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五行真经起新义 蓬莱岛通海悟术_无极神剑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五行真经起新义 蓬莱岛通海悟术(1 / 2)

王通海随羽人们来到部落的住处。羽人们的房舍其实就是十多个简单的茅草棚。几个光屁股的小孩在追逐打闹。大人们见族长已是新人,忙从家里拿出新鲜的龙虾鲜贝水果什么的来献礼。王通海拿了叫不出名字的水果啃了起来,手势让他们把其余的带回去。当他走进自己的草棚的时候,他有了一个想法:重新规划蓬莱岛,建设蓬莱新部落。第一,叫他们说中原话;第二,学种田;第三,盖高脚楼。第四,教化民风。男人们要把下面的东西遮住,女人们要把上面和下面的都遮住。

他将这个宏伟规划图画在部落草棚中央的沙土上。众人手舞足蹈,拍手称好。不知为什么,王通海此时忘记了渡海的目的,而热情高涨地为羽人部落搞建设。

几个月后,整个村落就变了样——整齐的木楼,笔直的街道,排行的桃花林。女人们将编织渔网用的亚麻茎织成亚麻布,按照王通海的衣袍结构仿制出新衣,批量生产发放每个人。男人们一半出海拉网捕鱼,一半随王通海开荒制田。为了找到可以种植水稻的土壤,王海通和大家几乎找遍了整个岛屿,最后在一个烟雾弥漫锦鸡群居的地方发现了可贵的土壤。这真是喜从天降——鸡可以储养,地可以种稻。人们在开辟这块荒地的时候,挖到个神秘的石头——形似板斧,并闪闪发光。一旁的王海通看了也很是吃惊,见其光芒四射,想必是件非凡之物,于是带回了住处。奇怪的是,一拿进屋子,什么光芒都没了。他索性把它扔在竹床下。

水稻发芽了,王通海躺在竹床上回忆过去荣光却整日提心吊胆的日子,发现今天才是真正的快乐!

水稻抽穗了,王通海坐在石头上,看着明媚的月亮,忽想起过去曾经遇到的黑袍怪人,不免紧张起来。他到今天都没弄明白那人为什么要帮他,帮了他还分文不取。他欠了个债,按常理是要还的,这让他不安。不过,到今天这地步,他也没什么担心的人,他已经远离了故土,想必那怪人不知道他现在的所在。

就在水稻准备的收割的这天,岛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这天天气灰蒙蒙的,看样子要下雨。王通海担心雨季会影响稻子的收成,打算提早收了。于是村里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向稻田走去。出乎意料的是,当他们赶到那里的时候,田地里有群海盗在抢割。王通海忙叫大家回村操家伙。羽人的行速这时都很惊人,个个如鱼跳跃八尺来高,没一会就回来了。他拿了鱼骨刀,冲上前去,大声喝道:“要活命的赶快从我眼前消失,不然我的刀可不长眼睛。”

海盗没反应,仍然忙他们自己的。因为海盗们没听懂王海通的警告。

“动手!”

羽人们随着一声号令,都拼死拼活地与海盗们厮杀开来。

海盗们的武器和羽人的差不多,大多是鲨鱼鲸鱼骨头做成的。不同的是,海盗的武器更具有攻击性,且他们搏击的动作训练有素。村民们用的是力气和肉体。而王海通这时的招式仅仅抗衡两个人。更让人懊恼的是,王海通的招式就那么几下,海盗们的攻击招式变化多端。为了保存实力,他做出大胆决定——撤退。

那些海盗们没有追来,割完了稻子后,都背了沉甸甸的稻谷上了海盗船,扬帆走了。

王通海沮丧地回到住处,将脖子上的贝壳项链取下,放在村里圆形的石台子上,当晚就悄悄离开的村落,独自一个人走进深山。他深感做人做事都很失败。当初在皇宫里吹竽不成,如今颗粒无收——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窝囊感。他躺在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上,很希望此时来个什么大怪兽将自己活吞了,这样一了百了。苦苦地思索中,这些的岛上的曲曲折折的经历让他悟到来一个真理:授人以礼,并不能得到安乐,在这样的年月。授人以术,方能得到和平。他决定,悉心钻研武术。

他在这座山上搭了个简易的草棚,渴了就喝山泉,饿了就摘野果。满脑子都想着海盗搏击的动作,以及自己的动作。几天之后,他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己管用的招式就三个,其余的都是花架子。这三式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横劈,竖剁,回砍。而海盗们除了这,那就多了去了——跳跃中发招,像鱼鹰捕鱼,像水母游泳,像虎扑食……

怎么能实现拆招?他用茅草做了个假人,每天假想海盗们的发招之式,然后琢磨如何防守如何防守中攻击,攻击中防守。

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皑皑白雪的山腰,不知从何处走出四五个虎身人面四蹄双臂的马腹,它们手持骨叉四处寻觅食物。其中一个忽然兴奋地嗷叫起来,撒开四蹄向山上奔了过去——那个马腹闻到动物的气味。

的确,寂静的山顶上,那个草棚旁,那块巨石上,他在静坐悟心。马腹四蹄踏雪的声音其实他早就听到,而且从声音的渐远渐近的程度上来判断,它们是朝他这边来了——马腹们将他团团围住,得意的大叫,彷佛眼前的食物炙手可得。就在它们发威后发起群攻的时候,那人忽然从巨石上跃起,如鸿毛轻飞,手中的骨刀闪电般闪过三下后,马腹们都应声倒下。

“哇!有这么厉害!”

他擦了擦刀上的血迹,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怪兽,吃惊不小。

“嗯,得有个响亮的名字。”他想了好半天,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找邹衍去。”

王海通之所以在此时想到邹衍,是因为昨天夜里梦见自己在被一群海盗追杀,逃着逃着,从天而降的邹衍把他救走了。

“这家伙在哪里修道呢?”他想起曾经带领羽人去寻找土地的时候,在一个形似大象的山谷,发现山上有烟雾。他当时以为是山雾。但是现在他改变的看法。那烟雾一定是人为的。于是,立刻收拾了家伙朝那山走去。

邹衍自横笛渡海,来到蓬莱仙岛后,为了不辜负师父的重托,一门心思参悟《五行真经》的奥秘。他落脚的山下,所见的都是个头庞大的野象。他笑了笑,说:“与象为朋,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这时,那些野象们忽然看见有个从天而降的怪物,都好奇地围了过来,邹衍微闭双目,端坐在地上。野象们围着他转了三圈后,相互叫了几声。然后用长长的鼻子将邹衍卷起来,放在一头母象的背上。他口念心经:“骑龙乘风,上见神公,彭祖受刺,王乔赞通……”

坐在象身上的邹衍忽有了新得:诚于彼,则诚于此。五行相生在于此理。此理为德。大象友善于人,是为德。德,不仅限于人,自然万物共有。德失者,则戒乎此,戒乎彼。是故彼此相克相攻。

此时,有股巨大的能量从他的体内自丹田运行至胸,至口,至目,至天庭,向四周发散,形成一个圆形的光圈——他居然从象背上飘了起来。

是的,他邹衍发现自然之外的能量的源泉。问题是如何驾轻就熟地驾驭这个能量,他还没数。这只是个开始。令人惊讶的是,他用这股能量,改变山上的老虎豺狼饮食习惯——老虎不吃豺狼,改吃草了;豺狼不吃兔子了,改吃花叶了。那天,他在山上用石锅炖蘑菇汤的时候,王皮王通海确实打山下寻找土壤而过,他邹衍没留意,他压根儿就没料算王皮会渡海而来。

他王通海留意了,却以为是山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