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_青春是只忧郁的风筝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1 / 1)

可是,一看到那个脾气暴躁但却毫无主见的母亲那副伤心可怜的样子,我的心就揪紧了,而先前在心底积攒的那一点怨气早已烟消云散。所以,我不管父亲是如何恼怒,为能拯救他,同时也为拯救这个家,我只好毫不示弱地同他据理力争(虽然明知自己的力量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以便彻底打消他出外去做生意的决心。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走上歧途,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贫穷的家庭一步步走向不可见底的深渊。这时,莲莲和珊珊也走过来一同劝他。

“爸,不是我说您,您那种旧脑筋真的要换一换了。”

“到屋里种田又不是坏事,至少比做生意要稳当得多。”

我们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再加上母亲的哭哭啼啼,父亲显然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他像一头年迈而受伤的狮子,忽然怒不可遏地一掌击向大门吼道:“都跟老子闭嘴!”

他这句话的潜台词显而易见,那就是——只有他才是这个家里当家作主的人,他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用不着任何人来提醒和约制他。我们顿时一怔,母亲的哭声也戛然止住了。过了半晌,母亲才有些木讷地像是说给我们听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算了,你们都不要劝他了,他根本就听不进去。随他,他要杀人放火都可以。反正屋里已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还怕么事?随他,我们将来顶多端着碗到外头讨米……”

“爸,你这次要是不听我们的出去了,以后最好不要回屋里来。”珊珊忽然又大着胆说了句。

“爸,我劝你最好还是不要出去了。就是要去,也得仔细地想一下——”我也忍不住再次插嘴。

“都不要说了!”母亲拦住道,“你们说多了,小心吃他的家伙。这个枯心野杂种,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沉默,还是沉默。

整间屋子里一下子变得寂然无声!

对于我们再三的劝告,不知父亲是否听进去了一些,反正他先前的兴奋劲全没了,抽烟、低头、沉思……半晌,他终于不耐烦地一挥手道:“好啦、好啦,我耳筒都被你们吵聋了。去他妈的鬼!老子从今往后都不再去做生意了,行吧?我的爷爷奶奶们,我不跟你们说了,削苹果吃喀的。”

说着,他就将八仙桌上的蜡烛拿到后面去了,堂屋里霎时被一片黑暗包围。“叮咚”、“呛啷”,厨房里马上有东西被翻动的响声传来,母亲和我们都一同跑了过去。父亲仍在继续寻他所要的东西,什么瓶子、罐子都被他弄得东倒西歪,有一只红塑料桶,被他提到烛光前仔细地瞧了瞧,结果仍是一无所获。于是,他将母亲平时切菜用的那块砧板反复地翻过来又翻过去。“咦——”他自言自语地道,“它又不会长脚,到哪里去了呢?”

母亲先前听说他要出门做生意,就憋了一肚子气,现在见他这副“抄家”的架似,更是火冒三丈。“你这个亡了命的东西,究竟要找么事?”她大声嚷道。

“找么事?”父亲抬头看了她一眼,“明知故问!我要削苹果,看你说我要找么事?”

母亲问道:“你是不是找菜刀?”

“少废话!你把它藏到哪里了?快拿出来。”见她没反应,他更深信不疑。“刀呢?”他紧盯着她问了句。

“刀刀刀!”她忽然跺着脚,咬紧牙关大骂道,“你要刀剁你的肉、剁你的心肝?!自己瞎个眼睛,还怪别人。你不晓得我上前去时,把刀放在堂屋里的大桌子上了?”

“你蹦么事蹦?就像虾子落到了锅里。晓得刀在哪里还不告诉别个。哼!”父亲说着急匆匆地又拿着蜡烛向堂屋走去,我们都跟在他后面。

刚到堂屋,一股大风猛地撞开了大门,母亲连忙抢着将门拴了道:“多半是珊珊回来时忘记了关门,她这个鬼野性最大。”

珊珊哼了一声:“什么事都赖我,我又不是该死些?”

“不要吵,”父亲一边削苹果,一边说,“快来,袋子里有苹果、有桔子,你们只管赶最好的拿。”

莲莲裹紧身子道:“风越起越大了,我发现天气好冷。”

“是的。”母亲喃喃地道,“别个都说今年是个倒春寒,弄不好马上就有雪下……”

“管它,有雪下还好玩些。”珊珊说着去拿了一个苹果给母亲,又从袋里摸出两个桔子。

“给个桔子我!”莲莲微笑着伸手向她要道。

“你想得美!”珊珊轻巧地闪开道,“袋里又不是没有,你自己不晓得拿?懒婆子!”

母亲喝道:“像哪讲话?她是你骂的?会死!”

我看着他们这种情形,觉得想笑又笑不出来,只是怔怔的,仿佛在看一部反映穷人的电影。父亲这时忽然奇怪地望着我道:“志云,拿东西吃呀?”

“我怕冷。”我打了一个冷战道,“我先睡去的。”

回到房里,拴上门,任凭满房的漆黑包围着我。我并没有立即入睡的欲望,只是和衣躺在床上,闭着眼,想让心绪宁静一些。想起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们的家境在村里还算是很不错的。可是,眼看一年年过去,为何好多人家都盖了楼房,而我们却仍挤在这个小瓦房里,每天你争我吵,日子越过越艰难呢?难道,父亲真的就没一点本事吗?不是的,其实他有很多手艺,例如:照相、做服装、修收录机和磨豆腐等。这些他都会,但他偏不爱干这几行。我时常想:要是父亲肯一心一意地用自己的手艺挣钱的话,我们决不至于弄到像现在这样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地步,说不定早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可是他有野心,一直热衷于做那种贩卖之类的大生意。早在十几年前,也就是七十年代末期,人民公社、合作社等等一切集体所有制都开始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责任到人、承包到户的私人承包制。经济改革的浪潮此时忽如一夜春风,吹遍了千家万户,国家提出了“搞活经济”,“对外开放”和“使少数人先富起来”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口号。此时,很多人开始如梦初醒般地去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甚至有人放弃了自己的老本行,做起一些投机倒把的生意买卖。父亲在那个时候,也被卷入这股洪流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