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心思_三国一锅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章 心思(1 / 1)

董芊实在是气打不到一处,这年头的人到底是怎么样了?她对父亲投诉,父亲却不当一回事,还说胡边这样做是为她好,也为国家好,不但没有错,还值得欣赏。于是她就改为对大姐诉苦,大姐却只是笑笑不语,只顾给大姐夫――李儒――煮安神茶。

大姐夫李儒最近可是累坏了,关东联军数面出击,河内、虎牢、汜水、颍川、鲁阳,实在是让他忙了一阵子。本来呢,人家王司徒不是已经给父亲出谋划策、安排好如何应付了么?大姐夫偏偏要事事自己重新思量一遍,后来确实觉得王司徒的安排没问题了,他才放心。哼,活该他累。

由于大姐对她的诉苦不置一词,董芊对大姐夫的忙活的遭遇也就一点都不同情了。

大姐夫李儒一向是父亲的左臂右膀,父亲也事事跟他商量。直到前段日子,大姐夫好像有什么要事离开了洛阳一段时间,父亲才转为跟王司徒商议。现在听闻关东联军突然数面出击,大姐夫也就急急地赶回来了,将所有的部署亲自思虑了一遍,才放心去休息,不过已经是累了一整天了。

看见大姐确实无心听自己数落胡边的种种“罪状”,董芊只好去找二姐。

二姐似乎已经从二姐夫的死这件丧事当中,逐渐地摆脱出来了,她的气息好了很多,神情也不再那么哀戚。但是董芊也不怎么指望二姐能够对她的委屈发出什么支持的言论,能够听完她的诉苦,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幸好,董菡总算是含笑着听完了这个调皮妹妹的所谓的委屈,然后怜爱地抚摸着她的头,说:“傻丫头,胡将军有守边的职责,自然不希望你留在那里冒险。”

“二姐呀,你没看见他那冷淡的嘴脸,嘿嘿,真是了不得了,兵权在握,架子大得很呢。”董芊听见二姐反而为那家伙说好话,她不乐意了。

“芊芊,二姐来问你,如果虎牢失陷――我仅仅是假设,虎牢是不会失陷的――你希望胡将军一心与敌人死战护国,还是为了一个女子而分心、甚至为了保护一个女子而放弃虎牢、让联军危及洛阳呢?”

董芊倒是没有想过这一层,呆了呆,说:“那……自然希望父亲麾下的将领都是忠心为国的豪杰。”

董菡点点头,说:“所以,胡将军只能让你离开虎牢。他不是没有人情味,而是如果出现了刚才假设的情况,他既不能舍弃你不顾,更不能因为你而束手束脚,误了大事,所以才提前把这个两难的选择消灭掉,你明白吗?”

董芊“哦”了一声,点点头说:“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不过,虎牢不至于这么容易失陷吧?我看他有把握得很呢。”

董菡摇头轻笑地说:“你不是一方大将,不须肩负一方重任,又岂会把事情作最坏的打算、最周全的准备?正因为他事事都考虑到了,所以看起来才会有把握啊。”

董芊慢慢点着头,说:“如此说来,胡边倒是父亲麾下的一个值得称道的将领了。”

董菡微微一笑,说:“孙子有云,为将者须具备五要,智,信,仁,勇,严。胡边将军在河内洞悉局势,可称智;身先士卒,扭转败局,可称勇;许诺赏金,事后也一无遗漏,可称信;爱护士卒,对你姐夫要是诚挚吊丧,可称仁;在虎牢布防军事,连你这个人见人爱的小家伙都舍得赶走,可称严。所以他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将领呢。”

董芊挥拳轻打董菡,娇嗔说:“人见人爱?你想说的是人见人怕吧?……嘻嘻,二姐,我看你倒是胡边的知己啊,要不再给我添一个也姓胡的姐夫怎么样?”

董菡脸色一变,忙说:“丫头你胡说什么,你姐夫才去世多久,岂可如此胡说八道?”

董芊忙吐了吐舌头,说:“对不起二姐,我只是开玩笑,你知道我这人说话口没遮拦的,别放在心上……其实……”

董菡表情柔和过来,见她吞吞吐吐,便问:“其实什么啦?”

董芊有点忸怩地说:“其实父亲私下里问过我,觉得胡边这人怎么样……父亲的意思是,等大战结束了,就把我许配给他……”

董芊虽然活泼女子,但说到这婚嫁之事,还是不禁满脸羞红。

董菡一愣,随即转为笑脸,说:“如此不是很好吗?莫非你不喜欢?”

董芊轻皱秀眉,撅了撅小嘴,说:“我一开始觉得那胡边长得太过粗鲁,眼睛又总是眯着,色迷迷的模样。但是后来……后来觉得也挺顺眼的。只是,他一点风情都不解,他就不能温柔一点劝我回洛阳么?偏要硬生生把我赶走,我最不喜欢这一点了。”

董菡掩嘴一笑,说:“那你直接推掉就行了,父亲那么宠溺你,还能勉强你不成?”

董芊烦恼地顿了顿足,说:“可是,人家……人家觉得只要教一教胡边,他应该还是可以变得解风情一点的……”

董菡忍不住哈哈大笑,说:“说到底小妮子还是喜欢大胡子将军啊。”

董芊羞涩不已,对二姐粉拳交加,娇嗔道:“我不管,我把心事跟你说了,你就要为我保密!还有,我自己可是不会亲自让胡边机灵起来的,那太没面子了!二姐你帮我暗示一下、提醒一下他,这事情交给你了!”

董菡一边笑一边躲着小妹的粉拳,连声说:“好好好,我帮你,我也保守秘密,除了大姐、爹爹、胡将军,我谁也不说……”

董芊一听,娇嗔更甚,不依地跟董菡打闹起来。闹了好半天,才从董菡府中出来,往董卓的丞相府回去。路过司徒王允的府邸,却忍不住敲门拜访。

王允的管家一看是董三小姐带着随从前来,急忙亲自引了进去,并让人快去报司徒大人。王允正在看着郭靖写回来的“家书”,听闻董芊前来,不由一惊,又马上镇静下来,故意把“家书”随手放在茶几上,前去迎接董芊。

董芊虽然刁蛮任性,对长者还是懂得礼仪的,忙上前去见礼,让王允不必亲自迎接,王允笑呵呵地拉着她的手,说好久没见小芊芊来玩了,当然心里高兴,所以就跑出来迎接了。

董芊被王允哄得满心欢喜,一同走了进厅。王允命丫鬟奉茶上来,董芊却一眼瞅见了茶几上的书信,便问:“司徒大人,这是谁的信啊?”

本来直接问这种事情,是不慎礼貌的,但是董芊从小随性惯了,故脱口就问,王允也不在意,笑说:“是边儿写回来的家书。边儿虽然不是我的亲侄,但是极有孝心,到了前线还写信回来对我嘘寒问暖。”

说罢装作高兴、有意把书信示人炫耀的样子,把书信拿起来递给董芊。董芊也本来就想看,于是接过来,一看果然是情亲意切的问候之词,不由对这个胡边又多了几分好感,心里却想,他若能拿这一半的温情来待我,我岂能跟他闹翻?

王允留董芊吃晚饭,董芊要回去陪老爹董卓吃饭,也就推辞了。回到相府,她的心情已经好了许多,董卓不由惊诧,这小家伙这次怎么这么快就转阴为晴了?一问之下,才得知董芊到过王司徒府上,还看到了胡边的亲笔家书。

李儒也在一旁,连忙问董芊是否记得起书信的内容。董芊记性极好,而且当时也是有心去看的,几乎全部背诵出来。

李儒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没想到什么不妥之处,也就作罢了。董卓看了李儒一眼,低声说:“这次你该放心了吧?”

郭靖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哧,不由嘟囔起来:谁都背后惦念着我?

一想到那天董芊一大早就跟自己闹了一场,然后忿然带领那三千士兵回洛阳,郭靖就不由感到头大。这样的混世魔王,真是少碰为好。

不过想到荆楚已经跟曹操联系上,并且带回了曹操的口讯,说随时会准备配合他,带兵入关。想到这里,郭靖的心情就好起来。荆楚真是一个人才啊,竟然秘密地跟曹操接触了,不知道他怎么办得到的。

嗯,再过几天,看王允在洛阳城部署得怎么样,就可以准备展开行动了。

三天之后,王允回信,信中对郭靖嘉勉一番,说他年轻人能够孝顺长辈,让老人家很是欣慰,鼓励他努力作战,为国立功云云。

郭靖却依据特有的读信方法,得知王允竟然已经跟朝中另一名大员士瑞孙联合起来,在洛阳北门安插了他们的一员心腹将领,到时候入了虎牢的关东联军只需一路隐秘急行,绕到洛阳以北,乘夜潜来,该名将领即可开门接应,一举杀入洛阳,诛灭董卓。

王允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要击败敌人,并不一定要取得压倒性优势,有时候只需攻破对方的某一环节,出其不意,便可起到奇效。而今他们所准备的,正是这样的行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