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赶到东阿之时,天已近午。诸葛攸的北归游子部和左敬亭部已联手拿下东阿;正在勒令俘虏把上党军的辎重搬运上船。
在俘虏中找到两个张平亲卫,石青亲自把他们送到大清河边,笑眯眯地说道:“你们回去告诉张平,东阿有三千俘虏。限他十日内遣人前来商谈善后事宜。超过期限,石某会将俘虏沉入大清河;当然,石某还是会放五十名俘虏回上党,让他们晓谕上党,因为他张平的不作为,被俘上党士卒才会被杀。”
两亲卫齐齐打了个寒颤,一刻也不想待在这个满脸笑容的年轻人身边,连滚带爬地跑了。
石青转回身,脸上尽是寒霜。“张氏!桃源村七百大好子弟因你们而逝;这笔账我们有的算。”
胜利在别人眼中也许可喜,在石青眼中殊无乐趣。这完全是不必发生的、内耗的战争,无论胜败,都是一件悲哀的事。
郁郁中回到东阿,将及城门的时候,他看见孙霸、丁析率部赶来。立在城门下,让脸上挂起微笑,他远远地招呼道:“文直、破符。你们来晚了,东阿已被诸葛攸、左敬亭取了。”
孙霸一行走近行礼,石青还了一揖后豁然发觉,这队人中有十人与众不同,竟有坐骑;见到自己后,九人下马跟随着行礼,另有一人,更加特别;端坐在战马上动也不动,只眼睛上下巡,好奇地打量着石青。
这人极年轻,五官俊朗,棱角分明,一副标准的北地硬汉相貌。人高手长,身形剽悍;战马钩环上挂着一支乌黑的纯铁马槊;一看就是勇武之士。此人的剽悍与韩彭不同,韩彭剽悍之余显得粗野,此人剽悍之中另有一股英气,迫人而来,配上一双极灵动的眼睛,真如锦马超再生,赵子龙重出。
好一个少年英雄。此人是谁?我竟不识?
石青按赞一声,又有些纳闷,转向孙霸问道:“文直。这位兄弟我怎么眼生的紧。。。”
孙霸啪地一声,单膝跪到,躬身谢罪道:“石主事,请恕孙霸擅专之罪。”
“呵呵。。。文直这是干吗?”石青扶起孙霸笑道:“你我兄弟,说什么擅专不擅专。”
孙霸起身一指弓蚝等人解释道:“弓蚝等人是上党斥候,曾潜入大坝附近。。。”
“弓蚝!”
听到这个名字,石青如被雷击,身子一震,脑袋嗡地一响,眼中尽是星星,傻愣愣地瞪过去;孙霸后面的话已自动过滤。
弓蚝!是弓蚝!被苻坚夸为万人敌的弓蚝!这时期史料上少见的一抹亮丽色彩,真正的知恩重义之士。
弓蚝,上党人,因作战勇猛,被并州刺史张平受为义子,改叫张蚝。前秦军攻并州,张蚝单人独骑冲入敌阵,六进六出,无人能挡;随张平降前秦后,苻坚甚喜之,行走不离左右,将他与邓羌并称为万人敌。
张蚝与张平小妾私通(具体原因不详,若是文人骚客,这事没准成为一段风流佳话),事后羞愧难当,挥刀自宫以谢罪。被邓羌使计擒住,不舍张平,誓不独降。言道:义父降,蚝降;义父不降,蚝宁死不降。张平不过是为了笼络,才收他为义子,但他对张平绝对是知恩重义,善始善终。
黑暗时代,这等重义之士真可谓凤毛麟角。可这样稀缺珍贵的人物,竟然为了张平当了太监。实在是可悲可叹。
是可忍孰不可忍。石青想到这里,已经痛下决心,绝不能放他回上党,绝不能让他当太监。至于孙霸的承诺,让它随风而去吧。
“石主事!”孙霸提高声音,第三次开口。
“吁――”
石青长长出了口气,双手在皮甲上蹭了蹭,满脸仰慕之色,疾步走向弓蚝,老远就伸出双手。当意识到如今不兴握手礼时,他极快地扬起手臂,张开怀抱,一把抱住刚下坐骑的弓蚝。慨然大呼:“弓兄弟,你我相见何其晚也!”
弓蚝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桃源村的主事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矜持!
“石主事错爱。。。”伸手不打笑脸人,弓蚝不卑不亢地拱手逊谢。
“不!没有错爱。”石青呵呵笑着,一口打断了弓蚝的客套,在弓蚝措手不及时,突兀地问道:“弓兄弟今年贵庚?”
弓蚝虽然莫名其妙,但他还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当下老老实实答道:“弓蚝端午之后,便满十九。”
“好!好啊!”
连赞两声,石青一掌拍在弓蚝厚实的背上,欢欣地说道:“石青端午前两日满十九,倒比兄弟大些。嗯。。。石青与弓兄弟一见如故,不客气地叫你一声蚝弟吧。蚝弟,你称呼我青子哥哥就好。不要开口石主事,闭口石主事,那样显得生分。呵呵。。。”说到这儿,他自己先乐得笑了起来。
孙霸、丁析面面相觑。丁析是个玲珑人,虽不明石青用意,但他知道,石青做事必有目的,向孙霸一使眼色,率先开口道:“恭喜石主事多了一位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