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_岁月留痕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1 / 1)

(八十)

尹翠敏走后,付天明坐在桌前,取出笔和纸稍加构思,写作的灵感便似喷泉般的汹涌而出、奔流不息,他一蹴而就,写出了一首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自由体诗歌,并命名为《九月的悲恸化作十月的欢歌》:难忘那/九月的阴霾降落神州大地上/失领袖/亿万人民哭悼心中的太阳/天地泣/日月暗淡山河万里皆无色/忧未来/革命航船失舵手悲笛鸣响/十月里/春雷驱散乌云红日照华宇/众欢呼/党中央一举果断粉碎“四人帮”/齐拥护/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党/乘波浪/危难时刻拨正航船前进的方向/思想的闸门顿然打开/感情的潮水拍打着我们的心房/火热的胸膛在激烈地跳荡/我们有千言万语要对党中央讲‥‥‥‥‥‥第二天中午在职工食堂吃饭时,付天明将《九月的悲恸化作十月的欢歌》稿子交给了尹翠敏。尹翠敏拿回一看心中大喜,赞叹付天明的文笔就是与众不同。

但在编辑排版时,尹翠敏却犯了难,按说像这样的好稿件应当排在《朝阳》刊物的刊眼部位,但付天明当前独特的处境,他的稿子登在刊眼肯定不行,首先厂党委书记孙仲山看到后就会拿尹翠敏试问,弄不好还会给付天明带来新的麻烦。想到这些,聪明的尹翠敏把付天明的《九月的悲恸化作十月的欢歌》排在《朝阳》特刊版的最后一页上,并同所有的稿件一样,注明了该篇稿件的作者:付天明。

千万别小看最后一页的效果,喜欢看报纸和杂志刊物的人大都有一个习惯,看完首页就会想到最后一页,甚至有一些人习惯于从最后一页往前倒着看,这也是有些大报纸在刊登重要消息时,在头版版面不足时都想充分利用最后一版版面的主要原因。

要说尹翠敏对付天明真够意思。多年以后,付天明还是这样说。因为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虽然“四人帮”被粉碎了,但“四五”天安门事件尚未平反,而付天明的问题主要就是传抄天安门诗词,厂党委书记孙仲山又把批判调子定的那样高,在付天明的问题尚未定论的环境中,厂党委的唯一宣传刊物《朝阳》能刊登付天明的稿子,作为主编的尹翠敏是承担了很大的政治风险的,尽管她费尽脑筋、小心翼翼的把付天明的稿子登在了刊物的最后一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