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光凭这一点还不能说明问题。”
王刚看着屏风上的蝙蝠,陷入了苦思之中。法器的断代与其价值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也像古董那样越是古老的越值钱,唐之后那可能是多达几百年也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是几年的东西,这里面的价值差得可就有一点远了。
“因为蝙蝠的‘蝠’与‘福’谐音,所以才被大量运用于法器之中,但是,不同时期的法器上的蝙蝠从造型上来说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清代的时候,蝙蝠被大量用于家具之上,屏风也是其中之一。这个时候的蝙蝠图案从造型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倒挂式的,另外一类是斜飞式的。”
说到这里,郑天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同方斋店mén口的五福临mén风水阵的蝙蝠也属于斜飞式,这是不是说同方斋的风水阵也是在清代布置的?
不过,他心里马上就摇了摇头,现在可不是追究同方斋的风水阵是什么时候布置的好时机。
“倒挂式先不说,我们眼前的这一幅‘福’在眼前法器上的蝙蝠就是斜飞式的。蛋壳一般的躯体虽然线条勾勒很简单,但是也很具体,以头部为主,双翼呈现两侧平展的形状,翼尾则是向前收拢,这些特点如此的鲜明,只有在清代的家具之中才会出现,所以,我觉得这件法器是清代的。”
“有理。”
郑天龙的话音刚落,周程文就立刻赞同了。
“呵,何止是有理,应该说相当的准确。”
王刚也轻轻地点了点头。他们都是风水法器大师,学识和经验都相当的丰富,如果时间充足就算是没有郑天龙所说的一切他们也能够鉴定出来屏风上法器的准确的年代,现在郑天龙的理由一出,他们马上就知道眼前的这件法器的断代绝对就是清代的了。
因为对法器不了解,杨欣在郑天龙与王刚、周程文讨论眼前的这一件法器到底是哪一个朝代的时候没有出声。但她越听越惊讶,如果不是此时不是身处同方斋法器店,她都以为郑天龙在鉴定的不是法器而是古董!
望着眼前的那幅被郑天龙称之为“福在眼前”的法器,杨欣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不由得往前一步,仔细地观察起那一只红sè的蝙蝠来。
“怎么了,欣儿?”
周程文愣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杨欣突然这样。
好一会之后,杨欣才退后一步,抬起头来说:“我也认为这是清代的屏风。”
“啊?为什么这样说?”
在场的人周程文对杨欣最了解,但他的记忆之中杨欣在古董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法器上就不敢恭维了。
“剔红这种漆工发端于唐代,但真正大成却是在清代,清代的剔红有朱漆厚重、雕像jing致若生的特点,而这一只蝙蝠正有这样的特点。”
说到这里,杨欣不由得看向郑天龙。之前看到屏风破烂她没有任何的兴趣,现在认真起来之后杨欣马上就准确地判断出眼前的这一扇屏风的准确的年代,正好与郑天龙判断的是一致的。
不过她马上又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
自己因为出身古董世家、从小就在古董堆里长大才能够如此年轻就拥有过人的眼光,她想不明白郑天龙是怎么做到的眼光竟然比王刚还有周程文这样的老手还税利的。
“难道他出身风水法器世家?”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被杨欣否定了,郑天龙身上穿着是一百几十的衣服,如果真的是世家出身那不可能穿这样的便宜货的。
不知不觉之中,杨欣对郑天龙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她觉得这个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男人身上充满了神秘。
第十六章赚钱真简单!
“呵,老周啊,看来长江后làng推前làng,我们两个老骨头可不中用喽。”
周程文听到王刚这样说,也笑了,说:“可不是么?这扇屏风摆在我们面前,愣是断定不了是哪一个朝代的。真的是后生可畏。”
郑天龙连忙摇头,说:“王师傅、周师傅,你们过奖了,我们班ménnong斧了。”
郑天龙知道如果不是自己被古怪的石头砸到脑mén获得异能、昨天又得到风水阵的传承,今天自己是说不出这番话来的,自然是不敢自认为高手。
“不过,就算是清朝的又怎么样?这扇屏风已经损坏到这种程度了,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吧?”
断定这扇屏风是清朝的之后,杨欣更加遗憾了。家具同样是古董,作为一个古董鉴定方面的大师级人物,她知道如果这一扇屏风如果不是坏掉了,价值会在100万左右,但现在却是一文不值了。
听到杨欣这样说,周程文笑了起来,然后说:“欣儿,你对法器还是不太了解。”
“你说得没有错,这扇屏风是破烂了,作为古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对于法器来说却没有任何的问题。”
说着,周程文伸出手去在屏风指了一下,继续说:“看到没有?这一幅画还是完整的,这就足够了。”
“啊,周爷爷,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听周程文的意思只要屏风上的这一幅被称之为“福到眼前”的图画是完整的,就值钱了——当然,这是从法器的角度而不是从古董的角度来判断的。
“整扇的屏风虽然坏了,但是画是完整的,我们把它截下来再装到别处,就行了。”
郑天龙笑了一下,开什么玩笑,这幅画上的气如此之强,怎么可能会不值钱?
“原来是这样。”
杨欣点了点头,真的是隔行如隔山,自己在古董上是一把好手,但说到法器就不是很了解。
“这个……天龙,这东西值多少钱?”
郑天龙一听乐了,白剑云在法器上没有多少的鉴定的能力,但在做生意上却是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