直精于算计占便宜的张公素难以咽下这口恶气!凭什么自己辛苦几个月,人家吃肉,自己连汤都没有喝上!

还有李茂勋及时控制金山周围道路,巨额财富并没有运出多少!看来要渤海人吐出到手的既得利益显然不太容易,先去交涉,实在不行只有开打一途了!

张公素微微睁开泛着冷光的双眼,开口说道:“各位对目前的时局有什么看法?”

李茂勋低头说道:“相公,渤海人贪得无厌,金山财富没有一丝分享的意思,更为可气的是还一直霸占南苏城,迟迟不肯归还!不如调集大军强行索要金山财富,一并占领南苏城!”

郭伯渠低声说道:“相公不可贸然行事,望大了说,渤海乃我大唐属国,望小了说,渤海目前是我盟友,如果一改常态,兵戎相见,如何对朝廷交代,如何对悠悠之口交代呢?相公,三思!”

延津原刺史,张公素的小舅子刘汝明着急的说道:“相公,渤海人显然是没有把幽州节度使放在眼里,显然在演艺太宗时期,新罗赖占领土不还之行经!此风不可长。再说我五万幽州大军在那里也不是吃干饭的!”

张公素显然对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小舅子不感冒,冷哼了一声道:“你还好意思说,不是你丢了延津,金山哪里来的上百万贯财富!还不是拜你所赐!你不要煽风点火了,我自由分寸!哼!”

刘汝明碰了一鼻子灰,耸耸肩低头不语。

郭伯渠低头思索道:“相公,此前有一支大唐义军名为辽东义勇军是否可以利用一下,听说其首领李明一个人出现在辽东,后来因搭救一村村民,被奉为首领,后来收服了一伙山匪,占据山城遗址,改名龙兴城,最近一个多月血洗契丹部落,在延津一带弄得是风生水起!”钱伯渠皱着眉头将获得的情报介绍完。

“看不出一群乌合之众还有这般能力,这么说这个李明倒真是个将才,居然能在契丹等部落近六万万大军中左右逢源,最后能够生存下来,倒也是个奇迹,足见此人计谋不同凡响!”李茂勋也对李明的军事才能十分佩服,心想有机会结识一下,看看这位名不转经转的年轻人。战场一些很是奇怪的现象,现在想想李茂勋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现在下断言还为时过早,这次契丹人进攻的大军主要以骑兵为主,对山谷和攻城作战有些吃亏,再加上渤海和幽州大军在外围给与相当大的压力,如果说幽州和渤海大军是雷霆之力的话,他们只不过是皮藓之痒罢了!否则结果如何,还难说得很啊。”钱伯渠的分析相当准确。

“不管他是什么人,使用的什么手段!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主要的是这个李明已经和契丹人结下这么大的梁子,以契丹人的性格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果把李明继续推到与渤海人为敌的境界,这样的话李明只有投靠我们一条路可以走了!”张公素脸上现出阴冷的神色。

“我明白了,我马上着手去办,目前与渤海的对峙,还真的需要一个搅屎棍子,只要把局势搞乱,我们才好处理不是”钱伯渠面带着冷笑说道。

“哦,这么说,你已经有把握了?你的意思是让李明去长岭等地转转。也好,不过不能让李明公开的投靠我们,这样我们就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了,呵呵!这件事情李茂勋你秘密去办吧!武器装备上给于支持就可以了!”张公素精神一振,高兴的道出自己的想法。

“是!大人”,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为完成了一件头痛的事情而感到高兴!不过有了张公素默许,对于李明这个新生的政权来说,这样的支援已经够了!

幽州方面紧张的筹划解决之道,一边派出外交使者与渤海交涉,一边上报长安,说明渤海军无辜占领南苏城,暗助契丹人等等罪名,为了维护天朝边境安宁,要求长安下达诏书命令渤海归还金山财物,退出南苏城,为开战制造舆论。

同样渤海也一直没有闲下来,也忙着调兵遣将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渤海上京太极殿

渤海王大玄锡也为这场胜利所感染,认为自己是一个神武兼备的扩疆明君,自己以极小的代价获得南苏城,金山大片领土,同时缴获了不少财物,心想着这些财物能够自己挥霍几年的了。这几年财政吃紧,自己想做点什么,都受到一帮大臣的杯葛!金山巨额财富的传闻让自己兴奋了好几天!

依然大内相李梦然首先回报目前的战况,最后说到幽州军的反应,不由得让他紧皱眉头,这次幽州摆明了不会善罢甘休!四万大军把金山围的是水泄不通,南苏城城下依然是紧张对峙。

渤海王大玄锡摆摆手说道:“内相不必忧虑,我乃是大唐属国,幽州贸然对我开战,大唐天子也不会同意。再说,渤海十几万大军难道是吃干饭的不成。前线将士们征战辛苦,有功不奖,岂是孤王昏庸不是,来人呢?宣神策军统领李朴浩一干功臣上殿,孤王要重重奖赏!”

神策军统领李朴浩一干将领鱼贯进殿后,山呼大王千岁千千岁,渤海王大玄锡示意太监可以开始了,一名太监站在殿前,用他那公鸭嗓子尖锐的宣道:“神策军统领李朴浩封新城侯,赏赐黄金千两,左吾卫大将军高德仁为辽城侯,赏赐黄金千两。。。。。。。。”一干有功将领纷纷得到嘉奖。

大内相李梦然神情木呆听完嘉奖后,双手捧圭出班奏道:“大王,不可呀,如今对幽州紧张对峙,如果分封新城侯和辽城侯,摆明了渤海不但不会交换南苏城,还对新城和辽城有所想法,无疑会加重紧张,增加冲突!”

渤海王大玄锡冷笑道:“内相难道胆小了吗?孤王就是这个意思,幽州和我们对峙,难道我们怕了不成,再说过半个月的时间,幽州就会自顾不暇了,不光新城和辽城,延津也是我囊中之物,哈哈哈!”

大内相李梦然乃是收成之人,他不相信的看着渤海王大玄锡,这还是那个贪恋酒色,长期不理政事的大王吗?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胆量敢于单独挑战唐王朝的胆量了。看他的神情不但对目前的时局有一定的把握,就是对新城和辽城的归属,也胸有成竹。不会吧,老夫看着渤海王大玄锡从小长大的,他什么时候有这样睿智和胆量了。

李梦然不停的否认自己的看法,怀疑的说道:“眼下时局如何解决?请大王明示?”

渤海王大玄锡按照高德仁昨晚的建议说道:“内相,你立刻着手上报唐朝天子,禀明南苏城和金山乃是渤海从契丹手中获取的战利品,指出幽州无礼取闹,对藩国兵戎相见,希望唐天子能够约束属下节度使,以防是试意妄为!”

渤海王大玄锡接着说道:“高德仁将军准备攻占新城、辽城事宜,不得有误!李朴浩将军统领金山全部人马加紧准备,力图避免与幽州军现在冲突,一旦情况异动,所属大军攻占延津城,不得有误!高师德大将军负责与突厥各族联系,告之契丹北归,松漠大片草原可以归他们所有,希望他们尽快前来接收!”

大内相李梦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渤海王大玄锡心里早有腹稿,已经对事情计划的如此周密,不得不对眼前的渤海王大玄锡刮目相看。这一步棋走的的确高明,突厥部的确对水草丰美的松漠垂羡三尺了。

严重缺少推荐票票!请大家留下宝贵的推荐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