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童贯奇兵擒方腊_星君传奇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回 童贯奇兵擒方腊(2 / 2)

杜云歌苦笑道:“你先别这么激动,先去请示下你们那位道君皇帝。一下凭空消失十二万人马,这可是大事。”

白客新道:“杜兄所言甚是,今夜报知皇帝,明日集结人马即可。不过你可别忘了,休得透露我同杜兄之事。”

童贯满口答应道:“好好,定记住!”

杜云歌道:“我同白兄今夜想在你府上住下,如何?”

童贯搓手道:“二位大神别说一夜,便是百夜千夜又有何妨?”

现在的童贯,几乎把白客新和杜云歌视作自己的亲爹娘。

白客新同杜云歌相视而笑,童贯随后安排出两间上等房间与两位神将住下。

自家则连夜求见徽宗帝而去,正巧宋徽宗今夜也在观赏夜色。

这童贯便去求见,老实讲蔡京虽然死了。

但宋徽宗对于高俅和童贯那班臣子还是很喜欢的,毕竟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嘛。

宋徽宗于是接见了童贯,君臣二人相见。

童贯便好一顿胡吹,说自己学会了什么瞬移之术,可立即杀到清溪城下。

宋徽宗听童贯这番话,半信半疑。

这几日心中却正好因张叔夜迟迟未能突破乌龙岭,而心中烦闷。

正好令童贯一试,也算是呵护一下这位老臣子。

宋徽宗便开言道:“难得童爱卿一片忠心,朕就准予你带十二万精兵。就按你那所谓瞬移之术,以奇兵攻取清溪城!”

童贯心中大喜,便退下直寻自家几员心腹爱将而去。

随后召集了王禀,赵谭,毕胜,酆美其麾下四员上将,皆是武力高强之将。

而且这四将,都对童贯十分之忠心。

次日清晨,宣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童贯一身戎装,同王禀,赵谭,毕胜,酆美等众将点齐了十二万大军。

兵马整肃齐备,在校场摆成了一方阵。

宋徽宗与群臣立于点将台观看,等着看所谓瞬移的好戏。

白客新和杜云歌立于云端之上,口中默念咒语。

但见一道金光直打在大军头上,宋徽宗及群臣登时睁不开眼睛。

待那金光渐渐散去,却见童贯和诸将及那十二万大军已是无影无踪也。

宋徽宗咋舌道:“还是这童贯厉害!”

群臣在背后也是纷纷称奇,连贺太平和盖天锡两位雷部之人也是目瞪口呆。

却说这清溪城内南国皇宫之内,方腊正在愁眉不展。

昨夜,他将最后一支生力军马派往了乌龙岭。

方腊将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乌龙岭,此时的城内仅有一万余人马。

能用之臣也仅有皇侄方杰,丞相娄敏中,尚书王寅,步亲军都太尉杜微。

其余的都是碌碌之臣罢了,派不上作用。

坐在龙椅之上,方腊头上思绪纷乱,在想着自家如何到了这样一般地步。

究竟是哪里出了错,被这张叔夜一路挥军打到了乌龙岭下。

城池关卡及皇亲爱将,纷纷命丧沙场。

如今几乎是到了绝地,如果乌龙岭再失守。。。。。。

方腊强迫自己停止了思绪,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正在惆怅之时,忽听得城外喊杀声起。

方腊顿时大惊,忽见丞相娄敏中大步奔入皇殿之上。

娄敏中一顿狂喘,显然是过度奔跑所致。

方腊忙道:“丞相莫慌,到底怎么了?”

娄敏中喘足了气,方才道:“圣上,大事不妙了!不知哪里来的兵马,并非是张叔夜旗号乃是童贯字样。十余万人马如同从天而降一般,将我都城四面围如铁桶一般!”

方腊一听娄敏中此言,惊得几乎死去。

殿上群臣及奴仆,也都是惊得魂飞魄散。

娄敏中所言不差,正是童贯挥军进攻也。

待瞬移术后,童贯所率十二万大军便到了清溪城外一处密林。

诸兵将都是称奇,纷纷称童贯乃是天神一般。

童贯心中暗喜,先是自家朝天空拜了数拜。

此举,乃是遥空感谢白客新和杜云歌二将。

随后童贯便拔出佩剑,直指清溪城道:“三军兵将速速包围清溪城,进攻南贼!”

官军士气高涨,王禀,赵谭,毕胜,酆美各分人马。

每部三万,将清溪城团团包围。

待包围完毕,童贯便下令攻城。

再说回清溪城内,方腊的金銮殿上。

方腊已然镇定住了精神,狠狠道:“罢了罢了,终归是来了!”

随即起身脱去龙袍,教左右与之穿上战甲。

但见方腊将自家宝剑拔出,于殿上大喝道:“大丈夫立于世间,当笑对群敌。众位爱卿,且随朕杀敌也!”

方腊作为江南君主,还是有些胆识的。

遇此场面,还能作拼力一搏之架势。

殿上众人被方腊这番话暂时激励起来,纷纷随着方腊登城御敌。

童贯挥军倾力进攻,十二万雄师全力攻城。

清溪城乃是方腊所设都城,城防坚固十分之坚固。

方腊同方杰,娄敏中,王寅,杜微全力指挥兵将御敌守城。

虽然城内仅一万余人马,但也都是南国禁军精锐。

更兼城池牢固,方腊等指挥得当。

所以第一天进攻,童贯并没得到什么便宜。

但却也将清溪城围的铁桶一般,方腊所派往乌龙岭的讯兵没有一个透出。

这也使南军的士气愈发低落起来,但仍然坚持着。

接着,便是一连几天激烈交战。

一直到了腊月二十九日夜晚,官军终于撤下了。

南军方能有喘息之机,这几日南军的伤亡一天比一天惨重。

就算城防再坚固,人马再精锐。

却也难敌十二万大军,倾力几日连攻。

现在城内能战的南军,仅剩下三千余数。

丞相娄敏中,已中流箭而亡于城内安葬。

南军的将士仍然在坚持着,但众兵将也都深知。

明天,就是最后一战了。

这点大家谁心里都清楚,但却也都接受了。

这就是方腊之优势,起码内部还算团结。

现在的方腊倚在一处梁柱之上,表情悲楚。

心中又是思绪杂乱,却猛然将心一横自语道:“绝不可全数覆灭于此!”

说罢便往密殿而去,并且唤来了王寅和杜微。

二人却向方腊施礼,方腊忙起身阻住道:“事已危机,二卿不必多礼。”

王寅道:“圣上找我等欲有何事?”

方腊沉吟一阵,长叹道:“二位爱卿,你等需接朕最后一道旨意!”

王寅和杜微面面相觑,齐声道:“圣上,究竟是何事?”

方腊缓缓道:“王寅,杜微二位卿家听命,你二人趁今日夜色,乔装改扮。往城外而去寻吕师囊所部,辅佐其为主!”

二人听此纷纷大惊,正欲开言。

却被方腊拦住道:“二位爱卿,不必多言。事已至此,我等再无突围可能。对面官军要定了我方腊也,方杰是皇亲也是同理。但你二人却是未必。你等乔装出城去寻吕师囊,此人身为枢密甚有韬略。寡人又闻得其已于润州率部突围而走,未死于宋军之手。如此正好继我遗志也,领我江南余部继续抗宋。也算,继承我南国香火。你二人寻到他后,就带着我这封血书。待吕师囊看后,便知接下来如何行事了。”

这是方腊的遗命,是他最后的安排。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纸递与王寅和杜微。

那信纸上,果然还有滴滴血渍。

这是一封,真真正正是血书也。

王寅和杜微不接血书,只是猛叩头道:“圣上莫要如此,我等坚守城池,或还可有所为也!”

方腊猛然起身,厉声呵斥二人道:“你二臣连朕的命令都不听了吗?现这清溪城被围的水泄不通,如何还有所为?待到城池告破,我等便是全数告终也。你二人能若离开此处,便是留下火种。这火种,便是我南国日后死灰复燃的机遇也。现如若你二人不接此旨,朕便自尽于你二人面前!”

说罢拔出腰间宝剑,作自尽之态。

杜微上前拼死拦住,王寅夺下了剑抛在地上。

两人最终还是接受了方腊旨意,接了血书含泪惜别方腊。

改换了百姓服装,暗自出城而去。

王寅和杜微就这样执行着方腊之遗命,寻吕师囊而去。。。。。。

方腊则满眼泪花,却是欣然而笑。

最后之事,总算安排完毕了。

这也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安排,唯一能够延续南国的安排。

但愿吕师囊,能撑起江南之事业。

当然,这也只是美好的期望。

期望过后,就是方腊的谢幕之战了。。。。。。

次日清晨,方腊同方杰点齐城内余数人马。

方腊这便是打算,展开自己的谢幕之战。

方腊与众兵将道:“众位爱卿,寡人无能。至有今日之兵祸,连累大家也。但血性男儿立于世间,绝不可屈膝降敌,作懦弱之态。今日纵然便是一死,也要死的堂堂正正。给予城外宋军最后一击,教他们永远铭记我南国之名!诸君可愿随我方腊共赴死战?!”

这些禁军都是方腊的核心人马,对方腊一片死忠。

便异口同声回应道:“愿随圣上共赴死战也!”

方腊甚是感激,拔剑指天道:“出击!”

说罢,同方杰带起兵马杀向城外。

其间,方腊于马上问方杰道:“侄儿,你恨叔父吗?如若没有叔父,你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说不定,你会有更美好的生活。”

方腊这番话,很有深意。

王寅同杜微离城之事,今晨方腊才告知方杰。

方杰却是一笑而过,没有言语。

听了方腊这番话,方杰也只是道:“叔父说些什么,侄儿自随叔父起事。生死早已看淡,今日定随叔父与那城外童老狗拼个一死!”

说罢挥动方天画戟,纵马冲在了队伍的最前端。

方腊紧随方杰之后,朗声道:“好,拼他个一死!”

南军大开北门,一气杀将出来。

方腊的谢幕之战,由此开始!

此时在北门之外的乃是王禀所部,尚在集结准备攻城。

见方腊猛然杀出,王禀忙挥众军围杀上去。

南军人数虽仅三千余,却是士气高涨。

败局已定,反而视死如归。

一时间,王禀三万余人马竟拿不下来。

混战之中,方杰挥动方天画戟力战王禀。

王禀也拼出平生手段,死斗方杰。

听见北门喊杀之声,其余三门官军人马也赶来支援。

童贯在后指挥,将南军团团围住。

数千南军困在十余万大军核心,一阵剧斗虽杀伤官军无数。

自家却也伤损殆尽,方杰终被王禀一刀斩于马下。

方杰坠马在地,满口涌出鲜血。

目光却仍盯着方腊那边,直至气绝。

方腊此时身受数创,鲜血浸透了全身衣甲。

但这位南军首脑,却仍旧挥剑死战。

剑锋到处,官军纷纷被斩翻在地。

一剑一剑,包含着这些年江南的回忆。

创业时的酣畅豪迈,君臣间的并肩而战。

一幕幕,在方腊的脑海中尽数闪过。。。。。。。

待方腊身旁军卒尽数被杀绝之时,方腊自家也被众军随之团团围定。

这场谢幕之战,已经到了结局。

但见方腊仰天大笑道:“寡人去也!”

说罢,便欲挥剑自尽。

这是方腊,给自己设想的最好结局。

但是天意,却否定了方腊给自己所设定的这个结局。

方腊被一小卒,突袭般扑翻下马。

手中宝剑随即被夺去,被那小卒按住生擒。

众军随即一拥而上,将其按住捆绑了过来。

方腊一番挣扎,但终究是无力回天。

只得痛苦的低下了头,放弃了最后的抵抗。

如此,南国之主方腊就此受擒也。

宣和二年腊月三十日除夕之日,一代江南枭雄就此落幕。

童贯率十二万奇军,于清溪城外生擒江南贼首方腊!

由此,也在江南之地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

欢迎大家至本人个人贴吧(个人工作室),即为百度“星君传奇”吧!

参与《星君传奇》的剧情讨论,以及关注本人的最新动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