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炎秉性善良,此时对先前所做之事实敢愧疚,忙俯身向猿爷爷请罪。
猿爷爷原本也只是向李耳发发牢骚,却不料李耳几句肺腑之言将老猴儿身世道出,把舜炎这娃儿感动得涕泪全流。这会儿,猿爷爷哪还有半分怪罪之意,忙想上前扶他起来,无奈人猴两异,猿爷爷拽了几下衣角没能让舜炎起来,急得它瘙首弄瞻。
李耳见状,于是便来解围,道:“炎儿,你猿爷爷早就原谅你了,还不快谢谢你猿爷爷?”
舜炎起身,恭敬道:“谢猿爷爷。”
可是话才说完,舜炎突然咧嘴笑道:“不知猿爷爷刚才走的是何步法,我想尽办法都未能沾得到您的皮毛,小子虽有得罪之处,还望猿爷爷不吝赐教。”
舜炎明明已从李耳处得知“伏羲八卦步”真名,却假装不知,为的就是想要讨好猿爷爷,习得这奇妙身法。
但见猿爷爷心性玄幻,不加思考便也答应了下来。一下子跳到殿前,似模似样的学起人走路来,直把舜炎和老子逗得哈哈大笑。
于是,舜炎便又跟着猿爷爷学起了八卦步。
※※※
以地为首,先从西北位走向东南位,又从东南位走向东北位,再从东北位直插西南位,在西南位砰地拐向正东位,在东位又插向正西位,然后再回到原来的西北位。
舜炎跟着猿爷爷越走越快,不一会儿,他们行走时留下的残影便形成了一个古怪的图形,正是当年龙渊剑上伏羲氏所留的八卦演行图。
再过几日,舜炎便走得行云流水,熟练非常了。
让舜炎纳闷的是,这几日来,自己的乾坤诀忽然变得停滞不前了,似乎遇上了瓶颈。去找老子指点吧,他却仅仅只是微笑不语,半个字都不说,也不知道到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无奈,只好自己慢慢琢磨了。
…………
舜炎以一招“盘龙乾坤”席地而坐,气运丹田,此时的舜炎早已尽得乾坤诀前六式精髓。这招“盘龙乾坤”动时有如乾坤内一尾盘龙,气势浩大,静时却能屏心静气,调息养神。只见舜炎外神内敛,将意识逐渐放射到全身每个部位,体内的情况便一目了然了……
自从舜炎练就“盘龙乾坤”之后,便已经能够内视了。这段时间,他暗自关注自己体内的变化,直到前几天,自己练完乾坤诀的第六式后,便突然发现身体不再产生变化了……
此时,舜炎渐近丹田处,远远便看见那里一个白色的灵体。舜炎清楚的记得,自己的肉身刚刚被毁在通过阴间的隧道时,他曾看到过这个东西,当时,它还只有玻璃珠般大小,另外则是眉心处更大的那个球了。只是,这个小球却有点不大一样……
随着修炼的进展,舜炎发现,自己丹田处的小球在一天一天的扩大,可是,自己头上的那个,却还是一尘不变,一点扩大的迹象都没有。直到丹田处的白球长到了半个拳头那么大,也就是前几天走完乾坤诀的第六式之后,此时丹田处的球儿和额头上的,几乎不相上下了,似乎是额头上的球体在限制着一般,无论舜炎如何努力,却怎么也无法突破。
舜炎不知,此时居于眉心之处的灵球体便是那妖邪竞相取之的“灵魂禁锢”,灵魂禁锢的特性是,虽然它能够让本体在短时间内修炼突飞猛进,诸如舜炎前段时间,仅花一个月的功夫便将鬼谷子当年花了一年时间才钻研透的六式乾坤诀尽数参透。只是,等到了一定阶段时,这灵魂禁锢反而成为了阻碍物,比如说现在――灵魂禁锢限制了丹田真元的成长,更何况六六之数已至,乾坤诀每六式便是一个关口,舜炎短时间内要想再有所进,实在是难上加难。
舜炎努力了半天,也没能得出个所以然来,无奈,只好放弃。
于是,这样又过了数十日……
※※※
这日,舜炎又上来请求老子指点。
李耳听后,笑道:“坚则毁,锐则挫,常宽于物,可达至极,切不可急攻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已。”
舜炎想想,似乎也对,自己仅凭这乾坤六式和猿爷爷的伏羲八卦步当可独步武林,修炼之事又何必强求呢?于是,舜炎也便释然了。
于是,李耳又道:“炎儿,你身为第二代寻龙祖师,实已尽悉大地潜龙奥秘,只是尚未全数参透,大地万理,世上万物皆为潜龙所化,你,还有什么迷惑?”老子心知舜炎心事重重,于是借机点拨。
舜炎自知瞒不过师傅老子,于是便将心中所虑之事托出:“师傅曾说,那上清真人乃师傅所化,弟子有些不明。”
李耳一听,笑着站起身,但见李耳随手一抚衣袖,忽地化作一股白气,白气在殿内一转,分作红、黄、蓝三股落于殿中。舜炎再看之时,三气竟已化作三位老者,其中那蓝气化成的老者,赫然便是当日那上清真人是也,未等舜炎回过神来,三气又归而为一,聚成了一位白胡白须的老者,虚空盘坐,犹如神仙降临。
舜炎此时对老子这“一气化三清”之术佩服的五体投地,却见老子忽地又眉头一皱,似有心事。
※※※
“师傅为何皱眉?”
老子轻叹一声,道:“当初我本是闲来无聊,练此一气化三清来消愁解闷,不料初成之时险些伤了我那徒儿蓝丹的性命,后来,却又惹来个千年妖狐,把老子整得伤透了脑筋不说,还让我那所化三清着了魔道,竟自相遁去,幸亏我那鬼谷娃儿早已算到有此一事,及时赶到替我解了围,并将那千年九尾狐也收了去……”
舜炎闻言大惊:难不成,师傅口中所说的千年九尾狐,便是小玉不成?……
舜炎暗自偷笑,他可是见识过了小玉的媚术,只是没料到,凭借着师傅老子的名号居然也会招架不住小玉的魅惑,三清原来是着了魔道才离开的啊?
“当下,眼看三元劫数将来……”
“三元劫数?什么是三元劫数?”
李耳略一沉吟,道:“三元者,九宫之总数,分上三元,中三元,下三元。一万五千为一元,一元有五运,一运有六劫,即五百年一劫,一元合计之十劫,上、中、下三元合共二百七十劫,是为三元劫数。三元劫数历尽,亦即天地一轮回也。”
舜炎大骇:“莫非这‘三元’竟已包含天地轮回、古今世事?既然如此,现在的世界是上元中元还是下元?又该如何区分呢?”
李耳道:“三元开泰之时,乃天地始开之期,是为上三元之第一元。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沉定,日长夜短,人生毛角,寿延千百岁,不争不分,人物混噩,此乃‘太古之人事’也。上元之第二元,其时白道主事,正交卯时,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主静,天道运行,人身丈余,寿延千岁至百岁,营巢穴居,无衣无食,乃‘上古之人物’也。上元之第三元,此时赤道主事,这一万五千年内,气运萌动,不火上生,人身丈许,寿延六七百岁至三四百岁,乏母无父,物产始分,乃‘中古之人事’也。”
舜炎所处现代之社会,对远古之事也有考究,却无老子这般见识,刚刚老子所说之上一元,不就是太古时候的地球吗?上二元时,便是那以穴为居的上古时期,然则上三元,物产始分,分明便是那母氏族公社时期。
※※※
舜炎于是大为佩服,在领悟了上三元的人事后,又道:“那中三元呢?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