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很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小太监们搬了把椅子放在皇贵妃殿门口,姜贵妃就舒舒服服地躺到椅子里头,宫女们又拿了一个小凳子放上,给姜贵妃抬着脚搁上。姜贵妃手里执着一本线装的古籍,躲着有些刺眼的阳光眯缝着眼睛瞧着那书上的字,倒也是一派闲适之景。左右两边各一个宫女恭敬立着,姚九贴着她的身边站着,也盯着那书看。
看了一会儿,实在费劲,姜贵妃将书放下,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眯上眼睛对姚九说到:“姚九,给本宫说点有趣的事儿来听听。”
见姜贵妃要听有趣的事儿,姚九就开腔说了几个太监宫女的趣事儿,姚九是讲故事的高手,说到那几个太监的狼狈样儿,把个姜贵妃乐得哈哈大笑。
远远的,却见太子妃又过来了。姜贵妃皱了皱眉:“她又来干什么?”
姚九也是三天两头的见着这个太子妃,要说她这回会说什么事儿,他还真不知道,每回来她都能换个事儿说,只是说来说去,最后都是两个字:告状。
“儿臣叩见母妃!”对着姜贵妃,她倒是不敢不敬,在宫里头,姜贵妃就是她的靠山。
“起来吧!赐座!”
宫女拿了个春藤的小凳子过来,太子妃坐下近着姜贵妃身边,小心地查探着姜贵妃的神色,却也看不出什么来。
看太子妃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她这回又要来告太子胤的状。
“太子妃,这回又是什么事儿啊?”
“母妃,”她怯怯地叫了一声,犹豫犹豫着,还是怯怯说了出来:“儿臣想跟母妃讨个方子。”
“胤这些天去过你屋里几回啊?”
“这个月来过一回……”太子妃呶呶嗫嗫,也不敢正眼瞧姜贵妃。
“嗯……”姜贵妃舒了口气,道:“倒是还来过一回,比上个月略强些。”
这回倒不是来告状的。
“姚九,去里头给本宫把太子妃要的方子拿给她。”
“奴才遵旨!”姚九转头去了姜贵妃的内室,找那方子去了。
原本以为太子妃拿了这方子该高高兴兴走了,哪知趁着姚九找方子的当儿,她又说上了:“母妃……”
不待她说下去,姜贵妃就问到:“太子又找了个女人?”
“倒不是……”太子妃自知每回来说的都是这些事,难堪地干笑了两声来给自己解围。
“可是皇上封王大宴群臣那天的事?”她姜贵妃是什么人,还不会不知道她的斤两?
“正是正是!”她的母妃可真是灵通,她还未说出口,就被母妃猜中了。
“胡闹!”刚才还不动声色的姜贵妃勃然大怒,将古籍一把摔在了几上,身边的宫女太监都吓得抖了一抖。
太子妃被吓得脸色苍白,怯怯地躲着不敢再出声。
“一个是本宫的外甥女儿,一个是本宫的儿媳,当日你若真掀翻了,让本宫如何自处?你就是这样辅佐着太子,帮着本宫的?”
姜贵妃的眼神凌厉,语气也凌厉,把个太子妃吓得梗着脖子,怯怯地抓了方子就匆匆告退回了太子府。
“姚九啊!你看你给本宫挑了一个什么样儿的太子妃出来啊!刘向夫妇一个足智多谋,一个持家有方,怎么就都没传给她些!除了一副好皮囊,再无其它……什么端庄贤淑,兰心蕙质,姚九啊,当初你是不是收了刘家不少银子?”
头疼,头疼啊!
作者题外话:姜贵妃真是帮着知悔?不可能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