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五十三年建成,随葬珍奇宝物无数,以致达到了“比葬,陵中不复容物”的密实程度。周围还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阳信公主、公孙弘、上官桀墓等陪葬墓。
这就是汉武帝的陵墓――茂陵!
它不知为多少后来人惦记。时下,就有一个少年就非常惦记它,痴迷于它。
他是何人,我们来看看吧:
姓名:吴光
性别:男
年龄:13岁
简历: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就读于某大学;某年某月,因骚扰本班多名女同学,屡教不改,勒令回家。
……
小光何以骚扰女同学?又何以如此迷恋茂陵?
小光三岁时,其父亲便开始了对他的教育。早上学习其父自主开设的课程,下午学习常规教材,夜学国学,诸如《四书五经》什么的,后来听说连《资治通鉴》都上了。其中详情不得而知。
经过若干年魔鬼般的训练和学习后,八岁时,小光取得的成绩已名扬天下,十三岁已是某知名大学的一名学生。
小光个子不高,长得白净乖巧,十三岁了还像个八九岁的孩子,故而,班上的女同学喜喜爱有加。他便借此方便,不断骚扰女同学,因此而被学校责令回家,让家长教育好后再送回学校。
小光为何要屡屡骚扰女同学,其实原因很简单:离开学校。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吗?
回到家后,其父依然严厉,希望他尽快改过自新回到学校。他向父亲提出每天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用来看电视和读书。其父答应了他,可他看的都是什么呢?爱情电视剧,还有口袋书。只看爱情电视那也就罢了,可口袋书却让其亲乍舌。
爱动武的父亲,这次对他倒颇为宽容,其窃想:怪不得他要摸女生的屁股!不过,什么都得有个提前量,泡妞之类的,也应该上了,也得开发开发,免得以后落得个花痴,一棵树上吊死。只要小光一朝挣得大名大利,人家只会说他风流,不会说他下流。
父亲虽然应了他看电视和读口袋书,可以他依然逃不脱大堆的课业和父亲的拳头、棍棒。
这家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是走吧!可那到哪里去呢?小光开始寻思起怎样离家和要去的地方来。
几天后,小光向其父提出:他要去古代。父愕,问:何故?小光答曰:学习。父欣然,问:如何去?小光拿着一本书曰:穿越时空。父思忖仍问:何故如此?小光答曰:凡胸怀天下者,无不学贯古今。然,知不如行。小光到古代去,习得本领再回来,何愁不揽这天下富贵美女于襟中?父肃然曰:孺子可教!小光即问:可否?父:可。
于是,小光就来到了原上,整日坐着,眺望茂陵。可谓:只为茂陵思,人比黄花瘦。
他想干什么?!盗墓?没那个胆。寻死?没这个念头。穿越?对了。只因他有了《阴地气脉之穿越宝典》,故依照《宝典》选了此地来等候。
一日复一日,他终于在原上等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按《宝典》选中此地的,老人的出现那是自然。他不会问知道老人来自哪里,姓氏名谁,这可是《宝典》明确了的:不能问。按《宝典》之说,这个飘逸神灵的老人一定会告诉他什么。果然如此,老人当即给他讲述了一个传说。
话说刘彻在建皇陵时,招东方朔看风水。东方朔得到刘彻的邀请函后,先是推辞一番,然后就欣然前往了。
第二天,东方朔就跑到咸阳原上去勘察,才发现长安附近的风水宝地并不仅在渭北。在哪里呢?他掐指算了好久,终于算出一个叫槐里的地方有宝气涌出。在一个清晨,他信步朝槐里走去,但见地上平旷,绵延不尽,南望秦岭,北依群山,气象开阔,气脉极佳。
回到宫中东方朔向刘彻报告了这一喜讯。
刘彻道:“槐里是我外祖母和母亲的故乡啊。”东方朔听后,即道:“此地气息所集,风水乃千百年来第一吉壤,而且又与渭北诸陵连成一体,则西、北龙脉相连。另外,此地‘土’大盛,您名字里的‘彻’中间有土,居于此,可居中以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