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阅读_官场美人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部分阅读(2 / 2)

为了摆平那些投怀的小女子,吴总编没少花心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原来的十几个部门,改成了二十几个部门,倒出的几个部门领导位置,安插上了自己的心腹美人。

但时间长了,吴总编的风流债越来越多,再扩展部门已不可行,于是吴总编打起了职工的主意,采取竞争上岗的政策,凡是不听话的或者年岁大的,都悉数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一律遭到淘汰。前几日江燕在江边见到的老太,原来就是报社的中层干部,老太是改革以来最早被拿掉的部门领导。

吴总编怎么也没有想到,江燕这个不解风情的美貌女子,偏偏有报社里女子难有的清纯与高贵,活生生地让他挨不上边,真真的爱不上、恨不来,很是窝火。

音乐声起,江燕唱起了李谷一唱过的《边疆泉水清又纯》。站在舞台中央的江燕,光彩照人,无妆自美,而她的歌声更有李谷一的风采,仿佛清凉凉的泉水,正哗啦啦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吴总编看呆了,他像发现新大陆般再次发现了江燕的才华,心里涌动着一股股难以遏制的热浪,此时在吴总编的眼里,江燕就是一块香香软软的蛋糕,他恨不得马上放在嘴里咀嚼,使其融化,以感受那扑面而来的好闻气息。

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大联欢,音响里的音乐也换成了动感十足的迪斯科,一群年轻人在舞池里,拌着鬼脸,扭动着身躯,灯光一闪一闪的,将人的脸晃成了阴阳脸。

江燕在座位上当了一会的看客,就见部主任江晨在朝她挥着手,示意她参与到舞蹈当中。她只好听从主任的指令,不情愿地起身走向舞池。

此时的江燕更加深切意识到自己已步入社会,是一名工作人员,好恶不随自己心意。在大学,她是从不跳迪斯科的,以她沉静的性格,不喜欢蹦蹦跳跳的东西。

就在她百无聊赖地比划着,吴总编又鬼魅般出现在她面前,透过明暗闪烁的灯光,江燕发现吴总编看自己的眼神很复杂,温柔中带着怨气,还有一种让人害怕的犀利。

躲不过了,江燕似乎闻到吴总编呼出的丝丝酒气,还有他特有的男人气息。没办法,江燕只好低着头假装跳舞。

“你歌唱的不错,不过性格不太活泼,这对当好记者不太有利。”吴总编调换一个角度,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对江燕说了一段夹杂着表扬和批评并存的话。

江燕对前面的表扬和批评,还没来得及咂摸味道,就听一句“这对当好记者不太有利”的话,让她吃惊不小。要知道,这不是一般人的结论,而是她的“衣食父母”的结论,这个结论如果再去掉“太有”两字的话,那就更严重了。

不敢再想下去,江燕这时才预感到她的日子有些麻烦。但单纯的她,还不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就如同暴风雨来临,她还没有做好防护的准备一样,茫然无措地看着乌云压顶,暴雨倾泻。

江燕没有接吴总编的话茬,因为她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言辞来回答。她依旧是那副让吴总编极其恼火的无辜样。无奈,吴总编只好再次悻悻地离开。他实在搞不懂,一个外表如此美貌的女子,怎么就如此的不解风情呢,令他气恼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华人书香吧

第十三章晴天见阴

从湖上旅游回来,江燕感到异常疲惫,没精打采地蜗在办公室里。这时主任江晨第一时间来见江燕,满脸喜滋滋的,让江燕很是纳闷。好在江燕来报社多日,见惯了人们变色龙般的表演,只好奇的瞥了一眼江晨,淡然地坐在椅子上,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江晨此时的心思全然不在江燕对他的态度上,况且他很清楚自己这些日子,对江燕干的那些猫躲老鼠的游戏,是多么的上不得台面。

“我想了几日,将你采访的片给你分了。原来的记者都有片,我是现调的,晚了些日子,谅解啊。”江晨依旧笑嘻嘻的,让人看起来有些假,话里话外带着讨好的成分。江燕这时不再宠辱不惊,而是疑惑起来,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主仆颠倒了啊。

江燕自然不知,像江晨这些中层干部,每天在吴总编这样精明的铁腕领导身边工作,除却压力不说,还要练就一种能揣摩领导心思的能力。不然说不定那天,清早起来梦还没有醒,就可能会被吴总编找的一个牵强理由,给无情拿下,到那时就是有冤也无处诉。

所以,在旅游的时候,就在挖宝的草地边,江晨蹲着身子弯着腰并不是找宝,斜睨个眼睛将精力放在了观察吴总编的举动上。他一刻不停地盯着吴总编的动向,尤其和女人在一起的动向。

江晨很清楚,每年社里的旅游,都是吴总编接触他心仪女人的一个借口,也是吴总编全方位了解美人的一个舞台。

当吴总编和江燕搭讪的时候,江晨尽管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有了这个举动即可表明,吴总编对江燕是心仪的。只是江晨有所不知,正是江燕不解风情的举动,惹恼了吴总编。而江晨的这次分片讨好的做法,再次将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是后话。

有了明确的片区,采访起来就仗义多了。江燕终于可以善舞长袖地大干一番了——打电话,跑片区,上企业……没有几天,江燕就洋洋洒洒写出了一篇企业改革的稿件。

还是虔诚地交给江晨,只是这次江晨对她的态度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麻溜接过稿件,还不耽搁地迅速看完,又细心地给出了修改意见。

看着自己修改完毕的稿件,江燕有一种阴天见太阳的感觉,乐颠颠地给新闻部主任胡朝阳送去。

胡朝阳可是一个超级精明之人,在处理事物和稿件上,比江晨还有精明几分。当江燕拿给他稿件的时候,他不露声色地放在了桌子一边的稿夹里,给了一句“我会处理好的”,便不再和江燕搭讪。

胡朝阳在要闻部当主任,和重要稿件打交道多年,他很清楚稿件就是上大样了,只要不是付印前的清样,就可能发生大的变化,所以从他的嘴里,从没有一句百分百的准话,做得主的,不做得主的,他都一概而论地不下定论。

江燕没有读懂胡朝阳话的意思,一身轻松地回到办公室,哼着歌曲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交稿的事。她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事,值得一记。

一丝的成就感,让江燕如在半空中飘荡,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她看花盆里的水好像干枯了,才想起前些天不见光的日子,连带着将花都怠慢了,便拎起脸盆上卫生间,准备打一脸盆水回来浇花。不想,刚到卫生间就看到一双犀利的眼神,直勾勾盯视着自己,虚汗止不住爬上额头。

第十四章遇到“情敌”

刚到卫生间的门口,就见张晓丽一脸浓妆地在照镜子,还不时地推着眉毛。她见江燕进来,不怀好意地在江燕的身上打转,很不友好地给了江燕一句:“都说这丫头长得漂亮,还真是啊,歌唱的也好,真是人才呀。”

江燕这次游湖被吴总编盯上的事,张晓丽也看出来了,她自己就是来报社不久,被吴总编在旅游中玩配男女对游戏,看上并搭上的。

以张晓丽的聪明和女人特有的敏感,很快摸清了吴总编的为人,她每日里费心思打扮,力争在花蝴蝶中占得独香,争得独宠。但事实告诉她一切都是徒劳,她无力阻止吴总编的风、流,也不敢对吴总编有半点微词,因为她和吴总编之间只是利益关系,一旦撕破脸皮,她的日子将是万劫不复的难过。

在这种争宠的斗争中,张晓丽日渐疲惫,有什么怨气只好压抑着不敢表露,天长日久的折磨让她快得神经病了。

还好,张晓丽毕竟在争夺中成了胜家,也坐在了报社较为重要的位置,痛苦其中毕竟是风光在外。

这次,以张晓丽对吴总编的了解,以及江燕在晚会上的亮相和表现,她预感到自己的对手来了,论长相,她在江燕之下;论才艺,她和江燕之间更是伯仲分明。还有年龄,不和江燕比她还算风华正茂,可一比,十几岁的差距,让她想起来就是一身的冷汗。

江燕不知张晓丽心里装着这么多的怪想法,张晓丽对自己的态度,多少让她迷惑,因为在她来的欢迎宴会上,张晓丽给她的印象是爽快,善解人意。

吴总编第一眼见江燕,就被江燕的气质吸引,这细小的微妙的想法,从吴总编的眼神里早有流露,张晓丽第一次见江燕时就敏感的察觉了。

同样,张晓丽见江燕,也被江燕的美貌震撼,她说不出的嫉妒和羡慕,只是不流露而已。作为场面上的人物,张晓丽觉得自己的感情或者表情,都不属于自己,统统是做给别人看的。

平白让张晓丽抢白了一顿,江燕郁闷地回办公室,无精打采地将花浇了,全然没有了刚才的兴高采烈。

几天过去了,江燕一边张罗着采访,一边惦记着自己的那篇稿件,她知道自己写的稿件时效性不强,但不可能无限期地搁浅,时间长了就不是新闻了,有可能再次成为废纸一堆。

江燕这天一大早翻开报纸,一看,还是没有自己的稿件,自己的名字要露一小脸,咋那么难呢。她阴郁着盯看了半晌报纸,然后重重地丢在桌子上,她不能再沉默了,凭着一股冲劲,直接找到了要闻部的胡主任。

见江燕来,胡主任很尴尬,不自然地招呼着:“有事呀?”

还用问嘛,稿子送来了,假装不知了。江燕对胡朝阳闪躲的做法,很是反感,拿出了吃奶的勇气:“胡大哥,我的稿子什么时候发呀,用不用我再改改?”

“哦,你们主任没和你说呀,稿子的事他比我清楚,你问他就好了。”胡朝阳的话不多,但冷冷的,不容江燕再插言。

“一篇稿子,咋这么麻烦,写的不好可以改呀,藏着掖着的,算什么事呀。”江燕让胡主任的态度和做法惹的气恼,回到办公室郁郁寡欢的发了一会呆,然后阴沉着脸朝食堂走去。她需要吃点饭,更需要冷静下来,究竟要不要问江晨主任,她很茫然。

第十五章猴看杀鸡

江燕够可怜的,她最怕上食堂吃饭,嘈嘈杂杂的不说,还是人们拉关系的一个战场。每次她都是饿着肚皮,愁绪绪的往食堂走,赶上过鬼门关了。

如果说江燕对旅游这个美人展示和角力的战场一无所知外,那么以她多日的观察,还是在饭厅看出了一丝端倪,一些报社里所谓的红人,一般会坐到离几个总编近的桌子,而一些连她是哪个部门的、叫不上名字的“衰人”,则大多找一个僻静的角落,一声不吭地吃饭。

江晨、胡朝阳之流不然,他们将饭厅这个属于他们的舞台,运用得淋漓尽致,有时会凑到吴总编的跟前,借着谈论“国家大事”、“国际形势”之际,和总编在情感上保持着紧密联系。

报社的伙食好是公认的,也是最早实行自助餐的单位,据说是吴总编上美国考察看上的新鲜玩意,从国外回来,即着手办成了六菜一汤的水平。一时间,社里不少人没有管住自己的胃,经不住美食的诱惑,都吃胖了。

这天,食堂里做了人们爱吃的红烧肉,加上其他的菜品,美不胜收的。不少的人看着诱人的肉色及扑鼻而来的菜香,胃登时长大不少,餐盘里盛的满满的。

力不从心啊,不少人还没有吃完,胃便胀的难受,有的人干脆起身,将上好的饭菜不眨眼地往剩菜桶里倒。

江燕也感觉红烧肉有些腻,便犹豫着欠着身子,刚要离开饭桌,心里还在盘算着是不是丢掉盘里的肥肉,这时一个熟悉的高音,从饭厅外的走廊传来:“好好的菜怎么倒了?”是吴总编不满的责问。“我,我吃不了了,就……”一个行政处的职工,听声音是给江燕修理过床的张姓大哥,涨红着脸在为自己倒饭菜的行为辩解。

“吃不了你盛?干什么心里没数呀,怎么不全搬你家去?日子好了,不知怎么得瑟了,一会到办公室说明情况,罚款50元,看谁还敢浪费!”

那职工年龄比吴总编还大,一个大老爷们尴尬地低头站着,众目睽睽之下,大气不敢出地任吴总编责骂,直到吴总编离开,他才长舒一口气儿闷闷不乐离开。

杀一只小鸡给一群猴看了,许多饭菜盛多的人吓得只好认了,低着头乖乖地和江燕一样,痛苦地把饭吃完。

江燕来报社多日,还第一次看见吴总编发火,真真的让她领教了厉害,那气势咄咄逼人的,似将人推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从食堂出来,江燕的脑海里还在翻卷着刚才的画面,她很庆幸自己没有快速地冲出去,不然挨骂的也许是她,以她的脸面,恐怕难以承受那样的责骂。

李玉玩起了乒乓球,吃完午饭的她,换上了一身运动服,拿着新买的廉价球拍,潇洒地下楼运动。

“江燕,你也来呗,挺有意思的。”临出门,李玉还不忘了招呼一声,一副无心无肺的幸福表情。

“哦,我一会去。”江燕的脑子里正被复杂的情绪占据,她不明白李玉的快乐从何而来,叹了一口气后,决定也像李玉似的,活动一下筋骨,丢掉烦恼。

乒乓球室里有四个案子,早已被一些“高手”占据,吴总编也在,正和一位姓何的副总编打得起劲,周围有一些看热闹的人,不时地给一些掌声。

江燕好奇懵懂地站在一旁,也跟着看热闹。“来来来,新来的大学生,一定会打国球。”何总在一局完结后,带着败绩,径直走到江燕的身边,怂恿着江燕下场。

“我不会打,不好意思,我看看就行。”江燕推脱着不肯上场。她不想抢了何总的位子,更不想在众人的眼光下再次引起关注。华人

第十六章无意露技

江燕之所以不愿下场,是她的球技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和她交手的人基本会尝败绩。

还在她5岁时,她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乒乓球。父亲早年是北大的运动健将,乒乓球更是打得出名。父亲被下放到山村后,找不到一个打球的对手,很是郁闷。于是,父亲便将培养一个对手,以及自己的一些希望,都放在了小江燕的身上,对她倾注了全部心力。

因为山村没有乒乓球案子,父亲就用碎砖垒了一个简易的架子,再放上用木板做的案板,还刷上了油漆。

父女两有模有样地打着,江燕的球技突飞猛进,以至于进了大学,在一次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冠军。

江燕的推脱,根本没有用,何总将球拍递到了她的手里,她被强行赶鸭子上架,只是这只鸭子不是普通的鸭子,是一只让人刮目相看的凤凰。

江燕留了四成的劲道,但还是将吴总编打得满场跑。比分相近,但明眼人一眼便知,江燕的球技了得,因为无论从发球,还是正手攻球、反手抽球,一招一式都显露比较专业的动作。

一位报社里的“高高手”,在场下休息的时候,无意中来江燕的这只案子瞅热闹,不看则已,一看,他的眼里透露出惊讶的神色:“啊,这下好了,报社再出去比赛,更加的所向披靡,无单位能比呀。”

“不错,有模有样的,功底扎实,一看就受过系统训练。”“高高手”的评价,在报社是最权威的,因为他是市里男子单打的亚军,早年在省体工队呆过,对他的评球无人不服,就连吴总编在打球方面,也是要给“高高手”面子。

一局21分打完,比分最为接近,江燕只赢了2分。这还是江燕尽力衰败的结果。吴总编掏出手绢擦着汗,江燕则站在一旁,不知是走是留。

吴总编的眼里流露出艳羡的光,看得江燕有些紧张,无奈,江燕拿出几张面巾纸假装擦着,将球拍还给了何总。

“不打了?”吴总编显然没有尽兴,淡淡地问了一句,江燕不想再霸着案子了,更不想成为全场的焦点,因为她发现,吴总编的这张案子,正越来越受到瞩目,几乎整个运动室的人,都放下手里的球拍,来这观战了。

“对不起,不好意思,何总你打一会吧。”江燕找了这个理由,不再敢看吴总编的脸。因为她发现,吴总编那张英俊的脸,总有一种让人摸不透的威严,高高在上的,气场像是压人三分点,会不知不觉中让对方产生惧怕的情绪。

“哎,江燕,你知道吗,我们部里的人,今天还谈起你打球好呢,你都快成报社的新闻人物了,听说过几天还有上南方比赛的机会呢,是全国报业协会举办的。”

晚上李玉回寝室,就将这个江燕并不感兴趣的话题,抛给了江燕。而此时的江燕,脑子里还在想着下午和江晨主任的谈话,江晨一改前几天的巴结,一本正经地告诫江燕,她的稿件因为写的不到位,在编前会上给拿下来了。

“为什么,是谁提出来的?”江燕实在气不过,厉声问江晨。

“不要计较谁提出的,有意见是对的,谦虚着点,对你的发展有好处。”江晨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话,而是用了一句官话,将江燕的嘴堵得严严的。

江晨死也不能告诉江燕,是吴总编在编前会上,以稿子要写深写透为由,将江燕费了几天心血,还有自己指导在其中的稿件无情拿下。

以江晨对吴总编的了解,一定是江燕还没有顺了吴总编的意,不然这篇稿件有可能发在二版显著的位置。

几年和吴总编相伴的日子,让江晨的心也变得坚硬,他不想论谁是谁非,稿件是没毛病的,因为江燕的文笔是他见过的新人中,最棒的,况且这篇稿子还经过他的润色。

江晨现在很为难,对江燕过于差劲,说不准何时江燕成了吴总编的心腹,那自己以后的日子就可能麻烦;对江燕好,则是逆着吴总编的意思,至少现在是。如果给江燕一条生路,那……

江晨有些懊恼,自己的手里正捧着一个烫手的山芋,放不下拿不起,为难呀!

第十七章找到战术

如何对待江燕,江晨这次真的遇到了挑战,是对自己智力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挑战。几天来,他夜不能寐,回到家和妻子也不言语一声,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