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准备生日时,爸爸要同孩子一起商量和筹办,并启发和帮助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祝贺;爸爸过生日时,妈妈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同孩子一起表达爱和祝贺。
地球是谁“发明的”
当孩子思考有关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时,只表示感兴趣就行了,不要强求唯一正确的答案。
6岁的孩子会问一些很深奥的问题,比如“人是怎么变来的”;“地球是从哪里来的”;“以前的类人猿能变成人,现在动物园里的类人猿为什么不变成人”,“鸽子不认识字,也不会说话,为什么能把信送到指定的地点”等等。有些问题我们很难解答清楚,可以跟孩子一起寻求答案。
首先,要诚恳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爸爸(或妈妈)也不明白,有些问题人们都不太明白,大家正在努力寻求答案,我们一起想一想,好吗?
然后可以指导孩子如何寻找答案,除了自己思考之外,可以去图络查阅信息,可以去问其他人等。
最后一定要肯定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孩子不断探索。
今天我心情不好
孩子有时有自己的心事,让他独处一会儿。
孩子5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我从幼儿园接他回来,发现他闷闷不乐,就问他:“有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吗?”他说:“也没什么,你别管了。”回到家里,他说:“我今天心情不好,最好让我自己呆会儿。”我说:“好吧。”晚上,该睡觉的时候,我悄悄的对他爸爸说:“孩子可能有什么心事,你同他谈谈吧。”
后来,他爸爸告诉我,他们进行了一次两个男人的谈话。孩子那天是因为他失去了“大队长”的位置而苦恼。在他们班上,有几个自发的“组织”,孩子们自己命名,自己推举队长,我们的孩子曾经是其中一个“组织”的队长,寒假开学后,各队重新“整编”,他的原有“手下”被另外的同学笼络过去,因此感到失落。他的爸爸又说:我们俩想了一些方法,准备“东山再起”,他已经心平气和地睡着了。
孩子需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独立的空间。他(她)的心理受伤了,如果自己能承受,就让他(她)独自承受,这将有利于他(她)的成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跨越障碍就是在成长。
我要上学了
很难描述孩子上学前的心情,一定要格外关注这一时期。
上学是孩子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得先做些准备。这些准备主要是心理方面的。比如:
1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跟孩子多谈论上学的事情,让孩子意识到那是必然的事情。
2带孩子去参观学校,让孩子在上学前对学校有一个感性认识。
3为孩子选择了学校后,带孩子去看一看他即将生活、学习的地方。
4帮助孩子选择学习用具,并指导他有关用具使用和保护的方法。
5开学前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生活等。
孩子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又有些担忧,父母若表现得过于紧张,会加重孩子的忧虑。
孩子上学后将要面临的可能是手背后坐40分钟,过多的作业和要求,他们会受到加倍的约束。在幼儿园里,孩子以游戏为主,到了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这种巨大的转变,再加上作息时间,规范、纪律方面的种种要求,需要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不要心急,要准备为孩子最初的不适应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
你的孩子成为小学生时,似乎觉得孩子一下长大了,他(她)的成长又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爱你的孩子(1)
孩子的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的力量,爱孩子除了给与他外在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供应外,还要给予他内在的精神方面的供应,如:需要的满足、情感的获得、心灵的沟通,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爱的原则
作为父母,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但如何真正的去爱他们,如何让他们知道我们在爱他们,却是一门不容易掌握的艺术。在爱孩子的艺术上,有两个重要的原则是必须把握的:
原则一:接纳与爱。
原则二:教导与管教。
爱孩子就意味着你要接纳他,关心他的成长,给予他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教导他、引导他,使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必要的时候还要管教他,使他不至于偏离正道。
爱孩子的关键在于如何使接纳与爱、教导与管教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无论哪边过重或过轻,都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当接纳与爱、教导与管教处于不平衡状态时,这种不平衡就会导致两种失败的情况:
1。只注重接纳与爱