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难得徜徉在酒吧里的萧正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来电显示的号码前是一连串的0,他还没见过这种号,是谁啊?莫非是国际长途?难道是小六?
提起小六,萧正峰就又气又乐。气的是,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文盲。有一次在办公室里接到他的越洋电话,那家伙说有急事,但磨蹭半天就是不说具体内容,最后气的萧正峰要挂电话。这时小六才问了一句:“我有个问题啊,你知道惊叹号怎么写吗?”
萧正峰以为自己没听懂,反问了一句:“你什么意思啊?”小六不好意思笑了起来:“我没啥意思,就是刚才写稿子,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但不知道惊叹号怎么写。所以打电话问问你。”
萧正峰破口大骂起来:“你有病啊?这是国际长途,你有钱烧的?别跟我这逗闷子了!”
小六也生气了:“靠,我不耻下问问你个问题,你还摆起了谱,不知道就说你不知道好了,牛什么啊你?”
萧正峰这才明白,这小六并不是拿他找乐,而是确实不知道惊叹号怎么写。无奈下,他只好耐心向小六解释:“如果再不知道的话,就用汉语拼音代替,别打国际长途了,多贵啊!”
“拼音?什么东西,我没学过啊!”小六理直气壮地说:“阿拉现在只会讲英文,阿拉学了一口地道的伦敦音,要不我用英语写稿子,你找人翻译吧,汉字阿拉已经不大会写了!”
萧正峰被气的鼻涕都流出来了:“小六啊,你去死吧,就是死了,也千万别说是我把你带到《队报》里的啊!”
电话接了起来,果然又是小六。萧正峰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大声呵斥起来:“小瘪三,什么事情啊,我这都深更半夜了,你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呵呵,都深更半夜了你那怎么还歌舞升平啊?我这边出大新闻了,你要不要知道?”听的出,小六心情不错。
萧正峰长出了一口气,仍旧半信半疑,他生怕这个目不识丁的家伙再向他这位大文豪问出什么低级弱智的问题:“哦,大新闻啊,说说看吧。”
“还是让老大亲自接受你的专访吧!”说话间,小六把电话转交了出去。显然,小六言语中的老大,不是别人,就是范去病。
范去病的语气中有一种掩饰不住的亢奋:“萧正峰啊,我胡汉三要杀回去了!”
“什么?杀回去?杀哪去?”闻听此言,萧正峰心肠顿时凉了一半。范去病要回国?他在英国混不下去了?如果这样,他的利用价值和新闻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队报》在小六身上的这笔投资也等于打了水漂。
在中国球迷眼里,能到欧洲踢球的球员都享有很高的注意力经济。即使他们只能坐冷板凳,一个赛季也上不了几次,但就是这样,他们的一举一动仍会有很多人关注。倘若偶尔出了彩,甚至蒙进去个进球,国内就会有商家找他们担任形象代言人,报纸发行量和网络点击率也会直线窜升。假使一旦回国,那种肥皂泡的效应就会烟消云散,他们的价值也就迅速泯然众人了。
“回东江啊!不过不是转会,就是租借回去打打短工,东江今年有德比大战,他们想让我回去给助助威,看着吧,东江今年有热闹看了,老子一回去,等于火上浇油,他们还不得炒翻天啊!”范去病的语气颇为得意,还有一丝幸灾乐祸的腔调。
萧正峰这才如释重负,短期回来不仅没啥影响,还会给《队报》带来不菲的效益。东江可是《队报》的战略要地,那些海派人物也很喜欢这份报纸的小资情调和八卦风格。如果在报纸上独家披露出“范去病要杀回马枪”的内幕新闻,《队报》的发行量还得打着滚的往上涨。
要是范去病真的转会回来,从此在东江落叶归根,那麻烦可就大了,如此一来,萧正峰把小六弄进来当记者就完全成了败笔,他也没办法向潘如君交代。
萧正峰问范去病:“你这么一弄,东江今年注定要成热点了,就像米兰城一样,一到德比日的时候,就会万人空巷,火药味十足!弄不好还得打群架,你回来去哪个队啊?”
范去病也不正面回答,反倒吊起了萧正峰的胃口:“去哪里?你觉得我该去哪里?”萧正峰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问吗?当然是申队了,根宝是你的恩师,这事情地球人都知道!”
“打死我也不要回申队的,烦死那个老头子了,都该回家抱孙子了还出来显摆。他脸皮也真够厚的,现在早都不时兴他那一套了,还赖着不走。当年谢天谢地谢人,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范去病喋喋不休,一口气发了一大堆牢骚。
这话又让萧正峰吃了一惊,以前,他多次在电视上看到范去病对根宝表达感激之情:“他就像我的父亲,无论在生活上事业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有朝一日我还能为他踢球为他比赛,我们不但是父子兵,还是黄金搭档。我们组合在一起,肯定在国内足坛是找不到对手的。我期待着这一天的重新到来。”
正疑惑间,范去病似乎猜透了萧正峰的心思:“你不要听我以前在电视上瞎掰,那都是做秀,不能当真的。这次根宝那边也找过我,但他们太小气,开的价钱还不到国际队给我的三分之一,老子年纪也不小了,还不趁机赶快捞一把,以后人老珠黄,江河日下了,谁还认老子是谁啊?”
萧正峰恍然大悟:“哦,这么回事啊,谢谢你啊,主动报料,我们这期的头版可有稿子了。”范去病连忙劝阻:“我把你当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先别写呢。这事得等我回东江正式和他们签字,才算板上订钉了!到时候你再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