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尧怔了怔,回首笑道:“是楚相的意思。”
谈渊一听楚相二字,满腹的疑问突然统统说不出口了。
奚第一才子,曾以一束红缨令国的使者大败而归的太子少傅,而后又因为立了大功而官拜左相的楚悠,算起来也是凌尧的文师,虽然凌尧当年听他授课的
时间加在一起不足百日。
当年凌尧初初领兵伐宣,一开始战况并不顺利,奚大军节节败退。国新帝即位,年轻气盛,听闻此事在朝堂上大笑不已,当即令人给奚国君送上一份礼
物,竟是一支光秃秃的枪杆上安上一个无锋的枪头。
长枪取下红缨意指奚的公主卸下红妆,亲自披挂上阵,而枪头无锋,是指可惜这位新出炉的女元帅领兵的本事似乎差了些,打不开宣国的城门,取笑奚无
人,连女人都必须上战场。
当时诸国之中,属国国力最为强盛,诸国皆不敢与其交恶。奚国上下当时也曾想忍气吞声,而偏偏这时国君下朝回宫的半路上被生生气得晕过去。诸皇子
年轻气盛,忍不下这口气,便向他们的老师,那时的楚少傅寻求良策。楚悠听闻此事便自作主张,让太子代替国君送去了国一份回礼,这份回礼正是一束长枪上
的红缨。
国使者当即便看懂其中含义,不敢置信地回国复命,奚全国上下都觉得极为解恨,欢欣沸腾。谁知国君醒来后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立刻便将楚悠下狱,借
以讨好国,以免招来灭国之灾。
那时楚悠说道:“国为诸国之首多年,固然国力强盛、繁华锦绣,然国多年不曾征战,正如那束红缨,除了美女如云、歌舞升平,国连一支可用的枪杆
都不剩了。而奚即便是枪首无锋,也是大巧若拙,臣断言公主今日伐宣一役必胜!”
果然不出三月,战场便捷报连传,奚起初接连败退不过是为了示弱于人前,令敌国产生轻敌之念罢了。国国君收到那束红缨虽然心中大怒,但终究还是没
有再继续追究下去,更不用说出兵讨伐。两年后凌尧得胜而归,宣国全境纳入奚的领土,奚一夕之间变成了能与国分庭抗礼的强国之一。
此刻想来,凌尧赠送国使相宓云飞回礼这一举动,竟与楚悠当年的做法极为相似。
凌尧幼年受这位老师影响甚深,师生关系一向融洽,凌尧又对他当年口头维护之情颇为感激。从表面上来看,二人关系亲密,因此在朝中他们二人很自然地被
划分成“一派”,甚至于这其中是否还有其他“隐情”,自然更是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诸如此类。
见谈渊突然闭口不语,凌尧不由笑问道:“怎么突然闷了?”
谈渊瞪了一会地面,半晌,才恨恨道了一句:“没什么!”
说罢,快步走上前去牵马。
◇◇◇
注释1: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其余各朝从汉代起,品级各不相同,明清时代校尉仅仅八九品,此处借用唐代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