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清被士兵带进史思明的后帐,进门刚想跪倒,想不到史思明上前就把安太清扶住了:“安将军,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请坐请坐。。。。。。”
安太清从来没见过史思明这样礼贤下士过,糊里糊涂地被史思明按到了一个座位上,心里禁不住“通通”乱跳:“万岁,我来是替我家主。。。。。。主将向万岁。。。。。。”
“唉,安将军,你我就不用这么客套了。”史思明说着有亲自给安太清端过去一杯茶,慌得安太清赶忙双手接过,随后就跪倒在地:“万岁,折杀微臣了。微臣何德何能敢让陛下为微臣端茶。。。。。。”
“安将军,不用客气。”史思明把安太清扶起来:“我知道你来我军营的目的。带一些礼物权作感谢,另外在看看我军的动向。”
安太清一听大吃一惊:“万岁,微臣不敢。。。。。。”
“敢不敢你是来了。”史思明稳稳地坐在龙椅上看着安庆绪笑着说:“安庆绪小儿肚子里有几个心眼,孤王心里最清楚不过。今天我明对着你说,我在邺城外扎营的目的就是冲邺城来的。我是看安将军在安庆绪手下不受重用,不像崔乾、孙孝哲之辈,只顾巴结逢迎,鱼肉百姓。你安太清有正经本事,应该迷途知返。怎么样?”
安太清被史思明一席话说的满头大汗,有点不知所措。史思明看在心里,向帐外喊一声:“来人,宣薛嵩将军到帐内见驾。”
薛嵩随后进来,先晋见史思明,史思明一挥手:“薛将军不必多礼,你先把自己的见解与安将军沟通一下吧。二位以前都是安庆绪手下将官,如今要同坐我这条船了。”
“安将军。”薛嵩对安太清双手一抱拳:“万岁乃当今圣主,不比邺城的安氏。我们还是同心同德,共保大燕吧。况且邺城已经危在旦夕,不是这边算计,就是那边算计,就是看不见邺城算计那里。这样下去,安哥,让你说邺城还能维持多久?可见邺城的王气气数以尽,我们作为将军,要择选明主啊。”
安太清一时没了主张:“万岁,能否让微臣想一想。微臣跟随安氏已经折腾了半辈子了,陛下一下子让微臣背叛安氏,脑子一时还真有点拐不过弯。”
“安将军,脑子拐不过弯要使劲拐。”史思明看着安太清说:“不要忘了你来这里的使命。你真要是在这里待久了,安庆绪小儿肯定怀疑。到时候不但这事鼓捣不成,反而把你的身价性命葬送了,太划不来了。”
“安哥,没那么长的时间。”薛嵩在一边劝说:“事就是这么个事,道理也跟你讲了。你这么大的人,历经人间多少风雨,怎么到正经事上边没了主见?”
安太清咬牙拍了一下大腿,然后面向史思明跪倒在地:“干了,万岁,我安太清从今往后以陛下的军令是从。就这事,陛下你说吧,我和薛嵩回去怎么向安庆绪交待。”
“安将军,孤王一定会重用你的。这你尽管放心,薛将军就是你的先例。”史思明说着话,过来扶起安太清:“你们二位回到邺城,就说孤王在此扎营的目的,是想和你们邺城接下秦晋之好。孤王要和安庆绪不分君臣,以兄弟之国相称。你们就说孤王正在军营之内大造祭坛,要和安庆绪对天明誓,从此一起对付唐军,作为藩篱之援。三天后是个好日子,让安庆绪到这里和孤王一起对天行礼。他来了以后,就算立下了首功一件。怎么样?”
“妙啊,万岁。”薛嵩和安太清不约而同地一起说了出来。。。。。。
。。。。。。,。。。。。。
薛嵩和安太清一起跪在大堂之上,把史思明的意思说了一遍:“万岁,史思明深受唐军迫害,也知道孤军作战的难处,所以愿意和我们互帮互助,共成鼎足之势。如有唐军来犯,一起联合对付。”
安庆绪满心狐疑地看着他们二人,点头想一想:“要说这么做是对的,这样对两家都有好处。就像三国时期的孙刘两家一样,不是和曹操成鼎足之势了吗?众位卿家感觉怎么样啊?史思明此举难道还有别的想法不成?”
崔乾站了出来说:“陛下,不是还有三天吗?我们在城楼上到时候好好看一看。如果史思明军营的祭坛建起来了,那就说明他史思明是真心;如果到时候他史思明军营空空如也,那就说明他史思明别有用心,万岁就不要前去。”
“好主意。”安庆绪听崔乾讲完马上眉开眼笑:“说实话,他史思明现在要和我们打仗是绝对划不来的,联合起来是正理。”
“万岁,臣有一言。”孙孝哲站了出来说:“万岁想过没有,他史思明就是筑好高坛,到时候他忽然变了心,我们怎么办?不得不防啊万岁。俗话说得好,杀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到时候他史思明忽然变心,我们可全在他手里。。。。。。”
“唉,孙大人,这样就不对了吗。”崔乾说:“他史思明果真要这么做,不要忘了,我们城内还有几万人马呢。到时候我们两家再在邺城打一次,岂不两败俱伤?我向他史思明很知道之其中的厉害。话又说回来,到时候人家史思明筑好高坛好心好意让我们去,我们不去凉了人家的心。倘若唐军再次来犯,那史思明肯定是不会出兵了。”
“众位卿家都不要说了。”安庆绪一晃脑袋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世上的事什么事没有一点风险啊?什么都怕,还能做什么大事?当前邺城孤立,唯有和史思明拉起手来,共同对付唐军,才是生存之道。尽管史思明这人是可恨了点,但为了邺城今后有个帮手,孤王冒点险也是值得的。”
三天之后,站在邺城城楼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史思明军营里筑起的高坛。四周旌旗招展,不停地有吹鼓手在奏乐,气氛很是隆重。
“这还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安庆绪一撩衣袖:“走吧,我看这回是史思明要干人事,不像在胡闹。唇齿相依嘛,对他史思明对他史思明也有好处。”
安庆绪这边也带领所有的文臣武将,外有三百骑兵护送,也很庄重地走出邺城。来到史思明营门口,史思明正在门口迎接。
“万岁,我怎么看到史思明脸上隐藏一股杀气啊。”孙孝哲悄悄凑近安庆绪耳边,小声说。“那里来的杀气,不要瞎说。”安庆绪也小声说道。这时,满脸笑容的史思明上前一把抓住安庆绪的胳膊:“来吧,贤弟。从今往后,我们兄弟联起手来,与唐王朝鼎立天下。”
来到军营,史思明说:“走,你我兄弟前去祭拜天地,对天明誓,从此已接秦晋之好。”
此时,早有李归仁过来接待安庆绪的护卫骑兵,只留下安庆绪的文臣武将跟随来到祭坛前。
安庆绪忽然挣开史思明的手,然后退之一边,双手施礼说:“兄弟我有错,连续失陷长安洛阳,又在邺城遭唐军的围困。不想兄长能不辞辛苦,前来救援,弟不胜感激。”
“哈哈哈。。。。。。”史思明忽然左右看了看狂笑了两声,满脸的笑容变得狰狞可怕:“安庆绪,丢失两都不算什么。你杀死先皇夺位,天地不容啊。今天孤王就要在这祭坛前为太上皇雪耻。”
安庆绪大呼上当,这时李归仁布置好的人马,一起杀出。安庆绪,孙孝哲,崔乾等被五花大绑拉出去砍了头。薛嵩、安太清等被史思明加封了官职。随后,史思明命令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接管邺城,自己领大队人马回魏州。
邺城之战事自此结束。(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