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王小生推开门窗,秋风吹过,带来丝丝寒意。伴着晚出的朝阳,人们穿上厚厚的毛衣踢腿弯腰开始锻炼,小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精神抖擞地踏上上学的路程,远处清洁工的扫帚声断断续续,正在美化着城市的容貌,街边的早点摊热气腾腾,不时传来各式叫卖声。人们一改夏日的懒散,呼吸着秋天早晨新鲜的空气,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太阳升高了,照亮了天空和大地,天又高又蓝,真是秋高气爽!远处红彤彤的枫树叶是那么充满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怪不得诗人会写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母亲推开门,看着穿着单薄睡衣的小生站在窗前,急忙道:“你这孩子,开窗户也不穿点衣服,万一着凉了怎么办!”
王小生回过头冲母亲笑了笑:“没事,妈,这天气挺好的。”
母亲哀叹一声,抚摸着王小生的寸发温柔的说:“儿子,你爸爸也是太在乎你的前途了,你别生气,应该理解你爸爸的苦衷才是。”
王小生笑了一下,抱紧母亲,俏皮道:“妈,我都快比你高了,已经不是孩子了,再说爸爸给我起的名字我也明白爸爸希望我专心读好书,长大出人头地,放心吧,妈妈,我不生气,我很理解爸爸。”
母亲看了看抱着自己儿子,安慰的笑了笑,:“你这孩子,呵呵,是啊,当时,你爸为了给你起个名字可是问你爷爷半天呢,结果你爷爷说就叫小生吧,你爸当时可高兴了,就这样啊,你的名字就出现在咱家户口本上了,呵呵。”
王小生有些失落:“可是,打我记事起,我就再也没见过爷爷了,我好想爷爷。”
母亲脸色顿时大变,见王小生并没有发觉,舒了口气说:“爷爷走了,你不是还有奶奶么?过几天,没事妈带你去看看你奶奶,好不好?”
王小生有些期盼,小的时候父母都很忙,所以王小生便由奶奶来带,奶奶从小对王小生都是很好,以前小生一犯错就往奶奶的怀里躲,奶奶一边训斥爸爸,小生一边在奶奶的怀里偷乐,他有时总想是不是当初笑话爸爸才让爸爸对自己这么严厉的。
现在有机会回奶奶家,王小生当然很高兴,便急忙问道:“妈,咱们什么时候去啊?我真的好想奶奶!”
母亲轻轻拍了拍小生的头:“这个周末就去好么?妈妈要上班的。”
王小生瞥了下嘴:“哼,这样啊···”
母亲见刚才嘴上说长大的儿子现在有些俏皮,笑了笑道:“好了好了,这几天都等不了啊,再说你爸爸还不一定同意呢。”
王小生一听母亲说起父亲,忙说道:“妈,爸爸他原谅我了么?”
母亲笑了笑说:“傻儿子,他不原谅你,还能原谅谁呢。”
王小生听后“嘿嘿”笑了几声。
···早餐时候,王小生的父亲告知了王小生一个消息,他会去给王小生走后门。
尽管父亲说的很平淡,但王小生知晓父亲一直以清正廉明为荣,这次为自己生平第一次去走后门,不亚于抽父亲一个耳光,王小生觉得自己空有力气却无处发作的感觉,决定要为父亲争口气!
···上重点中学的事情终于定了下来,但王小生仍旧不敢放开了去玩,他怕再次让父亲伤心。每天上2个小时的网,玩一玩反恐精英就知足了,实在闲的没事,就靠在沙发上优哉游哉的看着电视,多数时间都是在看着高中的课本。王小生心想:温故而知新嘛。
第二日就要去看奶奶了,王小生在家里实在坐不住了,便拨通了赵雨行的电话,询问一二。猛然闻听赵雨行不打算念书了,便约赵雨行在乌江见面。
乌江,仅仅是乌江市一条平凡的河流,她如慈母一般哺育着两岸的田地。它孕育着一棵棵、一株株茁壮的瓜果树,也孕育着王小生的一串串、一个个有趣的童年梦。
站在乌江边,王小生眼前浮现一幕幕那儿时的景象:和小伙伴们在河边削瓦片,欢快地呼唤着;一边游泳,一边在江边美美地咬着那烤熟肥大黄花鱼;在同伴的激励下,我曾鼓着勇气从结冰的河面上走过去……时间似流水,那时的一切,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了。
今日乌江,已非昔日乌江。
远处,汽车排放的废气、车轮卷起的尘土和工厂里的烟筒冒出的黑烟混在一起,把蓝蓝的天空,染成了灰蒙蒙的颜色;工厂里的废水和人们的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到江里,使河水变得又脏又臭,这些脏水渗入地下污染水源;再说绿地吧,由于建设占用和水土流失,农田越来越少了。
够了,够了!不是看不到,而是我不忍心再一一去看。
恨不得自己手持神笔,我要用它在烟囱和排水道口画上过滤网,盼望污水能变清水,也滤清天空,让废气变成新鲜的空气。在沙漠上画无数的鲜花、绿草、树木,使沙漠变成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