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后(上)_我们只是士兵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战后(上)(1 / 2)

次日,阿拉维开着车,分次搭载着护士和病人回西区医院。

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刚刚结束的战争的痕迹。一幢军方的大楼被多枚导弹拦腰击中,在一片焦黑中欲倒还立,一些重要的政府机构的楼房也都无一在战火中幸免,有的在遭到炮火摧毁后又惨遭劫匪洗掠,那里曾经的辉煌都被雨打风吹过,扭曲的钢筋和家具碎块散乱地堆着,仿佛仍在哀叹昔日风光不再的悲凉。

不过现在倒是没人会有心情为这些废墟叹息,现在平民只能关心水、电什么时候能恢复,邮政和电话什么时候恢复,治安什么时候能好起来,粮食什么时候可以领到,工作还会不会有……路上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阿拉维的车按指示停了下来,他可以看见维持交通秩序的美军士兵工作很认真。

几辆m113装甲车和“悍马”吉普车停在路边,每辆车上都有士兵用枪口对着不同的方向,为指挥交通的同伴当警卫。

他们手里有枪,虽然不能开罚单,但是没有任何地方的交警比他们的指挥更为有效,谁有那个胆量去惹他们啊?!

路边照例时常看到被铲刮或者被涂抹了的萨达姆画像,看到被炸毁了但还依然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的建筑废墟。原来满街都可见的伊拉克军警,现在都消失了。

阿拉维回到西区医院时,发现医院前的那些原来街垒的位置只剩下了巨大的弹坑和散落四周的沙袋,至于原先路上凌乱的美军车辆残骸早就被拖走了。西区医院的一楼可以看到被美军120毫米坦克炮轰出的几个大洞,墙上可以看见不少子弹的弹洞,临街的窗户基本都碎了,想来应该是在此爆发过激烈的战斗。

现在医院里只有几个年轻医生还上班,但是伤病员很多。由于政府的倒台,原来即使在战时还有人管理的医院,现在无人过问,没人发工资,安全又不能得到保证,很多医生都不再上班。阿拉维现在是医院里年资最高的外科医生了。

他查看了手术室,那里是一地狼藉,手术台边胡乱丢着带血的纱布,输液瓶的玻璃碎片,阿拉维先要清理手术室,恢复无菌制度,重新找回消毒设备。手术室里的无影灯没被破坏,不过就是没有电,阿拉维就只能和同事去市场买了。

他看了看医院里已经没什么可用的医疗物资了,只能想办法去买吧。钱现在他倒是不缺,父母离开时留了一些钱,少校给了他一些钱,美军奖励他,也给了他一些钱。

乱世么,在手头还是有钱好啊!

阿拉维开车去找了外科的两个年轻的同事回来,并且召集了一些愿意义务工作的年轻医护人员开始工作。

阿拉维和同事哈里夫开车去商业区买柴油发电机,有了电才能使用一些必须的医疗设备,比如用于消毒房间的紫外线灯,手术室做手术当然也需要电源照明。

哈里夫是个才从医学院毕业一年的年轻医生,一直跟着阿拉维这一组学习手术,做阿拉维的助手的。他一向很尊敬阿拉维,现在阿拉维需要他,哈里夫自然毫不犹豫地回来上班了。

阿拉维希望能买到两台中国制造的发电机,中国产品价廉物美,世界闻名,他自然是首选中国货的。商业区里很多商店没有开业,大概都怕被武装匪徒抢劫吧,他和哈里夫琢磨着干脆去旧货市场碰碰运气。

在旧货市场的外围,一些老人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小堆旧皮鞋、旧衣服、破台灯或者旧电工工具等“货物”。对于外国人来说这些东西是废品和垃圾,可是在这里全都有了可利用的商品价值。

在市场里找来找去,他们找到了一台旧的发电机,上面还有被刮过的字迹,依稀看得出标明是市政府财产。

看来这发电机原先是属于政府部门的,现在给人“拿来”卖了。

阿拉维不禁唏嘘不已,这是前政府的东西,连政府的物品都可以“拿来”卖了,哪里还会有前政府的尊严存在?这个社会还会有谁来管理?这么混乱,我们真需要一个政府管理啊!可我们的政府在哪里?只一个月的时间,这一切这么快就都已经成为历史了,就都可以被贩卖了,可这段历史真的能够被贩卖么?

他就问卖发电机的人:“这好像是政府的公物哦,也拿来卖啊?”

那人得意地说:“这有什么,反正政府已经垮台了,大家都拿,美国人又不管,不拿白不拿埃听说现在博物馆的东西都被抢出来卖了,首都巴格达的国家博物馆不是早被抢劫一空了么?娘的,那些文物更值钱!”他气愤地叹了口气,仿佛为自己没能去抢劫博物馆而沮丧不已。

阿拉维也知道国家博物馆被抢劫的事情了,他扭头对哈里夫说:“我们的历史,我们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精品就这么被抢劫了,被贩卖了。”

伊拉克所处的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最古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公元前五千年以来,众多民族和部落在此休养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成千上万的考古遗址。

曾经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带的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相继建立过城邦王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他们留下的众多文化遗址分布在伊拉克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在南部,苏美尔文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27个“世界第一”,如形成第一个农业村落,第一次发明船、车和文字等等。

还有世界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阿拉维想到这开创法制社会的《汉谟拉比法典》,自己曾经为之自豪的历史文化。可如今的伊拉克有法制社会么?有政府的管理么?

美国的飞机和坦克能够很快摧毁一个政权,但能很快重新建立一个新政权么?能摧毁一个民族已经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还有信仰么?

在阿拉维感慨不已的时候,卖发电机的人烦了,不耐烦地说道:“我说,你买不买啊,不买就拉倒。有什么好感慨的?人都要穷死、饿死了,还管什么文物,管什么历史文化?不买你就走开。”

“买,当然买。”阿拉维掏出钱包,那人眼尖,一眼就看见了阿拉维夹在里面的一部分美元,他死活坚持只要美元,说是怕伊拉克第纳尔贬值。

阿拉维摇了摇头,心想:“美元就美元了,那就用美国人的美元来购买这段历史吧。”也不去想这发电机的来路了,只要能用就行。

付了钱,哈里夫和卖发电机的人抬着去装车了。阿拉维自己在一条很窄的小街里走了一遍,两边挤满了配锁、修表的工作台,只留出很窄的通道供行人往来。工作台上,衣着破旧的人们在劳作着,头也不抬。街道两侧的民舍也都低矮破旧,地上坑坑洼洼,到处是积水和垃圾。

阿拉维就随意逛着,结果竟然在这里见到了西区医院的一个技术员,他告诉阿拉维说床边x线拍片机给他藏起来了,看看能不能换点钱。阿拉维一听,喜出望外,有了x线拍片机,对骨折情况的判定或者弹片位置的判定就有了辅助手段了。就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也有帮助啊,可以帮助了解肺部的感染情况。

他立刻拿了些钱给那个技术员,阿拉维和哈里夫开车带着技术员到了机器存放点,然后合力把床边x线拍片机和发电机运回了医院。

现在有了发电机,还需要买些汽油,就可以重新开始工作了。

由于战争中电力、炼油能力的破坏非常严重,加上对抗双方对输油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以富有石油著称的伊拉克竟闹起了严重的油荒。

现在纳西里耶市区各个加油站都是限量供应,加一次油经常要排几个小时的队。这样,油贩就应运而生,并且很快形成了黑市。如果问起汽油的价格,他们首先回答的大半是黑市的价格,因为所谓的平价油实际上是很难买到的。

在加油站,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队美国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哈里夫说,一般看到这么严密的保卫架势,就知道可能是一个加油站。美国的军车停在公路边上,本地人的汽车在一旁往来穿梭,各不相扰,看来人们已经“有些习惯”了这种占领下的街头一景。

阿拉维好不容易才买到了几桶汽油,还是从小贩那花高价买的,他可急着用汽油呢,不知道这些汽油能支撑多久,只能不停派人购买吧。

然后就是落实供应卡的事情了,伊拉克人依然把供应卡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一制度是1990年伊拉克遭受制裁后开始实行的,后来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换来的食品都是通过这一福利体系发放的,这一制度对于稳定伊拉克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美英联军占领伊拉克后,也不敢轻易改动这一制度。

忙里忙外地张罗好很多事情,医院总算可以初步正常运行了。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从海湾返航的“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发表讲话,称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以下是其讲话要点(摘自新华社报道)。

--“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战斗中,美国和我们的盟友取得了胜利。”

--“随着(萨达姆)塑像的倒塌,我们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我们还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我们正在给这个仍然危险的国家带去安定;我们正在追捕前政权的领导人;我们已开始搜查伊拉克的生化武器,并且已经知道了数百处需要仔细调查的可疑地点。”

--“这场战争是自2001年911以来的反恐战争的胜利。反对恐怖主义的努力还将继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