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宿命,在绝对的决心和意志面前,也是可以改变的。
——李晓旭凰英中学边上的一个小餐馆内,一张长桌子上坐着六个人,分别是李晓旭、陈军、高鹏和陈辉、张超、李锐。
在那个张超和李锐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小巷子里,李晓旭知道了张超转变的原因,有一个优秀学生转变成为一个学生混混的原因。
张超初中是在他们那个镇子里上的,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1999年他和他们学校的一名女同学一起考入了凰英中学,而且一同被分在了重点班280班。同样是出身农村,同样的成绩优异,同样的人生地不熟,很自然的,两个人便经常在一起,只是由于张超性格比较内向,一直都没有像那个叫刘英的女孩表达,所以关系还差那么一点没有确定,但是两人却是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学习,甚至两人已经决定要一起考入北京的大学,规划了他们的未来。
然而,年轻人确实是世界上最容易转变的生物了,尤其是在巨大的欲望面前。进入高一下半学期,相貌清秀的刘英自然引来了追逐者。280班的班长张泽涛,父母都是市政府的公务人员,都是科级干部,而他本人学习成绩也是非常的优秀,加上他俊朗的外表,很自然的会吸引女生的芳心。当他向刘英发起攻势的时候,刘英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动摇了。
从农村来到城市里读书的许多孩子都是即自卑也自傲的,不可否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这是他们的骄傲;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巨大落差,在物质生活方面他们又是极其自卑的。张超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他也是即自卑又自傲的。
当刘英动摇的时候,张超虽然痛苦无比但他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刘英可以留在他的身边。可惜,所谓的承诺,在巨大的欲望面前从来都是不堪一击的;所谓的海誓山盟,在一定的欲望面前都会轰然倒塌。刘英即挡不住张泽涛的糖衣炮弹,也挡不了他的甜言蜜语,很快,二人便花前月下,形影不离了,只留下张超一个人的形单影只,孤苦伶仃,以及每晚在被窝里的默默流泪。
李晓旭在受到打击之后,选择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大更强,可是张超不是李晓旭,他选择了自暴自弃。这或许是他的悲哀,是许多遇到挫折以后便自暴自弃者的悲哀,但张超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李晓旭。
自暴自弃的结果便是在张超的周围聚集了一些同样的没有目标的人,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在学校,如果你好好学习,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师,餐厅和宿舍,那么你的花销并不多;可是如果你选择堕落,而且是在学校里堕落,那花销自然就上去了。喝酒、吸烟、上网……很多很多,张超没有那么多的钱,所以只能由堕落向学生混混滑去,他小时候练过武,自然成了老大。
在蒋飞找胡帅帮忙后,胡帅便找上了张超。张超本来是从不以大欺小的,但他又想,自己不接这事,别人就会接过来,那么惹了蒋飞的那几个人便要倒霉了,所以他便答应了胡帅,想着是骂几句那几个“雏子”,让他们认个错就行了,所以他只叫上了李锐这个和他关系最铁的哥们,可是万万没想到,他眼中的那几个“雏子”竟然是李晓旭几个人。不然的话,他一下子拉上十几个人,李晓旭他们几个今天就要倒霉了。
于是,便有了在小巷子里发生的一切。
听了张超的事情以后,李晓旭他们几个便把张超和李锐扶到学校医务室包扎了一下,至于那个刚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胡帅同学,他们六个人一致选择了遗忘。
现在六个人便坐在了这家小餐馆里。
“来,先干一杯,张超说的好啊,不打不相识,来,干。”李晓旭举起杯子对着众人道。
“呵呵”,众人笑着说了声“干”,张超和李锐还颇不好意思。
连续几杯啤酒下肚,众人的话便多了起来。
“旭哥,你以前练过啊,下手那么狠啊!”在酒桌上的人们总是很快就熟悉了的,张超看着李晓旭道,同时对李晓旭的称呼也成了“旭哥”。强者为尊,千古至理
“呵呵,旭哥没练过,但下手之狠,却是绝对没话说的,攻其不备可是旭哥的拿手好戏哈。”陈军笑嘻嘻的结果张超的话茬。
“对对对,我刚才还真以为是认错人了啊,旭哥刚才动手前的表情,真的是太“纯”了啊!”李锐酒量小,只几杯便有些晕了,这时也开始说起来。
“哈哈…哈哈”,几个人一起大笑了起来,有对李晓旭的笑,更多的是兄弟之间的笑。
“阿超,你知道黎明前的黑暗嘛?”李晓旭看着张超微笑的说着,既然张超称呼他超哥,那他便接受了。
“黎明前的黑暗?”张超心里默念了一下,摇头看向李晓旭。
“你便是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李晓旭看着张超,然后缓缓的说道,“人的一生,谁能不遇到挫折,楚霸王有乌江自刎,汉高祖有兵败白登,魏武帝扬鞭南下却被火烧赤壁,唐太宗一世英雄最后还被自己的儿子带了绿帽,你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旭哥,我…我就天生这命吧”,张超看着李晓旭,心里面一阵难过,接着便是翻江倒海。
“命,什么是命呢?我从来不相信命运,命运就是自暴自弃嘛,如果命运告诉我们我们这一生都要忍受别人的欺辱的话,那就让命运见鬼去吧,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毛主席说“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地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那么,我们又怎么不可以斗一斗这所谓的宿命呢?”
李晓旭的这些话是对在座的每一个人说的,但惟有张超的感触最深,这对他是一种转变。
即便是宿命,在绝对的决心和意志面前,也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