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嬷嬷跟着徐斌大叔去了县城卖菜,天气有些转凉,锦卿大清早的出门就不好再带着锦知了,便把锦知留在了家里,嘱咐谁来敲门都不给开门。
锦知越长越重,锦卿抱了一下就抱不动了,又放了下来,锦知掰着手指说道:“当然好好看家了,我今天还在院子里的地上写了一地的字呢!”
锦卿笑道:“这么用功啊,等会姐姐可要检查了!”
没过一会,刘嬷嬷和徐斌也驾着板车回来了,锦卿被锦知拉着看他在泥地上写的字,一边和刘嬷嬷说着话。
刘嬷嬷一回来便和锦卿商量起了盖灶房的事情,已经入了秋,天气不冷不热,农田里又没什么活,正是盖房子的好时候。
锦卿一边看着地上的字,已经写的相当有模有样,发愁着什么时候能给锦知买上文房四宝,送他到正规的私塾去学习,一边心不在焉的和刘嬷嬷说着话,“盖就盖吧,到时候得多劳烦徐叔叔了,你得多跟他说说。”
现在的灶房早被徐斌修葺过一遍,比之前的好太多了,只是到了下雨天还是必不可免的漏雨。
一提到徐斌,刘嬷嬷脸上一红,笑道:“现在不下雨,灶房用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可日后天就冷了,再不盖的话,等过段时间打泥坯什么的就不方便了,咱们这里又比不得南边暖和。”
锦卿脑子里全是牛氏那哭的稀里哗啦的脸,颇有些走神,刘嬷嬷等了半天不见锦卿答话,提高了声音问道:“锦卿?”
锦卿这才回过神来,说道:“你和徐叔叔弄吧,反正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
第19章出马
等刘嬷嬷去忙了,锦卿抬头望天,她自认自己只是个卖药的,不是什么救死扶伤的大夫,连朱贵的面都没见到,就冒冒失失的跑去朱老货家说人家城里大夫方子开错了,人家亲爹都不着急,她这算什么。
晚上的时候,锦卿整理好了药箱,准备了明天的行头,锦知早已经钻到被窝里睡着了,初秋的晚上已经很凉了,锦知蜷缩在被子里,从外面看去,被子像鼓起了一个大包。
锦卿从床头的木箱子里翻出了冬天穿的厚袍子,轻轻的盖到了锦知身上。锦知也渐渐长大了,不好再跟自己和嬷嬷睡一张床了,等过了这个冬天,锦卿准备托徐斌打张竹床放堂屋里,分开睡好了。
就在这时,锦卿家的院门被人捶的震天响,远远就传来牛氏的哭叫声:“锦卿!锦卿!快开门啊!”
正就着昏黄的油灯缝补衣服的刘嬷嬷吓了一跳,不留神手上的针便扎进了肉里,疼的她吸了口凉气。
锦卿连忙抬头看了刘嬷嬷一眼,刘嬷嬷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便披上了件外衫,起身去了院子了。
锦卿放心不下,也跟了出去。刘嬷嬷到了院子里并未开门,只试探的问道:“谁啊?”
牛氏哭叫道:“刘大婶子,是我!朱贵家的!”
刘嬷嬷心下生疑,说道:“你看这大半夜的……有啥事明天再说吧。”
牛氏把木头大门拍的震天响,叫道:“婶子,叫锦卿出来,救救我男人的命吧!”
锦卿吓了一跳,和刘嬷嬷对视了一眼,刘嬷嬷哪能不知道朱老货找城里大夫,故意在全村人面前给锦卿难看,心里一直憋着气,不由得脱口说道:“锦卿睡下了,你公公不是请了城里大夫来看吗,还要我们锦卿干什么?”
牛氏手下不住的拍着门,“婶子,我公公不好我知道,你就当可怜可怜我吧,朱贵他现在昏死过去,怎么叫都叫不醒了!”
一听这话,刘嬷嬷顿时恼了,城里的大夫把人治的快死了,现在找她的锦卿过去看病,若是看好了也就罢了,若是看不好,那岂不是所有责任都推倒锦卿头上了?!
刘嬷嬷平日里对别人连大声说话都不曾,然而此时却按捺不住了,推锦卿进了屋子,上前去把门打开,抱着胳膊看着哭的眼泪鼻涕糊了一脸的牛氏,骂道:“你们家一个个都不安好心,人都昏死过去了才来找我们锦卿,万一有个什么好歹,是不是都要赖到我们锦卿头上?”
栓子叔和栓子婶也听到了响动,开了院子门,栓子婶眯着眼睛说道:“朱贵家的,你们家做事也太不地道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咋……”
一看栓子婶那快人快语的要说难听话,栓子叔连忙捂住了她的嘴,转而对牛氏说道:“朱贵媳妇,要请锦卿去看病,还是让你公公来请吧,你公公要是不愿意,人家锦卿过去了算个啥事儿啊,你说是不?”
牛氏最后看了眼一脸坚定的刘嬷嬷,咬牙便转身就往家里跑去。
刘嬷嬷回到屋里,看到坐在了炕沿上的锦卿,拉住锦卿的手说道:“锦卿你可别心软,朱贵要是没救过来,朱老货那可是个不讲理的!”
锦卿点点头,心里感觉怪怪的,说到底,她也不忍看到在自己的附近,有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消逝了。可再看看床上睡的香甜的锦知,还有为了她和锦知操劳了这么多年的刘嬷嬷,她没法去让自己做一个这样的圣母。
连死去儿子的宅基地都容不得侵犯,何况朱贵又是朱老货的全部希望,若是出了问题,朱老货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遭殃的不止是她了,还有她背后的锦知和刘嬷嬷。
锦卿曾在一家医院的药物研究所实习过一段时间,有不少病人死后家属便来医院闹事,要赔钱要偿命,人死了便怪罪到医生头上,这种事情锦卿见的多了,她不愿招惹这种祸事上身。
然而没过多大会,锦卿家的房门又被敲响了,刘嬷嬷打开门一看,居然是朱老货和族长。
刘嬷嬷见了族长吓了一跳,没想到朱老货居然请了族长过来,朱老货一脸的焦虑,眼神却又躲躲闪闪,不去看刘嬷嬷。
族长拄着拐杖对刘嬷嬷说道:“去把锦卿丫头叫过来,让她瞧瞧朱贵,老货跟我保证了,治不好也不赖锦卿!”
别人来了好打发,可锦卿一家若不是有族长庇护,哪能在朱家村立足,若是族长的要求,锦卿是无法拒绝的。
早在族长说话的时候,锦卿就已经听到了族长的声音,族长话音未落,锦卿就已经背好了药箱走到了门口,冲门口的众人说道:“走吧,我去看看。”
朱老货眉头顿时舒展开了,刘嬷嬷不甚放心,转身锁上了院门,要跟着锦卿一同去。
路上,朱老货搀扶着族长在前面快步走,看了眼跟在身后的锦卿和刘嬷嬷,冲族长说道:“大伯,这大半夜的还劳烦您老人家起身真是不好意思!”
族长叹口气,说道:“谢我就罢了,你得谢谢人家锦卿,前几日你是怎么挤兑人家的?你看你都要四十的人了,心胸还比不过人家小姑娘!”
朱老货被族长这么说,面子上颇为挂不住,潜意识里他还是觉得请锦卿来是掉了面子,而且之前二儿媳牛氏来请,锦卿还不来,非要他找了族长出面。不过是个走街卖狗皮膏药的丫头片子,还摆这么大的架子!
想到这里,朱老货心里一堵,立即分辩道:“大伯,这不是大半夜的找不到别人吗,要不是这么晚了,我就……”
瞧这样子,合着朱老货是大半夜找不到别的大夫,万般无奈之下才找的自己啊!
锦卿冷笑一声,拉着刘嬷嬷停下了脚步,说道:“原来老货叔找我还是委屈您了,我这就回去,你还去城里找高明的城里大夫吧!”说完,锦卿拉着刘嬷嬷转身就走,前方病人怎么样她几乎完全不知道,人家都嫌找她配不上自己的身份了,她何必大半夜的巴巴的贴上去。
族长看着又气又急,一巴掌拍到朱老货的脑袋上,骂道:“你看你个龟孙,一张破嘴跟个碎嘴媳妇似的,乱叨叨些啥,还不快去把人家给拉回来!”又附在朱老货耳边说道:“有人看病总比让朱贵一个人硬熬着好啊!”
朱老货想想还在床上躺着昏迷不醒的二儿子,一咬牙,涨红着一张脸就追了上去,拦住锦卿和刘嬷嬷,腆着脸说道:“锦卿,叔说话没个准头,你千万别往心里去!要是治好了朱贵,要多少钱叔都给你!”
锦卿原本也没打算走,毕竟人命关天,她若能治就治,若是不能治绝不逞强,便拉着刘嬷嬷回身。
看着朱老货,锦卿认真说道:“钱不钱先放一边,能把人治好才是最重要的。我还不知道朱贵得了什么病,也不能保证我能治好他的病,当然你放心,若我不能治绝不会乱来,会让你尽快去找别的大夫,不耽误时间。不过我丑话说前头,如果万一朱贵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得保证不能怪到我身上,更不能找刘嬷嬷和锦知的麻烦!”
没等朱老货回答,不远处的族长听到了锦卿的话,高声叫道:“丫头你放心,老货这龟孙子敢乱来,看爷爷不敲死他!”
朱老货一把年纪,孙子都老大了,可动不动就被族长骂成是“龟孙”,一张老脸一会青一会红,硬着头皮拱手说道:“顾大夫你放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朱贵要真是有个万一权当我儿子命不好,我绝不找你们麻烦。”
得了朱老货的保证,锦卿才点点头,脚下不停的跟着朱老货去了他家里,这次朱老货算是领教了锦卿的硬脾气,一路上话也不敢多说了,就怕锦卿拔腿走人。
朱能和张氏站在堂屋里,一脸怀疑的看着锦卿,锦卿懒得搭理他们,直接在牛氏的带领下进了朱贵的房间。
一进去,一股混合着汗臭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就像是几个月没洗过澡一般的酸臭,难闻的要命。
锦卿借着油灯的光亮四下打量了下这个房间,门窗都关的死死的,缝隙处还塞满了破布条,连丝风都透不进来。
锦卿忍着气味,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关这么严实?不怕把人给闷坏了?”
牛氏也知道屋里的味不好闻,举着油灯看了看锦卿并无厌恶的神色,才放下心来,抹着眼泪小心回答道:“还不是那胡大夫说了,朱贵不能见风,要好好的捂捂,发几场汗,把湿毒排出来就好了。”
锦卿看着躺着床上的年轻男人,在昏黄的灯光下,脸上浮现着诡异的青色,嘴巴上满是干燥的白皮,而身上足足压了有四床厚被子,身体在被子里面还在不住的发抖抽搐。
牛氏将油灯放到炕上的木箱子上,伤心的站到床边,推了推朱贵,抽噎着喊道:“朱贵,你快起来,锦卿妹子来给你瞧病了!”
’);
第24章惹上官司
锦卿初初听到栓子婶说有官差来抓她时,也大吃一惊,随后立刻镇定下来,待听到栓子婶十万火急的要她快逃时,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这也怪不得栓子婶,村里人大部分都是胆小良善之人,一看到官差来这里,不是收赋税就是来抓人下大牢,在乡下人眼里,官差来了就等同于坏事上门了。
正要拨马回去的叶玮安听到了栓子婶的话,又回来了,牵着马站在锦卿身旁。
锦卿问栓子婶,“到底怎么回事?你仔细跟我说说。”
栓子婶见锦卿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她不急自己都要替她急死了,拍着腿说道:“今天上午,你嬷嬷刚和那大胡子卖完菜回来,就有两个官差上门了,说有人在县衙告你草菅人命,还有,还有败坏他人名声,要拿你去问罪!”
锦卿听到“败坏名声”,大概就猜出来是谁了,这胡大夫也忒无耻了,居然告她上公堂,若是传了出去,她因为草菅人命什么的上过县太爷的大堂,这乡下四邻的,谁还敢找她来看病?!
锦卿强压下心头的不安,朝栓子婶笑道:“我知道了,谢谢婶子给我通风报信。”
栓子婶见锦卿还是不慌不忙,再看看锦卿身旁站着的公子,锦衣华服,高头骏马,明显不是普通人,顿时有些疑惑了。
锦卿拉着栓子婶的手说道:“我之前治过这位公子的一个下人,因此才认识的。等会若我去了公堂,劳烦栓子婶照看下锦知和嬷嬷。”
栓子婶看着锦卿,顿时双眼一红,真是个苦命的孩子,叹道:“这是小事,你放心,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谁也能欺负了锦知和刘大姐!”
锦卿见栓子婶伤心的难受,笑道:“婶子莫怕,我不会有事的,县太爷也得讲个公平道义啊,我没干过草菅人命、坏别人名声的事,身正不怕影子歪!”
栓子婶点点头,要和锦卿一块回家去。
锦卿心里也很忐忑不安,甚至是有些恐慌,她不过是个乡下穷丫头,家里所有积蓄加起来也不过是百来个钱,还不够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用度。
前世小的时候,奶奶常哼戏给她听,那戏文说的好啊,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万一那县老爷是个贪官,收了胡大夫的贿赂,就这么把她给判了罪,入狱或者是斩立决,剩下刘嬷嬷和锦知,可怎么办啊!
“顾姑娘,顾姑娘,锦卿!”叶玮安一连叫了几声,茫然中的锦卿才听到,回身看到叶玮安还没走。
锦卿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说道:“多谢叶公子相送,我还有事先走了。”上衙门这种事,普通人都避之不及,这叶公子又是权贵人家,只怕更不好贸然出场。
锦卿打定主意,不管县令有没有收贿赂,她没做过的事情打死她都不承认,她顾锦卿,不论前世还是今生,唯一不变的,就是那死都改不了的倔脾气!
然而叶玮安却说道:“我和你一起去!”语气不容置疑。
锦卿低下头,沉默的向他说了声,“谢谢!”叶玮安如果能到场,肯定会对她帮助颇大,她若出事,这个家要怎么办,这个时候要是拒绝,那就是矫情了。
等三人到了锦卿家门口,院子里坐着两个翘着二郎腿的官差,穿着浅蓝色的官服,后背还印着“衙役”两个字,一个二十上下,面容年轻,另一个留着小胡子,看起来有三十多岁。
锦卿进门后,两个官差都眯着眼睛打量着锦卿,刘嬷嬷搂着锦知站在徐斌的身后,满脸的惊惧。
锦卿强压住心头的不安,淡淡的开口道:“我就是顾锦卿。”
刘嬷嬷急急的说道:“锦卿啊,你快跟官老爷说说,你没干过那些事啊!他们抓错好人了啊!”锦知也在刘嬷嬷怀里哭闹道:“你们不要抓姐姐,你们是坏人!”
两个衙役同时站起身来,年轻的那个衙役不耐烦的朝身后的刘嬷嬷和锦知喝道:“闭嘴!再吵就抓你们一起下大狱!”
刘嬷嬷顿时噤声了,锦知吓的眼泪不住的往外流,徐斌忍着怒气看了看这两个衙役,又担忧的看向了锦卿。
锦卿瞧这两个衙役的架势和态度,就心底一凉,估计前景堪忧,没想到老老实实的靠本事卖药治病,也能把自己弄到官司缠身。
然而锦卿却气不过这两个衙役对刘嬷嬷和锦知的呵斥,盯着那凶横的年轻衙役说道:“有人告我,也只是告我一个,一人做事一人当罢了。你们做什么吓唬女人和小孩,还要抓他们下大狱?敢问他们犯了什么罪?”
躲在锦卿背后的栓子婶也冒出头来,叫道:“就是,随随便便就拿人下大狱,你们还有没有王法了!”
那年轻衙役一愣,没想到锦卿还敢伶牙俐齿的反驳,顿时有些着恼了,刚想卷了袖子骂人,就被年长的衙役拉了一把,年轻衙役回头不解的看向他,年长的衙役朝叶玮安的方向努了努嘴。
年轻衙役看叶玮安长身玉立,衣着不俗,便知定不是什么普通人物,便悻悻然闭了嘴。
年长的衙役拿出别在腰上的铁链,朝锦卿懒洋洋的说道:“过来吧,爷给你套上这个,快点,不然走到县衙可就到晚上了。”
锦卿皱着眉头,她不清楚大唐的法律,可她却不相信,这么一个繁荣盛世会允许衙役这样对待一个说不定无罪的人。
“凭什么要我戴这个?只是因为别人在县太爷那里告我?县太爷都还没给定罪,你们凭什么给我套捆犯人用的铁索!”锦卿怒骂道。反正这两个人来着不善,她若软弱不抗争,吃亏的是她。
叶玮安刚要开口阻止,就听到锦卿利落的回敬了回去,索性悄悄的退了一步,微笑着看着锦卿。大概锦卿自己也不知道,她吵架的时候,神采飞扬气势十足,比平日里的她仿佛凭空多了不少鲜活的生气,惹人注目。
护住刘嬷嬷和锦知的徐斌冷冷开口道:“我竟不知,大唐还有这规矩!说,你们是不是收了原告的贿赂,故意给锦卿套铁索好让别人看到她身败名裂?!”
最后一句话,带着扑面而来的气势和威压,那两个衙役听的身子一颤。
叶玮安迅速抬眼看向了徐斌,满脸的胡子,遮住了本来的面貌,身上的衣服虽然寒酸,可身形挺拔,矫健有力,整个人站在那里自成气势。
叶玮安心思一动,这人可不像是庄稼汉。
年轻衙役回过神来,见斥责他的不过是个衣着寒酸的庄稼汉,顿时恼怒起来,刚要责骂,年长的衙役再次拉住他,眼神阴霾的看了眼徐斌,说道:“赶路要紧。”
年轻男子“哼”了一声,和年长衙役往门外走,冲锦卿喝道:“快走!”
徐斌安慰了下刘嬷嬷和锦知,赶上来对锦卿说道:“我随你一起去。”
锦卿点头,别怪她现在不客气,她在这个世界上没什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