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那你考不考音乐学院?现在就缺会弹钢琴的!”
“不去!”依旧坚决!
“你这混小子!”李老爷子很是无奈!
――
回家虽然好,麻烦却不少。
首先是父母亲的工作部门那里出了问题了。两位都被所属的单位留编停职了,为什么?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先是有关部门找去谈了一次话,问了一些问题。而后单位也知道了这两位请假的原因是去了一个资本主义的香港,又被单位的上级领导先是找去好一顿的谈话,啊不,应该说是聊了下天。一下子,这两位在单位里面就成了新闻人物了。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的。这冷嘲热讽的自然少不了,还有些个眼红的,更不在话下。
单位领导一看,这样可不好。又找了两位谈了下话,说这样不利于单位内部的团结,也不利于单位的正常工作的进行什么的。就要这两位先不要上班了,但编制还留着,只是这工资先减半了。
韦多成和李天骄都傻了眼,没想成都开放了,这探了一回亲居然还探出祸来了。
这也不能怪这两位吃惊,虽然这改革开放了,但是大多数的人的思想却还没有解放。大多数人都还是以阶级观点看问题的,对于邓爷爷的改革开放,还没人说什么,但是对与之前提到的分田到户的时候,就有人说了句“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话来,很是直接的抵制了分田到户的政策。
在两位单位的很多人的眼中,香港就是资本主义。也就不能怪这两位的单位的人对这两位去了次香港,就把这两位当成了投奔资本主义了。何况这两位就是资本主义的后代啊!在看这两位回来的时候那衣服胡里花俏的,在众人眼中都是资本主义的糟粕啊!虽然有人一边说的时候还在吃着这两位从香港带过来的软糖,这可比商店里面的那些能砸人的糖好吃多了。嘿嘿!
而且,开放了,也有很多人出去探亲的,这一出去,就不回来了,或者回来就是要收拾东西准备出去的,这二位的行为也算是奇特的了,能不让单位里的人奇怪吗?像母亲李天骄的单位里就有一位,去了一次美国之后,就来了个电话,说不回来了,单位爱怎么算就怎么算吧!让单位里的人眼红不已,以前都说这资本主义怎么怎么的坏,但是这资本主义的东西还是好看,也好吃啊!
唉,都说这女孩的心思怪,这时候的这些人的心思也够奇怪的,不比那女孩子的差多少。
――
对此,李老爷子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就说了一句:相信组织吧。一切都会变好的!
众人皆服!想不服也没办法反驳啊!
都说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虽然不知道这去香港探亲算不算坏事,而从他家到学校算不算千里的距离,但事实就是,这事也传到学校了。
韦星华刚回到学校。就被教导主任叫了去,好好的上了一次政治课。
什么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啦。对于韦星华能不迷失在资本主义的物欲横流中,主任感到无比的欣慰。她也不想想,一个半大的孩子知道什么叫资本主义的物欲横流吗?好在是韦星华,别的孩子的话还真的不知道这位大妈级的教导主任说什么。
最后,教导主任在罗嗦了一个小时之后总结道:“韦星华同学。你能回来,很好,能认识到这社会主义就是比资本主义优越,这也很好。要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等着你们学好知识后,去解救他们啊!(这话怎么听着那么耳熟呢?韦星华郁闷道。)好了。回去吧!”
韦星华如蒙大赦!
――
刚回到教室。这讨论声又起了。
“韦星华,想不到你还回来啊!要是我的话,一去就不回来了。一同学说道。“我们隔壁的一家就是移民去了美国的,前些天看他们回来收拾东西的时候,那穿着打扮,都让人认不出来了。”这哥们看来是挺羡慕出国的。
“去,你以为谁都向你一样向往资本主义啊!咱星华和我一样可是无产阶级的好青年,是吧星华?”一同学帮韦星华辩解道。但这辩解怎么看都像是变相的往自己脸上贴金。
“得了吧,韦星华带回来的软糖你可没少吃,还好意思说你不喜欢资本主义呢?”头一位可反驳了。
“这吃糖跟喜欢资本主义是两回事,再说了,也没你那么露骨啊!”第二位仁兄被人接了短,涨红了脸辩解道。
“切,五十步笑百步!”
这当事人还没出声,这两位就先吵起来了。
年纪小就是好,在大人的眼中的一件很了不得的大事,在孩子们的眼中还不如一堆软糖来得实在,看这两位,吵着吵着就变成了刚才水吃得多的问题上了。
都说一杯浊酒泯恩仇。
到了这里就是相逢一笑,软糖一堆泯恩仇了。何况这两位连恩仇大豆算不上。
周边的几位在考试的时候没少得韦星华的好处,到这时候,那可是没话说的,都是帮着韦星华说话的――很是够兄弟姐妹。
――
“你还能回来,真好!”一个让韦星华魂牵梦绕的声音说道。
“嘿嘿!”韦大少爷的舌头又开始选择性的结巴了。“要不是有你在这,或许就真的不回来了。”当然这话只能是心里想的,说不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