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电视台长(43)
张镇听了这话,感觉很痛快!虽然他没有深入研究广告来源问题,但是他感觉目前的广告渠道太狭窄,靠医药广告为主来源太危险。而柳建军的一席话,猛然刺激了他的思考神经。他认为,柳建军的这个思路,完全是地方台今后广告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
周明春又问:你说组织那些大活动,有什么效益吗?
柳建军说,有很大效益!电视台是大众媒体,直接掌握着舆论导向。我们和政府职能部门联合,组织这类活动,就可引导着消费者参与,这直接影响着对企业和产品的声誉评价。迫使企业特别是外地企业对我们台的重视和认可!这为我们前去洽谈广告带来了顺利成功的基础。
张镇禁不住笑了,说,柳建军的这个思路是对的。我们就是要制造我们台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导控力,以提高我们的地位。问题是,具体组织要真落实,别只喊不做。
柳建军说,我会做好的!我想聘请人员专门跑这类活动。
周明春说,聘请人员一定要经过台批准,不准社会上的人打着我们台旗号去乱跑。
柳建军就看着张镇。张镇就摆摆手,说具体问题以后再说。他又看了看大家,问,哪个评委还提问?大家不做声。张镇就朝吴广一示意说,下一个进来吧!
按照事先的规定,竞争者不得旁听。很快潘虹就从门外进来走到了,快步走到演讲席坐下。大家又静下来。
潘虹的演说比较简短,但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一块是说自己的优势,一块是说自己的措施。她说自己的优势是:熟悉广告工作;熟悉本地广告市场;结识了一大批客户。她说自己的措施是:以良好的服务巩固老客户,可占任务的70%;再开拓新客户。她最后说了一句话:完成任务有可靠保证!超额也有把握!
潘虹演说完了,大家又是一阵掌声,似乎刚才为柳建军鼓掌了不给潘虹鼓掌过意不去。
张镇望着大家,谁提问题啊?
没人吭声。
张镇就看了一眼周明春。周明春只好问了一句:假若国家禁止播出性病诊所和一些保健药品的广告,你怎么应对?
第44节:电视台长(44)
这个问题,周明春和潘虹平时探讨过多次,当然也有想法。潘虹说,这类广告确实不少。国家没禁止播出前,我们当然要抓住!真禁止播出这类广告了,我们就把精力转移到其他领域。凭我对广告市场的了解,我认为开辟新的广告渠道完全有把握。
张镇忍不住提了个问题:更多地拉外地广告行不行?
潘虹说,行是行,可不会多。
张镇问,为什么?
潘虹说,外地的产品虽然在我市有销售市场,但是他们的广告一般是在大台做了,已经覆盖了我们市。我们也多次努力过,并不理想。人家大公司看不起我们小台。
张镇说,大公司在大台做了,可那么多消费产品,不会都在大台做吧。
潘虹一愣怔,说,小公司不怎么愿意做广告。
这话就显得勉强了。张镇不再问什么,朝大家又问,谁还问啊?见大家不做声,就对吴广说,好!把那几位同志叫进来吧。
接下来是竞标。第一轮,依旧按那演说顺序,四人分别说自己的数。那两个副主任分别报了1300万,就声明不再增加。柳建军上来就报了1400万,势在必得的劲头。潘虹也报了1400万。于是,下一轮只剩下柳、潘二人了。柳报了1500万。潘虹迟疑了一下,不自主地看了周明春一眼,见周明春的眼神似乎在鼓励她,就也报了1500万。这下就热闹了。场子里的评委们显得很高兴,好象那1500万元已经摆在了面前。既然都一样,于是开始了第三轮竞标。柳建军脱口而出1600万!大家哗地鼓掌!潘虹感觉没底了,又看周明春,见周明春低头不语,就说不再增加了。
张镇就请四位竞争者出去,然后叫吴广发票。
大家很快写完票,吴广收起来交给了张镇。张镇对大家说,你们回去吧,我们三个台长统计票。大家一走,三人就忙活开了。不消十分钟,结果就出来了。柳建军得了十一票,潘虹得了六票,那俩副主任各得了一票。
张镇说,怎么样?说说各自的看法吧。
第45节:电视台长(45)
周明春说,我还是倾向潘虹。她毕竟是老主任,完成任务有把握。柳建军说的倒挺好的,可他毕竟没实际拉那么多。我们吃饭靠广告,不好冒险。
赵小文说,我看应该叫小柳做。这几年他拉广告一直不错,说的也很到位。他既然这样想了这样说了,我看他不是和自己开玩笑。大伙投他票,也是为了多创收,我们应该尊重大家的意见。
周明春说,我也不是否定柳建军,我是说,哪个更有把握。这不是试着玩!虽然我们有考核,可真不行了,中途再换人也不是个事!
赵小文说,我也不是否定小潘。可小潘对医药广告被禁止这个危险认识不足,针对措施也不够小柳说的有力。
周明春说,医药广告也是才近几年多起来,过去没多少这类广告时,我们台的广告不也没少吗?
赵小文说,在全省比较,那也不多吧。
这话就针对了当时做广告部主任的周明春。周明春一听,眼睛瞪了起来,是不多!我能力有限!我做广告多年,我有体会,想法好,可真落实起来太难了!谁说起来不是头头是道?可真做起来呢?假若和说的那么容易,广告还不早挤破了咱大门?
赵小文见自己说走了嘴,急忙摆手,说,你误会了你误会了,我没有说你的意思。
周明春还要说什么,张镇就笑着打断了,呵呵,你俩怎么吵起来了?怎么说跑题了?
周赵二人就不说话了。
张镇看着票说,我看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柳建军的思路比较新颖,他提的那些办法措施也比较有力。我们表决吧?我赞成柳建军。
赵小文说,我也同意柳建军。
周明春不做声。脸色也阴沉起来。
张镇问,老周你的意见呢?
周明春说,我同意小潘。
张镇心里不悦,沉吟了一下说,我们总要尊重群众的意见吧。我们总要相信群众吧。就定下柳建军吧。潘虹,是个创收的人才,我们依然要发挥其作用。我看,她可以报名其他创收节目嘛。我们在确定人选时,优先考虑她嘛。周台长,请你找潘虹同志谈谈,把我的意思转告她,她还不通,可以找我谈。怎么样?
第46节:电视台长(46)
张镇这一打官腔,周明春什么反抗话也说不出。组织原则摆那里:少数服从多数,台长负责制,台长有最后决定权。如今官场就这样,第一把有着绝对的权力。你不服从,就说明你对第一把不尊重,不配合,那么,你的分工就要被调整,你的权限将会缩小。再严重了,就建议把你调走。假若正面冲突了,就会找什么错误和劣迹整倒你。周明春咽下一口气,说,好,我服从决定。我找潘虹谈吧。
张镇微笑着说,咱们的第一仗算圆满结束了!二位还要继续辛苦多做做下边的思想工作啊!
周赵二位就点头。其实张镇心里却在琢磨一个问题:从改革方案的起草到最后确定到广告部主任的竞争,周明春为何总以反对者的姿态出现呢?是触及了周明春的什么利益吗?张镇以为自己才来,改革又是自己的头一脚,自己的意见必须得到贯彻。这既是为了树立权威,也是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展开。所以,他对周明春的意见基本持否定态度。张镇对干部的心理掌握的比较透彻。虽然现在的干部大都是大学学历,可心理素质不一样。久经官场的、在纯粹政治机关工作的干部,在矛盾斗争上,很讲究策略,大都不会一味地面对面地直打硬抗,而是动用各种心思,施展多种手腕,打迂回战术。而技术业务部门的干部,书生气就较浓。对付这样的干部,和他们说业务学术道理?往往说不清。他们有着比你还精深的道理反驳你。所以,要使他们驯服,最好的办法就是说纪律,就是讲原则,就是示强。
现在周明春勉强服从了、答应了,张镇也就不再说什么。假若周明春就是不服从和不答应找潘谈,张镇就会把脸严肃起来,要说一些组织纪律原则的话,迫使周就范。
'18'下午上班后,张镇打电话叫张立上来。因为下一步就是进行法治频道总监的竞争。给市委打的关于法治频道总监为副县级和电视台内部竞争产生的报告,他已问过了王部长,王部长说报告早已转交了市委办公室,估计刘书记见到了,苏书记是否见到,还不清楚。张镇说,请部长多费心了。王部长说,你们可以先做准备工作嘛。批下来后,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就派人去电视台主持竞争程序。张镇认为,虽然给法治频道定了副县级的格,但是不增加人员编制,也不增加财政拨款,市委批下来问题不大。他想当面鼓励张立报名,并说说自己的一些具体想法。
第47节:电视台长(47)
按说,做为台长,在竞争前不应该这样,以避免早内定人选却愚弄群众走过场之嫌。但是,那法治频道的节目设置和运营方式都基本出自张立之手,别人再领会再认识也无张立的思路深刻。而张镇又确实是心里内定了张立。他也考虑过了,他和电视台的任何人都无私人关系,即便内定,也要通过演说答辩这个过程,叫大家听到看到张立演说和答辩的水平和展现出来的能力。
客观地说,此时张镇还没有多少私心,他虽然潜意识里朦胧地喜欢着张立,但是更主要的心理成分是把一份重要的责任交给一个认为可胜任的人。
其实在社会各行业搞的竞争上岗活动,无论怎么竞争,无论在程序上怎样的客观公正,活动主导人都会希望自己欣赏和信任的某个人选中标。又无论出于私心也好,出于公心也罢,一般的,也都会通过明说或暗示或启发或鼓励的方式,指导那个人充分准备竞争演说词。目的就是保证那个人被大家认可被大家推荐,把主导人的意愿转化为大家的普遍支持,使那个人的中标公开化、合法化。当然了,也不排除主导人纯粹从私利出发,通过这样的手段保证自己的利益代理人取得合法的地位。
张镇认为自己无什么私利,他就是感觉张立是最合适的法治频道总监的人选。虽然张镇不是为了谋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可他也是为了使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烧的旺盛,给自己奠定在电视台执政的基础。这样的私,且不说完全符合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干部要有作为要有建树的精神,也是任何执政者都会有的吧。这样的私,也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吧。
闲话少说。张立已敲门进来了。依旧是一脸明媚的微笑,依旧是挺拔着身姿。张镇望着张立的神态,自己也不由地轻松愉快起来。他问,你打算报什么啊?
张立挺胸端坐在对面,说还报总编室吧,干的熟了。
张镇笑了,望着张立那双美丽的大眼问,怎么不报节目、频道一线啊?你年轻,思路开阔,能力不错嘛。
第48节:电视台长(48)
张立迎视着台长的眼睛,呵呵笑着说,台长这样高看我啊!我看我适合当参谋呢。
张镇也呵呵笑出了声,说,那你参谋出的东西,有没有实战性啊?
张立认真地说,当然不是放空跑呀!给您提的建议,都是和我们台情况差不多的外地台成功的经验呢!
张镇脸色郑重起来,说,那你来把自己的建议实战一下,取得的效果不更好吗?
张立问,台长想叫我做什么啊?
张镇反问:你看呢?你对什么动的脑筋最多啊?
张立似乎明白台长的意思了。她清楚,既然台长主动约她谈话并明确提示她要她报名一线,是要她担当法治频道的创办者。台长对她这样的信任和希望,这令张立很感动。她神色也就庄重了,说,我报法治频道吧!
张镇脸色严肃了,说,好!我希望的就是由你来搞法治频道!张镇沉吟了一下,又说,不过,必须要经过竞争,要使大家都认可你的演说,赞成你的思路,支持你来搞!所以,你要好好准备一份演说和答辩!
张立听了这话,立即说,我回去就着手准备。
张镇忽然笑了,说,不只是为了演说和答辩,更主要的是,你确实要考虑到怎么迅速把这个频道运行起来!并且尽快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任务不那么轻松啊!所以呢,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具体设计,比如设置什么节目,什么时段播出什么,节目源怎么来,广告和赞助怎么拉,价位怎么定,人员怎么组合怎么分配,工资和奖金怎么分配……。
张立感觉到了压力,凝视着台长的眼睛,认真地点着头。她发现张台长的气质很有魅力,国字脸不但端正,而且儒雅,又还英武,眼睛里总是闪动着一种智慧、宽厚、坦诚、洞察的光泽,脸上自然流露着领导干部特有的那种权威正气的神态。她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样气质的男人,对女人可是很有吸引力呢。
张镇发现张立盯着他的眼神里似乎有了什么内容,就停住了,问,你在看什么?
第49节:电视台长(49)
张立这才发觉自己走了神,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说,在听你指示呢。
张镇一笑,说,不对,你脑子走神了嘛。
张镇露齿一笑,说,你的穿戴和其他领导不怎么一样。
张镇有些惊奇,怎么不一样?
张立说,你总是一身灰西服白衬衫红领带呢。
张镇看了看自己身上,问:土气吧?
张立笑着说,不是土气,是严肃。
张镇呵呵一笑,说,是说我古板吧。
张立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一笑。
张镇忽然有个念头:你说我穿什么合适啊?
张立一愣,沉吟一下,说,我感觉您平时穿夹克、高领毛衣最潇洒。
张镇呵呵笑了,潇洒?我多大岁数了!
张立说,你才四十多啊!真的张台,今年中年男人流行红夹克,你穿起来肯定很好看!
张镇呵呵笑着摇头摆手,接受不了啊。咱再书归正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