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底的一个早晨……
“小炎,记得早点回来哦。”
“哦,知道啦~”
刚刚和我说话的那个家伙叫黎叔。
自从我们家出了那遭子事后(父母双亡),家里只要能沾得上边的亲戚朋友们都来了。不要误会,他们并不是来安慰或是来领养我的,而是“趁火打劫”来的。
凡是家里能拿的,能搬的东西,他们全都搬走了,然后留下一堆他们所谓的父母生前向他们借钱时写的借据。不过,这些堆起有我当时一人高的所谓的借据,我拿过来仔仔细细看过。虽然每一张的落款姓名都是出奇的一致,但是笔迹竟是出了奇的不一样,数了一下,一共136张,居然没有一张的落款笔迹是一样的。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
当时的我才1岁不到,他们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也以为那个时候的我应该什么也不知道,但问题是,当时他们的所做所为我都看在眼里,而且也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人贪婪的本性。
我没有怪他们什么,只是替他们感到可悲。
那天,所有人都在忙着“分赃”,除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黎叔,他在亲眼看着所谓的亲戚们把一副镶嵌在墙上的油画拆下来以后,毅然地抱起我离开了那个触景伤情的是非之地。
黎叔抱我走的时候,除了我,其他什么都没拿。
原先我以为,黎叔之所以不拿东西,那是因为不屑,他家里一定很有钱吧!?
黎叔带着我回到了他家以后我才发现,他的家简直就是个平民窟,二十多平米的小房间里,除了几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家具外,便什么也没有了,就连米缸也是空的。
那时我就在想,这家伙有够傻的,自己都养不活了还把我带回来干嘛。但事实是,我的确在黎叔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了……
之后,我明白了一件事,黎叔那时不屑的是,不想与这些人为伍。
就冲着这一点,我决定以后无论如何也要跟着黎叔,好好的报答他。
后来听黎叔说,那些人在把房子卖掉进行了最后一次瓜分后,终于作鸟兽散了。
我也为此而长出了一口气,这样一来,我们家便再也不欠你们任何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瓜葛……
※※※
我十八岁成年的时候,也就是前年。我已经能在外面赚点外快了,所以家里的经济也变得宽松了些。在黎叔领养我的这十七年来,一直都是靠着他做会计的那点微薄工资来维持我俩的生活,十七年了,与他一起进厂里工作的司机,现在都已坐上了部门经理的位置,而黎叔呢,却十年如一日一如继往地做着他的会计,不卑也不亢。十七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黎叔的工资涨了,那是跟着中国的经济水平涨的。可以说,黎叔为了我,吃不饱,穿不暖,苦苦挨了十七年。这是为了什么啊?
我曾以为,黎叔一定是父亲或者母亲特别亲的亲戚,亦或是特别要好的朋友。其实不然,在我的苦苦追问下,黎叔才告诉我实情。原来,黎叔和家里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他只不过是父亲生前的一位朋友,或者说,连朋友都不是。
因为,他和生父,一生才见过两次面……
第一次,父亲退伍回家那年恰逢家里发大水,浙江一带全给洪灾冲得面目全非,也是那一次,父亲把奄奄一息的黎叔从水里捞了上来。
第二次,是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农家出身的黎叔在遭遇洪灾后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已经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贺喜了。于是黎叔忍痛割爱地将家中那只很会生蛋的母鸡拿了过来。父亲知道后,连连指责黎叔拒收贺礼,却被黎叔一句报恩回绝,父亲知道对方一是报恩,二是自己今天大喜之日,这样拒收贺礼有点说不过去,犯难间,正好看到同窗好友王富贵,于是便有了主意。
这王富贵也算是精明之人,父亲在外当兵的这几年,王富贵已经白手起家做起了小老板,现在他拥有一个自己的水泥厂。于是乎,黎叔靠着父亲的门面自然而然地进了王老板的水泥厂做起了会计。
原先王富贵打算等我父亲升官发财了再把黎叔调到高一点的位置去,但后来家里出了事,王富贵便打消了这一念头,不过比起那些趁火打劫的,王富贵倒是要“好”的多了。
至少他没有落井下石,让黎叔下岗,亦或是他知道我被黎叔收养了?
我和黎叔现在住的那套房子,就是王富贵他们厂里给的。
※※※
黎叔自小便是孤儿,所以他能深切地体会到身为孤儿的痛苦和难处,他不希望让我走上同样的道路,于是拼命赚钱供我读书。只可惜我有些不太争气……
黎书已四十有多,却至今未取。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也不可能。
家里就这么点钱供俩人吃饭,供我读书,连我生场病都要跑去邻里借钱,哪还有多余的钱拿来结婚?
黎叔毕竟也是男人,你说人生在世就这么一辈子,不好好过下辈子还不准投到哪个胎,要是不能好好的体会一下做人的乐趣,那可真的是死不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