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大学,她一路紧紧张张地读下来,到最后找工作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兵荒马乱。
刚开始,虞连翘对找工作并无概念,她连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没想清楚。只是对着用人单位的要求制作简历。她的成绩还算可以,拿过几个小小的奖学金,可惜除此之外,一片空白:没有证书,没组织过社团,没做过学生干部,更没有实习过。打工的经验倒是有,但没有一样是能摆得上台面的资历。
这样的简历做出来,实在是毫无说服力,虞连翘不禁怀疑自己这四年到底忙了些什么。
三流学校的毕业生,能招揽到的目光本来就有限。她找的又都是外地单位,虞连翘是打定了主意要离开霖州的,她奶奶已经过世,再没有谁能留她下来。只要不是霖州,其他任何地方她都愿意去。抱着这样的想法,虞连翘挑挑选选投出了许多份,可全如石沉了大海。
日日等消息,又日日无消息,虞连翘自然受了些打击,但打击过后,便与其他人一样,全心全意地准备起了公务员与各种事业单位的考试。遗憾的是一轮轮考下来,她才知道,自己不过是陪太子读书而已。
她学的是中文,最是泛滥不缺的专业,如果是师范生,还可以去试试中小学招考,没准能去做个语文老师;当初若能进英语系,情况肯定也比现在好。
在屡屡受挫中,虞连翘后悔多多,不过后悔有什么用,人生永无重头再来的可能。
转眼到四月,她的就业协议仍是杳无影踪。幸好书店的兼职还在继续,她自暴自弃地想,别管了,先把毕业论文写了再说,大不了靠这八百一月的工资,又不是过活不了。
她点着鼠标在书店的电脑里看参考文献,蔡圆圆被那吧嗒吧嗒的鼠标声,弄得心烦,便奚落她:“人早说了,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你别不信。”
“不用你来念叨,我现在比谁都信。”虞连翘没好气地应了。她心里多焦虑,可是这样焦虑,却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甚至连倾诉一下焦虑的人都没有。
蔡圆圆见她不快,便换了语气讨好地说:“不是跟你说了么,弄张照片贴到简历上,保准人家一看,就打电话叫你去签协议了。”最后,还安慰似地拍拍她的手道:“漂亮姑娘,机会多得是,就看你肯不肯啦。前头你去招聘会,不是还有人挺中意的,叫你去做董事长秘书嘛。”
“你烦不烦呀,”虞连翘听她又提董秘的事,便哗哗啦卷起书塞进包里,“走了走了,这儿交给你了。”
第二天到店里交接班时,蔡圆圆见到她,情绪激烈地一下就把她拖了过去。
虞连翘说:“你又怎么了?”
蔡圆圆表情怪异地看着她,“我有话跟你说。”
“那你说啊,圆圆——你不用拽着我,我又不会跑掉。”虞连翘见她毫无动静,便大叹了口气,
“说吧,到底什么事?”
“陈卉打电话来,叫我们清货,全部三折。”
“不会吧!”虞连翘惊讶,但让她更惊讶的事还在后头。
“他们婚离下来了。”
“谁们?”
“还会是谁,老板和老板娘!”蔡圆圆拧着眉说。
“噢。”
“他们要把店关了,然后算钱,分钱。”
“噢。”虞连翘点了点头,过了一会,才傻傻地问,“那我们呢?”
蔡圆圆两手一摊,“走人,另找去处。”
说完情况,两人都有些颓丧,背靠着墙,无语对望。
半晌后,虞连翘说:“要不,我们把店接下来?”
“怎么接?”蔡圆圆振奋起来,两眼放光地等着她继续。
虞连翘一字一顿地说:“问他们,这店要多少钱,我们把它盘下来。”
“行啊!”蔡圆圆扑过来,抱住她,不到一秒又放开,愁眉苦脸地望着她,“可是我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你知道的,我月月光,本来这么点钱,就攒不住的。我又不能问我爸妈要,他们正给我哥买房结婚呢,已经紧得够呛了。”
虞连翘咬咬唇说:“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蔡圆圆将信将疑地看着她,“真的?你有办法?你有什么办法?”
“我有就是了,你别管。”虞连翘拿定了主意,便取了纸笔趴在柜台上,一样样地列出需要办的事和可能的开支。写一条和蔡圆圆商量一条,两颗头凑在一起,虽然八字还没一撇,兴致却已高昂极了。
初初筹算完,虞连翘拍拍桌面,“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和陈卉熟,先去探探口风。我等你回话,弄清她什么意思,我们就好正式跟他们谈了。”
“好嘞,小富婆,你等我电话。”蔡圆圆领了命,欣然离去。
次日从陈卉那里返回的消息有两条,一条好一条坏。好的是她愿意转让;坏的是,她报的数字比虞连翘她们预想的高了不少。高出的部分包括剩余大半年的房租,店内的全部装潢,尤其是那些价格不菲的实木书架,还有全部图书存货。虞连翘在纸上写写划划,她存折里的全部款项加起来离陈卉的报价还差了四万多。
王辰曾给过她二十万没错,不管她愿不愿意接受,那钱仍是留在了她手里。虞连翘一点都不想动用它,如果不是她妈妈打来电话。
白娟问青磐街老房子的那笔钱能不能汇给她让她周转一下。老房子的钱虞连翘拿到的只有少少一点,大部分都被她姑姑要走了,这是她不能和她妈妈说的。家里关系本来就紧张,再为挣这一点家产纠葛起来,无疑是雪上加霜。
她妈妈的声音听来异常焦急,应该是真的遇到了什么事,不然也不会问她要钱。虞连翘想了想,便去银行提了老房子剩下那点钱,再从王辰那钱里添出一些,凑了十万汇了过去。
剩下的她全存了定期,她不认为自己会有用得着它的时候。
但这样的时候却到了,她确确实实需要,而且需要的还远多于她有的。
找工作处处不顺,如果能把这爿店接手下来,她就有一份自己的小小产业,再也不用求人看人脸色,多好。可问题是,这四万多的空缺,她要怎样才能补上?
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