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唐帝王简史_五代演义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序一 唐帝王简史(1 / 1)

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即唐高祖,都城定在长安。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即唐太宗。太宗时期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府兵制、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即位。高宗死后不久,武皇武氏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起兵发动政变,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立李旦复位。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同年改元开元。玄宗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搜索最新更新尽在.zhuixiaoshuo]

玄宗晚期骄奢淫逸,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使得朝政败坏。此时又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宦官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再者,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因为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玄宗逃到成都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代宗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唐朝开始转为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不断勒索,西面有吐蕃侵扰,甚至在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占领首都长安有十一天。代宗又迷信佛教,寺院多zhan有田地,国家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

大历十四年(779年)代宗驾崩,传位于唐德宗李适。次年,德宗为了改善财政,听从杨炎的建议,废除租庸调制,颁布“两税法”。另外,也试图削弱藩镇割据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措施失当,反而引起节度使的反抗。建中四年(783年)发生泾原兵变,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变,再次逃到汉中。于是发布了《罪己诏》,声明不再约束节度使,对其姑息迁就。从此,唐朝的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其在位期间,任用宦官为统帅,并且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施行宫市,征收间架、茶叶等杂税,民生更加困苦。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德宗驾崩,唐顺宗李诵即位,改元永贞。任用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人支持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不久患中风。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宪宗),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王叔文、王伾即遭贬逐。王叔文被贬后又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宪宗继位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开展了一系列战争,他继位次年就开始对西川节度副使刘朋开战获胜,同年杨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权,宪宗也对他作战,杨惠琳战败被杀。元和二年(807年)讨伐镇海节度使李锜,元和八年(813年)魏博节度使田兴归伏唐朝,元和十二年(817年)平定淮西吴元济的叛乱。这些成果被称为“元和中兴”。吴元济被平定后,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但是因为宪宗的皇位是由宦官逼迫获得的,故其信用宦官,他的军队中有许多将军是宦官,有些拥有很高的军权。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

元和十五年(820年)宦官陈弘正杀害宪宗,穆宗李恒即位。穆宗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使唐宪宗的“中兴”局面完全丧失。824年穆宗服长生药而死,唐敬宗李湛即位后,敬宗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

宝历二年(826年),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宦官王守澄等拥立唐文宗李昂为帝。文宗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参观所谓“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反而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甘露之变而后,文宗被宦官钳制,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开成五年(840年)文宗抑郁病死,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被道士上供的长寿丹毒死,唐宣宗在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当时唐朝国势已很不景气,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农民起义,朝政腐败,官吏贪污,宦官专权,四夷不朝。唐宣宗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十分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宣宗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另外,唐宣宗还趁吐蕃、回纥衰微,派兵收复了河湟之地,平定了吐蕃。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唐懿宗李漼被宦官迎立为帝,改元“咸通”。懿宗是一个昏庸无能、奢侈无度的君主。他即位后,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政治十分腐败,藩镇割据重新兴起。他将唐宣宗中兴的果实损耗殆尽。此时唐朝已无可救药,病入膏肓,大动乱正在酝酿之中。当时赋税刻薄,百姓无法过日子,于是出现人吃人的惨剧,百姓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起义。同年,袭甫在浙东领导起义,咸通九年(868年),庞勋领导徐泗地区的戍兵在桂林起义。唐懿宗派遣王式、康承训等残酷镇压了这两次农动,但是对人民的剥夺并没有停止。此帝实为唐朝间接亡国之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