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_蔷薇的蔷,蔷薇的薇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章(1 / 2)

“你不用上班?”我问。

“明天是周末。”

哦,在我的生物钟里,从来没有周末这个概念。

我们提前五分钟赶到,会场门前的广场上已经挤了一广场排队的人,保安正维持秩序。

我和赵海阳都傻了。

“我从来没参加过招聘会。”他说:“没想到会是这阵仗。”

我为什么要来上海?哦对,一个古人教给我说:“大隐隐于市。”

等到了开场时间,保安居然宣布人太多,要分批次放人进场。我进到会场里面,已经是一个半小时以后的事儿了。

你见过黄金周假期的旅游点吗?我曾经在电视里看过报道,一点点大的地方密密匝匝站满了人,在风景点照一张照片,能有十几个陌生人在取景框里同时陪你茄子。现在这里就是这样。

那些有着金子招牌的招聘单位前面排队排的人都挤不过去。我有点绝望的想,这个都会里为什么集中了这么多人才。亏我当初差点想低调点做张大专文凭算了,要真是那样,现在简直不要混了。

我专找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摊位去排队,就这样,仍遇到客气的拒绝。招聘官带着职业的微笑对我说:“对不起,我们的简历已经收满了。”可是我转头还没走两步,她已经接下别人的简历。

我在一个摊位旁边,有点羡慕的看着前面一个穿整齐职业套裙的女孩微笑着用英语和招聘官交谈。以前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也曾经在省里拿过奖的,不提当年勇啦。

招聘官问我:“你觉得你适合我们这个职位吗?”

我不知道,我茫然。我做的来吗,以为靠着假的文凭和简历就真的拥有能力了吗?我可以依仗的是什么,难道是在老北市卖笑的资历?我真的以为我可以混迹在办公室的格子间里,假装过去一切都没有发生吗?我真的以为只要端端正正批好职业套装的皮,就不会露出一丝痕迹和马脚吗?

一瞬间灰心丧气,我怎么会想要来上海。当初像阿龙说的那样,到一个小镇当杂货店的老板娘,那才是我这样的人该做的。

我好像又看见薇薇安抱着胳膊站在我面前,带点自嘲的冷笑说:“那样的日子,我们要肯过的话早就过上了。”

是,那样的日子我们不肯要,这样的日子我们要不起。

都市米贵,居大不易。

我从招聘摊位前灰溜溜的走开,赵海阳走上来,冲我鼓励的微笑:“刚才你表现的还不错,下次注意点,别在招聘官问你问题时走神就好了。”

这样还叫表现的不错?我望着他,终于想明白了:“这是你的治疗风格吗?一切以鼓励为主?”

19

19、十九。。。

赵海阳在厨房里问我:“小蔷,今晚想吃什么?”

我站在门口问:“有什么选择?”

他打开橱柜门看看:“经典的红烧牛肉,传统的白家肥肠,家常的雪菜肉丝,韩风的辣白菜。”

我说:“我现在不赚钱,不用给我肉吃,对付吃点辣白菜就算了。”

“就那个最贵大小姐。”他说着从橱柜里拿下几包辣白菜方便面。

吃饭时他没问我找工作的进展,只是东拉西扯的闲聊几句,末了把碗一推,用黄世仁的口气说:“刷锅洗碗去。”

“是少爷。”我笑嘻嘻的端了碗去厨房,他又不好意思,跟过来陪我聊天。

我问:“你家缺不缺保姆?”

他笑:“不用着急,现在的就业形势就是这样。你慢慢找,最后总有一个职位等着你的。而且,”他顿了顿说:“就算没有,我家总是缺保姆的。”

靠,他说的很感人,可我总不能离开一个男人身边,又去靠另一个男人生活。

我开始觉得来上海是个错误,虽然赵海阳人很好,可是如果他不在上海就更加好。

在这个城市好像没有我生存的空间。

当然,如果我不假装自己是白领,我知道上海也有靠原始本钱谋生的地方,只不过竞争一定比在老北市激烈。——我在想什么?

这个世界一定还有另外一种活法,虽然我不熟悉。

便利店的收银员总不至于挑剔我的专业吧,但,当然,也许他们要工作经验。

我灰心丧气的去检查那个专为找工作申请的邮箱,打开来看,十几封信,都是无孔不入的垃圾邮件。

过了七八天,只接到一个面试通知,赵海阳看看地址,说:“可真够远的。“

说着画张线路图给我,详细标注,在楼下地铁站坐几号线,在哪一站下车,坐哪一路公车到哪一站,再转哪一路公车,“然后就到那一带了,至于详细地址,”他说:“你到了那儿再具体问人吧,那地方实在太偏僻了。”

我疑惑:“这样走法,该不会已经走到苏州了吧?”

赵海阳笑起来:“你倒想,苏州发展的才好呢。这倒像我北京的哥们儿的一个笑话,有一天给他我电话,说终于买了房,哪儿哪儿都挺好,就是手机不小心会收到通县信号。”

我终于找到那家公司的时候,叹一口气,想起赵海阳的通县笑话。好笑吗?一点也不,叫他也花两个半小时转三趟交通工具试试。

公司租人家住宅楼一楼的一套三房,当然了,是我自己心虚不敢向大公司发简历,专找这种小公司下手。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士面试我,她让我称呼她陈经理,上上下下打量我一遍,先说:“我们这个工作很辛苦的。”

我叹气,姐姐,何以见得我就没吃过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