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桃源村_五胡风云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一章桃源村(1 / 1)

范洪池风景秀丽,以泉多山多闻名;一座座小山清翠峻峭,一道道清泉洁净甜冽。最有名的泉水叫龙泉,龙泉有池,是为范洪池,范洪池处于一土垒内;这座土垒不知是哪朝哪代领兵将军所筑,此时已颇为残破,土垒里,住了三二十户人家。

七月三日,石青带着大队人马来到这里。随后迅速分散开。韩彭带一百人东进泰山招拢流民,侗图带一百人向东南进蒙山,谢聘率九十人南下东平、鲁城碰碰运气。

石青一一送别,反复交待道:“不可掳掠,不可强迫;尽量收留那些无路可走,穷困之际的可怜人,告诉他们,跟着我们,不会饿死一人。”

三位头领应声而去。

石青又请孙俭、司扬带余下百十人,观察地形,寻找平整土地,选择桃源村四个屯耕点的屯耕田地,然后烧荒开拓,以待流民和农具齐备,立刻耕作。

石青计划,七月二十前招募两千流民,八月初十前,开耕一万亩田地,并且一定要把秋种撒进这些田地。否则,明年就会挨饿。

昨天,李怀领着安离等一帮水手,分乘三条船,南下寻找梁山岛,顺带勘查东平湖与巨野泽的水情。余众在大清河东岸休整。

与此同时,石青也完成了计划中的极其重要的一步,如愿以偿地被大伙推举为首领。作为这伙人中的主心骨,他一步步带领大家走到这里,此时威望日重,即使是孙俭和司扬也无法和他相提并论;被正式推举为首领完全是众望所归、水到渠成。

石青上任后,没有半点客气,没有半点犹豫,半天之内,发布了一连串的命令。

第一道命令就是组建桃源村。初步规划,桃源村以范洪池为中心,在四方建甲、乙、丙、丁四个屯耕点。

第二道命令就是‘去掉所有带长的职务称号’。他的桃源村村长之职变成了桃源村主事。他对大家强调:没有谁高人一等,干吗要用一个‘长’字硬生生划出身份高低?以后所有的职务按照责任不同,分为主事、从事、治事、协事、参事这几类。这样分类,只是为了区分和提醒任事之人的职责义务,无关乎上下尊卑。

主事、从事一为总揽一为分管。治事指得是具体经办人员。协事是指在量大任重、一人难以承担时的帮手助理或者学徒。上面四种都很容易理解。唯一有点特异的是参事一职;石青解释,这个参事,是参与其中,学习实验的意思,当参事对于自己参与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可以向主、从、治事等献计献策,提供咨询参考;如果这些意见咨询得到认可,即可酌情提拔参事任实职。即:主、从、治事。

从这一点来说,参事更像一个候补培养实习职务,非实质性官职。

这道命令如果在当时的文明社会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上下有别、尊卑有序。”这样的观念扎根于每一个文化人骨髓,岂能说改就改。好在他的村民都是大老粗,不懂得太多的礼仪文化,嘻嘻哈哈也就过了。即使有两个像赵谏、伍慈这样的读书人,也因为各有各的心思,没有提出反对。结果,这道当时人看来,大逆不道的命令很轻易地通过了。

他的第三道命令就是宣布桃源村的四大机构及各项任命。

一是孙俭主事的桃源村生产部,负责组织四个屯耕点村民进行各种生产;赵不隶、黎半山等一批屯耕老手,分别被任命为从事、治事或屯耕点主事。

二是司扬主事的义务兵部,谢聘为从事,另选二十个有经验的老兵为治事,农闲时组织丁壮训练,平时帮助孙俭维持生产次序,同时也是志愿兵的候补兵员。义务兵这个名称,石青是参考后世来的。他认为古时施行的中、外军事制度有很大的弊病;所谓的中军,除了骄横霸道,没见到有多强的战斗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宋时期的八十万禁军,除去武器装备好,其他的未必比乡勇出色。他希望,把兵制走向真正的职业化。于是,便有了志愿兵和义务兵之分。

三是韩彭主事的志愿兵部,志愿兵作为常备武力,武职不变,依旧沿袭魏晋,避免军士们不适应。然后,石青按照以前石青部的分类,分为四队四种,孙霸顶替谢聘的步兵屯都伯之职,其它未变;志愿兵总人数为三百人。

四是赵谏主事的文教部,石蓝为治事;这一部现在既无教员也无学生,就两个光杆。石青安慰他们道:不要着急。窝盔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一大堆任命下来。四百来号人个个都有了组织,一个个干劲十足,再一天,就搬运了几百石粮粟来到范洪池土垒,开始忙碌起来了。不过,与这番忙碌格格不入的是孙霸和丁析等十个无所事事志愿兵。

“走!问问主事,安排我们做点什么?”孙霸对丁析说。三百个志愿兵走了两百九,唯独留下他们十个,不用想也知道,石青另有安排。

两人各带四名部属找到石青:“主事,我们做什么?”

石青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破符!我记得你是邺城人,对吗?”

丁析嗯了一声。丁析原是邺城人,他的房子被太子石邃扩建东宫时圈了进去;他成了一个城市无产者,无处容身后,就投了军。

石青这才开始解释:“文直灵活机变。破符射技出众,本身又是邺城人,熟悉地理。故此,我想拜托你们一件事。不过,很危险。。。”说到这里,他目视二人。

“危险?”孙霸一抖从不离身的蝎尾枪,开心地说道:“很好!蝎子在危险的时候才会更犀利。主事,你吩咐吧。”

“我想让你们去邺城。。。杀个人!”

“谁?”

孙霸和丁析听说去邺城杀人,仍然沉稳如故,石青暗自点头,恶狠狠地吐出一个名字:“沙门吴!”

“沙门吴?”孙霸、丁析疑惑地对视一眼,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人。

这是个不怎么出名的人物;史书上也只顺带提过一次,连他是哪族人,官任何职都没交代。但在史书上看到沙门吴这个名字的时候,石青就想杀了他。

永和八月,麻秋兵败凉州,传至邺城。沙门吴进言石虎曰:“胡运将衰,晋当复兴;宜苦役晋人以厌其气。”虎从之,令发近郡十六万民夫,车十万。运土筑华林园。。。数万人死。

胡人侵入中原,贪婪野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种残暴行为是未开化人种的野兽本性。不可理喻。

沙门吴不同,沙门吴向石虎所进之言,已经属于有意识地荼毒汉民族,譬如殖民者对印弟安人的屠杀。这种有意识的荼毒危害之大,远远超过野兽的本能。自沙门吴开始,以后的蒙古、女真、倭寇。。。施行的大屠杀,都属于这类有意识的荼毒。

石青不知道,后世的这些强盗是不是从沙门吴的进言中得到的启发;他只知道,沙门吴之前,尚没有胡人为了消耗汉民族元气,有意识有组织地屠戮汉民族。沙门吴之后,却出了无数个有意识有组织地屠戮汉民族的强盗。石青也不知道,杀了沙门吴是否会为以后的汉民族多保留一些元气。但他知道,在兵败消息传到邺城之前,杀了沙门吴,就可能挽救数万惨死在华林苑的民夫。

所以,他不计后果、不择手段,必杀沙门吴,方才甘心。

“我知道这个名字,知道他在邺城当官,其它的一概不知。不过。。。”石青想到华林苑的惨状,想到以后在华夏大地上发生的无数大屠杀,心中突地爆发出冲天杀机,嘶声怒吼:“我一定要杀了他!不计一切代价杀了他!”

“杀了他!”万牛子大吼一声,他从没见过石青这般痛恨一个人。让‘信义’无双的石小哥恨之入骨的人一定该死。他嚎叫道:“我也要去邺城!砍他三五百刀,给主事出气。”

“行!你去也成,不过需得听从文直调度。”石青爽快地答应下来,对孙霸道:“文直,此去邺城你们不择手段,只要杀了沙门吴便是大功。另外。。。如果事有不惬,八月十五尚未成功的话,立即放弃此次行动,以兄弟们的安全为重,撤离回来。明白吗!”

“为什么?”孙霸不解道:“一时杀不了,我等多待几日,终能杀了他。为何一定以八月十五为限?”

“这个你不用问。你只要知道,八月十五以后杀他,已经于事不补;事已至此,我不会再让兄弟们犯险。”石青感慨道:“在我心中,一百个沙门吴也抵不上我一个兄弟;如无必要,我不愿让兄弟们犯险。你们。。。多保重。”

孙霸带着万牛子、丁析一行十一人当天离开范洪池。离八月十五还有四十三天,除去路程、打听消息、安排计划等事前准备,时间并不很充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