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成就了,肯定也不会吝啬提携一两名族人。估计,面相忠厚,内心狡诈的族长,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从他的角度说,一人出息,比不上全族的蒸蒸日上。
三胞胎穿着一色的骑马装,可爱不凡。
小正太,小萝莉掩饰腹黑的肚瓤,用甜的发腻的嗓音,迷倒了一漂大老爷们儿,更是坚定了族长的意思,这种人才不提早笼络进季氏,简直没天理啊。
三岁定终身,绝对不错。
季恬故作无奈地说道:“族长,各位叔伯,遇到这种好事,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可是你们也知道我家的情况,三孩子不是同一个姓,总不能上一个,不上一个吧?祸起萧墙的例子不少啊。我是宁可全不上,也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心生埋怨,起内讧,希望各位能理解。”
“哈哈,丫头,你就别班门弄斧了,族长早有打算了。”季革命一语道破孙女的心思。
“是啊,来之前,也是考虑道这茬。所以,大家商量了个对策,破例将你这个女娃记入族谱。这样,你生的孩子,也就顺理成章地记在你的支下,为季家子孙。”
“那怎么好意思呢,大增他们长大后,一定不会忘记族长和族人的恩德的。”
族长心生满意,跟聪明人讲话就是不费力气,打破常规施恩,不就为了对方的一句承诺嘛。
季恬也不小气,每人两条好烟,两瓶好酒,来者有份,让这些族人更加满意,果然是个会来事的。
“莎翁说,三年可以造就一个富翁,但三代造就不了一个贵族,如今我总算是心有体会了。”
“恬恬,让大增他们,把握好机缘。季氏再落魄,古籍善本还是有不少保留下来的,记入族谱,代表他们有资格,能随时翻阅这批机缘,这就是最大的一笔财富啊。”
“我懂,恐怕最高兴的,要数小增了,这孩子是一门心思钻进书眼了。”
“读,只要有本事读,砸锅卖铁也得供。实在不行,我这把老骨头,还能顶上几天,发挥点余热。”季革命一锤定音道。
“太爷。”小增听后,特乖巧地依偎到季革命的怀里。
“好孩子,以后季家就靠你们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明白吗?”将他们三双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是几年来,季革命对他们说过的唯一重话和叮嘱。
作者有话要说:文文本来应该三十万字的时候完结。
但是忘了根编编说,给我排榜了,只好硬着头皮,狗尾续貂。
这下,将会在大年三十或者初一完结。
、第99章
农历十月初八,是季恬和孩子们一生中的大日子;无他;今儿啊;正是记入族谱的日子。
为了彰显看重,族长特意吩咐各支族人赶来观礼。
这一天;流落分散在全国的族人;没事的基本全回来了。
有的,甚至提前几天,回来帮着修缮祠堂;打打下手。
说实话;现代人;也许生活压力大;自顾不暇,有几个还在乎家谱的呢?
但是,对季家村姓季的来说,这可是大日子。
回来的各支族人,有一大半是为了季恬而来,都想看看救全世界人民于水火之中,受到极大关注的大夫,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
村民一直和季恬住一个地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让他们也感觉与有荣焉,面上有光。
季氏经过世代繁衍,根深地茂,如今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团聚一堂,乌泱乌泱一直排出祠堂外面老远,还真显示出了大家族的威风。
本来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季恬,感觉到气氛的肃穆,连忙叮嘱三胞胎站好。
唱礼人年轻时也是一位受过追捧的熟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鲜少出山了,真靠这份收入,全家人指不定早饿死了。
一个市区,屈指数数,都找不到一两家仍然祭祖的家族。
想当年,他也风光过,如今到了耄耋之年,反而越发怀念竞争学徒的时光,这种经历,人生也许仅仅一次了。
他将这次唱礼当做人生辉煌的句号,有始有终。为了好好划完这最后一笔,临出门前,还出门喝了几口参酒,以补足几个小时的精力不济。
“肃静,全体肃立,主祭人就位。”唱礼人苍老浑厚的声音响起。
季恬此时已经收起了功利、得失心,沉浸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肃穆的气氛中,内心涌起了深深的感动和浓厚的归属感。
看其它族人好像也有这种感觉,这时的她,才算体会到了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的真正含义。
主祭人就是族长,好似一夜间年轻了十几岁的他,容光焕发,迈着坚定从容的步伐,泪水充盈着眼眶,站在指定位置。
“上香烛,鸣炮。”
“跪,一叩首。”随着唱礼人的声音,族长的头颅重重地磕在蒲团上。
“再叩首,三叩首。”
“献红帛、献茗、献爵、献果品、献谱样,俯伏,终叩首。”
一丝不苟的完成各项仪式后,在唱礼人的“读告祖文”的引导下,开始念读祖文:“公元二零一十三年十一月一十日(癸巳年十月初八),主祭人季端正以香茗酒礼,果品楮财,不腆之仪,告于季氏历代昭穆神主位前。。。
。。。承先祖之教诲,我后人无论富贵贫贱,聚集散居,都不忘我族先祖英灵。续修家谱、核定字派,收族睦亲,论辈分,序长幼,建墓碑,承一脉之亲情,合族和睦相亲有条不紊,足可告慰先灵安息於九泉。
读毕。”
“记族谱人上前。”
提醒的就是季恬,她垂着头,领着三胞胎,在众人的注视下,稳步前行。
这让不少族人暗自点头,不谈她的贡献,就冲这份沉稳、大家风范,这次的兴师动众就没白费。
“第十九代子孙季兴国之长女季恬,因突出贡献,被破例入谱,赐‘一’子辈。”
族长恭敬地捧出一本线装本,发黄的书页,虫咬的封面,无一不证明,它就是季氏几十代人辛辛苦苦守护保存的族谱。
他手执毛笔,慎重地翻到季兴国那一支,在下面添上季恬的名字,季一恬。
也就是说,自此以后,季恬的真正名字其实是季一恬。
顺理成章地,三胞胎的名字,就顺势地记在季恬的名下。
尘埃落定,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了。
今天恐怕是季氏破例最多的一天,首先将一个女娃记入族谱,其次是外姓人的加入,让不少族人蠢蠢欲动,想想什么办法,也能将自家孩子记录在册。
“族人上香。”唱礼人见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