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河阳,一看河阳果然已经没有驻兵了,但是河阳的百姓看见又有一队兵马来,不由人心惶惶,看来王匡也是刚刚撤走没多久。
丁严说:“大人,要不要乘机追击王匡队?”
郭靖摇摇头说:“王匡是有准备地撤走的,必定防着追兵的,现在追上去讨不到好果子吃。再说了我们只有五百人,每一条生命都是分外宝贵的,不到迫不得已,不能再打。”
他一边率军进驻河阳,一边说:“现在我们已经安排好一切了,就等牛辅那傻帽跟袁绍火拼,我们就从中捞好处;另外,梁方这一支兵很重要,只要他能灵活处理,这支奇兵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的。”
在河阳驻扎好了,郭靖下令不得扰民,违者斩立决。
不过郭靖也知道这帮兵痞是闲不住的,于是便派人命令河阳的地主土豪前来犒军。地主土豪们连忙带来了好酒好菜大鱼大肉,郭靖自取了两只烧鸡,便命令分发下去给五百将士。
地主土豪们见这位董军的将军并没有直接纵兵掠夺,便刻意奉承巴结,主动送上金银珠宝。郭靖心想这些都是民脂民膏,自己前世好歹是个纳税人,是人民的一份子,现在只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已了,于是便收下了,对地主土豪们好生抚慰,遣返回去。
郭靖一边顺手抓了一把金银塞给丁严,一边心想,当官的就是容易发财啊!特别是乱世的将军,带着一支兵马就可以到处收保护费了。更别说那些军阀了,简直就是土皇帝。
五百士兵好吃好喝了一顿,便纷纷睡觉了。毕竟郭靖严令不得劫掠,否则斩立决。靠,没见过这样的将军的,不劫掠的话,我们还叫董军么?
丁严得了赏赐,心情大好,连连感谢胡大人。然后自动请命,带领一对士兵巡逻守夜。郭靖听他如此卖力,便又抓了几大把金银,说:“给弟兄们也分一点吧。”丁严忙收下,便去了。
郭靖走过去,看了看那个从河里救活的男人。这男人身上多处伤口,郭靖已经命人敷药包扎好了。
看样子这人也就二十出头,可是沉睡中的面庞却隐隐显出一股英气。不知道为什么,郭靖对这人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也许是感觉他跟自己少年时的模样有点相似吧?
郭靖正回想着自己年少时的事情,忽然听这人“唔”的一声,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睛,看了看郭靖,又看了看四周,声音嘶哑,有点警戒地问:“这是哪里?阁下是……?”
郭靖笑了笑,倒了一杯水,扶起那人,让他半躺着喝了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里是军营。我是军营的将军。”
那人一听是军营,显然一惊,待看到郭靖亲切的微笑,才略略放松了些,问:“是将军救了我吗?”
郭靖点点头,说:“我正要挥军渡河,却看见你在河水中漂流而下。于是便救起了你。”
那人听了,便要起身多谢,郭靖一按他肩膀,说:“小兄弟,你身上有伤,不要乱动。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迟疑了一下,说:“小的叫郭二。”
郭靖一听,大感有趣,因为他读大学时,宿舍的兄弟按照年龄排行,他排老二,所以大家也都称呼他为郭二。想不到今天救活的这个年轻人也叫郭二啊!难怪自己对他有一种亲切感,莫非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于是笑着说:“是么?那就真是巧了!我在大学……在军营当新兵的时候,也是叫郭二呢。”
那郭二听了,便问:“将军也姓郭?”
郭靖一听,不由一惊,不由暗骂自己疏忽,现在自己的身份是胡边,不是郭靖啊!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解释说:“我原姓郭,后来……跟了我义父姓胡,你叫我胡将军就行了。”
郭二点点头,说:“那郭二就谢过胡将军救命之恩了。胡将军能告诉我你的全名吗?郭二日后必定有所相报!”
郭靖看他的认真劲儿,不由想起自己年少时一样很讲究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不由一笑,说:“你跟我年轻时倒是很相像呢!不过,我救你并不是为了图你报答。”
郭二倔强地说:“将军是认为郭二没能力报答么?请将军告诉郭二您的全名,郭二他日一定会相报的。”
郭靖有点惊讶,这郭二倔强中带着自信,莫非真的有点来头?不过看他衣衫破烂,也不像是贵族子弟。于是便说:“你若真要相报,那就多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