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_青囊尸衣之天门鬼谷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章(2 / 2)

寒生伸手去摘,手指刚一挨上,〃啪〃的一声响,龙虾一摆,果实炸开,种子飞入小溪之中。

〃金龙子!〃寒生脱口而出,这是《青囊经》上提到过的一种药材。

〃好眼力!〃有人喝彩道。

刘今墨大惊,以他的功力,方圆十余丈内有人不会察觉不到的,急忙朝话音传来的方向望去,那里是一株大杜仲树,树杈上骑着一个白发老太太。

寒生见那白发老太太身材矮小,满脸都是皱纹,白发在头上挽了个髻,黑色土布衣衫,身后背一小药篓,里面已经装了些杜仲树皮,原来是一位采药的老婆婆。

〃小伙子,既认得金龙子,可知其药性么?〃老婆婆骑在树杈上问道,满嘴的本地口音。

寒生说道:〃金龙子味甘、酸、苦、辛、咸五味俱全,甘缓、酸收、苦坚、辛散、咸下软坚。〃

老婆婆愣了一下,满脸欢喜地说道:〃哦,原来是位小郎中啊。可知道我采的是什么药?药性怎样?〃

寒生心想这杜仲不过是家常中草药而已,父亲讲过的,于是微微一笑道:〃阿婆采的乃是杜仲,以皮入药,味甘微辛,性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又名〃思仙〃和〃石思仙〃。〃

老婆婆哈哈一笑,纵身跃下,无声无息,飘然落在寒生的面前。

刘今墨心下暗自吃惊,这老太太的轻功身法竟和自己的极其相似,看她那凌空一落的姿势,像极了自己的师傅癞头和尚梅一影。

〃小郎中,怎么称呼啊?〃老婆婆说道,面目慈祥,使人凭空生出亲切感来。

〃我叫寒生,来自江西婺源。〃寒生恭恭敬敬地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金龙子这一味药的。〃老婆婆接着问道。

寒生决不会讲出《青囊经》来的,于是说道:〃朱家世代杏林。〃

〃哦,祖传下来的。嗯,金龙子只生于武陵源天门山,中原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因此,所有的医书中也都没有记载过,世上的郎中都不晓得这是一种奇特的草药,本地人只知道其名为〃龙虾花〃。〃老婆婆的眼睛盯着寒生说道。

寒生一想果然是这样,自己除了在《青囊经》上看到过外,并没有听说过金龙子,父亲也从来未曾提到过,看来老婆婆对自己起了疑心。

〃听我父亲说起过,但从来未曾见过。〃寒生一口咬定。

老婆婆微微一笑,说道:〃我家离这儿不远,请你二位前去坐坐,喝口茶,好么?〃说着,她的眼睛瞟了刘今墨怀中的沈才华一眼。

沈才华舔了舔嘴唇。

寒生点点头,说道:〃那就打扰了。〃

寒生和刘今墨跟在了老婆婆的后面,沿着小溪边的林中小道一直向深处走去。

地势越行越高,约摸一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山冈上。向下望去,群山笼罩在一片云海之中,不远处有一座小吊脚楼,四周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有数只高山凤蝶在篱笆上飞舞着,随风而来的是一丝酒香,淡而醇香。

〃好酒。〃刘今墨禁不住赞叹道。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吊脚楼上传来吟诗声,其音古朴苍凉。

bsp;第55节:品酒(1)

第九十八章品酒

刘今墨自幼与师父癞头僧在雁荡山中的山洞中生活十余年,那梅一影是当年清宫大内第一高手,因是阉人,所以只对武学和美酒感兴趣,皇宫内所珍藏和天下各地进贡的美酒都品尝了个够,因此对酒文化极有心得。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喝着山下沽来的水酒,他总是先发一顿牢骚,然后一面喝着一面给刘今墨讲评天下的美酒,以及古往今来名人骚客饮酒赋诗的典故。

十余年下来,刘今墨不仅学了一身上乘的武功,而且还对天下的美酒和名人的酒诗逸事等了如指掌。自从跟随了首长之子进京后,遍尝了各省的美酒,对照师父当年的饮酒心得,自己又有了一番感悟。

所以,刚才风中送来的一丝酒香,他一闻便已知这是地道的陈年老湘潭,所以不经意间竟脱口而出。

〃既道好酒,可知何酒?不知何酒,何道好酒?〃吊脚楼上那古朴苍凉的声音又起。

刘今墨微微一笑,朗声道:〃松醪能醉客,慎勿老湘潭。〃

〃咦〃,楼上之人诧异地叫了声,随即又道:〃既知地名,可知酒名?〃

刘今墨道:〃唐杜甫诗曰: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高人到了,老夫赶紧迎接贵客。〃吊脚楼上〃咚咚咚〃地赤脚跑下一个满面红光的矮胖老头。

老头看不出年龄究竟有多少,一头乌黑的长发,面上布满了褶子。

胖老头一把拽住刘今墨,嘴里叫道:〃我说嘛,此酒唐代就已经有了,老太婆还不相信呢。咦,怎么还有一个小孩子,他也会饮酒么?〃

刘今墨笑着说道:〃才华刚刚满月。〃

〃快快随我上楼,看看你究竟能识得多少酒?他是谁?〃老头一指寒生道。

旁边的老婆婆说话了:〃他是个小郎中,见识可是非同一般呢,竟然识得金龙子。〃

〃哦,那可不一般啊。〃胖老头仔细打量着寒生道。

〃好啦,你们去谈酒,我们来谈药,互不干扰。〃老婆婆拉着寒生上楼,胖老头拽着刘今墨跟在了身后。

吊脚楼上几乎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面是酒柜,一面是药柜,每面各自放着一张床和一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