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身穿董卓军的低级将军服饰,坐在一匹相当高峻雄伟的马儿身上,马儿的后面还挂着一杆相当不错的长枪,和两袋羽箭;一柄由董卓亲自颁赐的长剑挂在腰间。
今天一早他就被王允带到了相国府邸,因为董卓要看看王司徒推荐的这位远房侄子,是否真的足矣担当大任。对王允本人,董卓是很满意的,感觉他简直就是自己的忠实朋友、忠实知音乃至忠实粉丝。但是仅仅因为如此就任命王允的侄子当将军,那未免太有点任人唯亲了。
必须说明的是,董相国在洛阳并没有大搞任人唯亲政策,他还是起用了不少当时有名望的人物的,而自己的亲属,则没有出任高位――这些郭靖都是听王允说的。
董卓也知道,偷袭王匡是整个战局的关键,所以一定要亲眼看过“胡边”,才肯下定决心。郭靖觐见董卓,居然有点心情激动,然后他就听见一把可以成为豪爽的声音说道:“王司徒,这个就是你的侄子?”
郭靖抬头一看,不由一愣,几乎以为是看到了自己――或者确切来说,是以为看到了“胡边”,更加确切地说,就是以为看到了加强版的胡边。
只见董卓身材高大,华丽的衣袍掩盖不住身上的肥肉,而脸上更加是肥肉丛生,浓密的络腮胡子,典型的凶狠相貌,不过此刻他正在和蔼地打量着郭靖。
看见郭靖站在那里发呆,王允不由暗暗焦急,一般来说,谁要是敢在觐见相国的时候不赶紧施礼,就会被视为傲慢,下场就会相当的凄惨。
幸运的是,董卓的眼神并没有转为凌厉,相反是转为惊喜。很显然,他也和郭靖一样,感到他们两人的外貌实在是很相像。按照董卓的想法,甚至连气质都很相像。
“好!好!果然是一表人才!”董卓居然从太师椅上走了下来,用力地一把握住郭靖的手。
哇靠,这厮好大的力气!郭靖感觉自己的手差点被董卓热情地捏碎了,一阵剧痛令郭靖感到内劲勃发,从丹田直贯手掌,不由自主地用力握了回去。
董卓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但相貌气质跟自己很是神似,连力气庞大都是一模一样,单看他这么用力地回握自己的手掌,自己就感到手掌痛了一下,不由被激起了年少时的好胜心,用尽全力地握了下去。
郭靖差点叫了出来,他强忍住因为疼痛而盈眶的热泪,发狠地和董卓较起劲来。
终究是郭靖体内的怪异内劲胜了一筹,董卓感到自己渐渐撑不住了。王允虽然不谙武艺,但是看到董卓通红的脸,生怕出什么事,连忙咳了一声,说:“边儿休得无礼,还不赶快叩见相国大人?”
郭靖一听,醒悟过来,连忙松劲,董卓也趁机松劲,郭靖连忙便往下跪拜,口中大声说:“晚辈胡边,见过相国大人!”
心里却在痛骂:董卓啊董卓,今日要我郭靖向你磕头,日后要你加倍奉还,血债血偿!
董卓却一把扶住他,满脸笑容的说:“不必多礼!你既然是王司徒的侄子,便是我董仲颖的侄子了!”又转头对王允说:“王司徒,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王允一愣,连忙躬身说:“老夫糊涂,不明白相国的意思,还请相国明示。”
董卓哈哈大笑,说:“有这等上好人才,居然不早点向本相推荐,非要等到朝廷有事了才肯拿出来,呵呵,你这掖着藏着的习惯,可不好啊!”
王允暗松了一口气,笑着说:“边儿也是日前才从并州来到洛阳,一心从军报国,所以老夫才斗胆向相国推荐,难得相国喜欢,那是边儿天大的福分啊!”
董卓还继续拉着郭靖的手,说:“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边儿这次到来,可是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光呢!边儿也是并州人?那就巧了,我的义子吕布也是并州人,一样是勇武无双,那天给边儿介绍一下,你们两个多多切磋。”
郭靖一听出了一背的冷汗,开什么玩笑,跟吕布切磋?那岂不是不要命了?连忙说:“相国好意,胡边感激不尽!不过如今胡边最急切的事情,却是狠狠地打击关东联军,以弘扬相国的声威!还望相国一定要给胡边这个机会啊!”
董卓见他急切,以为和自己一样是性格豪爽之辈,不由更是多了几分欢喜,当下便要封他为讨逆将军。
王允一听,连忙劝住,说:“相国莫急,老夫认为边儿还是从低做起的好,免得外人以为相国任人唯亲啊,相国清誉在外,若有污损,就是边儿的罪过啊!”
郭靖也大大咧咧地说:“相国对胡边厚爱,胡边自然明白。但是胡边既然是相国看重的人,自然就要用战功来晋升,让所有人都明白,相国目光如炬,看重的人没有一个孬种!”
董卓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郭靖的肩膀,要不是郭靖体内尚有内劲充盈,还真是要被他拍扁了。董卓便封“胡边”为破贼校尉,待有了军功,便晋升为将军。
董卓似乎还是觉得没有直接封这个酷似自己的青年人为将军,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又亲自赐了一柄宝剑,一匹骏马给郭靖,真是让郭靖有点受宠若惊。这匹骏马虽然比不上赤兔神骏,却也是千里挑一的好马。
“校尉大人,校尉大人!”旁边一个亲兵的低声呼喊,打断了郭靖对今早事情的回忆。
“哦?什么事?”
“两千士兵已经集合多时,请校尉大人下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