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短暂的平缓期_重回1937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节 短暂的平缓期(2 / 2)

龙一训斥道,“跟了我打了这么多仗,怎么脑子还是转不过来圈。这群鬼子就是为了把我引回来才来到这里的,既然我都回来了,他们怎么可能还留在这里,现在恐怕早就窜出老远了。死去的美国兵是对我们的警告,让我们知道他们有能力真的把济南掀翻了天。”

刘大牛不好意思的问道,“大帅,那既然他们有这个能力,怎么不真的把这里掀个底朝天啊?”

看样子刘大牛有点不相信日军的能力,龙一解释道,“日军虽然可以那么做,但是不敢,因为三岛大川最初是打算把我们的战机利全部消灭,但是他们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我的轰炸机部队损失并不大,只是战斗机损失了不少。若是把我惹急了,我就靠这些战斗机给轰炸机护航,天天去轰炸日军显露出来的基地。日军已经被咱们国家的军队死死的拖住,想要再来多调动一些兵力来对付我,恐怕有不小的难度,所以三岛大川不想真的把我逼疯了。”

黄虎子眼睛一亮,“大帅,既然如此,咱们干脆就真的开始对日军的那写明面上的基地进行轰炸吧。炸得他们不得安宁,如此一来相信会给日军带来极大的麻烦。”

龙一摇头道,“这个方法不行,真这么做了日军是没好果子吃,但是你们这些。不得不牺牲的时候,我们只有接受,但是现在还没到那一步,没必要把自己真的往绝路上逼。”

的确若是真那么做了,无疑是会成为所有日军部队的头号敌人,龙一根基不深,根本抵挡不住太多的日军的猛攻,到时候只怕整个山东就被自己毁了。

目前山东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日军轻易不敢再来攻击,已经试探出了龙一的实力,在没有把握之前,三岛大川不会来进攻,其他的日军部队注意力被共军与国军吸引着,腾不出手来攻击龙一。

经历过了战火的洗礼,第二军与第三军内部的默契度已经吻合,作战之时比过去提升了不少的战斗力,对于这点,证实了战场才是最好的练兵场。

现在龙一需要做的是进行军事与内政方面的改革,让山东局势牢牢的稳定下来,不被战火摧毁。

军队再度进行整编,不过变动不大,只是在走精兵路线,再多的无用兵,在战场也不可能发挥多大作用。

内政事务方面,龙一依靠军队为后力,开始在山东内部进行改革,首先是土地,历史证明一切,收回所有的土地,然后实行共产路线,在这个时期对于稳定民心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军人大多都是做事果断之人,龙一从来不会犹豫,既然做了决定就立刻展开行动。

先不说面貌一新的军队,就是龙一个人的影响力在山东也是极大的,原因很简单,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山东境内涌入了无数的逃难百姓,据赵东海估计,目前逃难过来的百姓与山东本土的百姓在山东各占一半。

逃难来的人无不对龙一感恩戴德,所以对于龙一的决定也是全部支持,而原山东居民,支持龙一的任何行动的人也在七成作用,因为这七成都是平头百姓。

土地改革就这样神奇的完成了,所有的土地都收到了龙一的手中,然后龙一再把各户的粮食集中起来。

粮食以乡为单位聚集在一起,大粮仓分别轮流派遣士兵驻扎,任何敢于打粮食注意的人一律枪杀。

如此一来,士兵又不够用了,龙一便接着开始军队改编,发布了一条命令,也就是义务兵令。

凡是年满十八岁的,都要到军中参军,若是独子的可以不参军。服役三年,三年年满便可以回归家乡,同时会发放一些安家费。

这些士兵都是义务兵,除非必要的时候,其他战事不用上战场,只需要稳定山东内部的稳定即可,跟现代的民警的作用有点相似。

龙一的军队改编同样十分的顺利,新的兵制也推行顺利,没有人质疑龙一的命令,毕竟古时候就有兵役。

更重要的是义务兵平时可以不上战场,若是有人真的要上战场,那也得得到批准才行,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军队的新兵将会从义务兵中挑选。能够参军而不用上战场,那些父母总算是送了口气,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后辈上战场。

得到了新兵的补充,山东境内几乎快要全民皆兵了,有了这么多的预备兵,龙一总算是送了口气。

只有稳定了局势,自己的一些改革才能施行出来,没有武力为后盾,恐怕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一切眨眼就消散了。

土地改革虽然收了大家的粮食,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有怨言,反而都很激动。原因很简单,自己家中的那些粮食,根本就不怎么够吃,除了那些大户人家的。

对于毛主席的共产主义路线,其实是一条相当不错的路线,但是可惜中间环节出现了意外,导致了失败。

龙一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要执行就一定要彻底的贯彻执行,并且亲自牢牢的把握着一切。

毛主席领导的路线虽然失败了,但是出了南街村这个例子,那就说明路线确实可行,龙一不想再让中国走回老路子,最起码不能让自己控制下的山东走到那条路上。

ps:《门上的眼睛》新书,后起同时更新,大家请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